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勇 《法音》2011,(10)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观念,认为唯识学由于思想精深、论证繁琐,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唐代以后终成绝学,因此唯识学在汉传佛教中的影响不大。在近代的唯识学复兴运动中,以唯识学来反思、批判汉传佛教的思想也非常流行,似乎汉  相似文献   

2.
佛教唯识学与荣格分析心理学都强调心识拥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独立的动力系统.心识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得每个人心识的发展具有不同轨迹,构成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这个过程荣格称之为"个性化"进程,而佛教唯识学认为此过程主要是八个识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第七末那识的"我执"以及第八识种子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晚明佛教承续宋代以来禅净合流的历史趋势,盛行把禅宗参究工夫与净土持名念佛法门相结合的参究念佛禅,表现出从参究念佛论到摄禅归净论的思想转向。这一思想取向,既是明末禅学复兴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晚明禅净合流的主要特色。与此同时,晚明丛林还存着从摄教归净到消禅归净的思想转向。从参究念佛到摄禅归净,从摄教归净到消禅归净,二大思想取向在客观上进一步使晚明佛教走向对净土信仰的全面皈依,并藉此而实现禅、教、净三者的真正合流.从而不仅体现出一种中国佛教从智慧走向信仰的思想特点,而且还使晚明佛教呈现出一种普世性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缘起对瑜伽行派的唯识学而言 ,“唯识”概念具有首要的意义。对“唯识”概念的不同诠释 ,导致了唯识思想的复杂发展。汉传玄奘唯识学派对“唯识”概念作了“单面化”诠释。其中“识”与眼识等八识的“识”同 ,即梵文的vijnana ;“唯识”相应即vijnana -matra(或vij nana -matrata,简为~ta)。而其“唯识”概念有两方面基本含义 ,一是遮诠义 ,即无离识的 (外 )境 ;二是表诠义 ,又分三 :( 1 )限定识唯有八 ,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 2 )识有四分 ,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 3)有不离识…  相似文献   

5.
宁武作为明代中国边塞佛教圣地,与明末高僧妙峰福登、紫柏真可、憨山德清三位大师结有殊胜善缘。以此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时值全面修复晋北名刹宁武延庆寺之百年难遇的机缘,宁武佛教中兴之日,当切切可期。  相似文献   

6.
晚明短短几十年中,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佛教诸派因势而起,掀起它在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一次辉煌。无论是寺院的兴复,还是义理的抉择,抑或居士佛教的普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而四大师的先后出现,更是将佛教复兴推向高潮。晚明佛教复兴虽历时短暂,但对后世佛教,尤其是近代佛教的兴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章太炎与熊十力都通过改铸佛学唯识学而构建起"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分别以庄学和易学对佛学注入相异的内涵。章太炎以庄学对唯识学进行世间法的还原,熊十力则以易学对唯识学进行哲学改造。章太炎承认一切存在皆自心现影,承认唯识学对主体之消解,却否认唯识学对出世间的追求,转识则成智,顺识则成俗,真妄一元,俗真同体,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将佛学的出世涅槃改造为庄学式的在世逍遥。熊十力否认唯识学之唯识无境、体用相分学说,承认体用不二、性相一如,重建传统儒家主体论哲学,重建世间真实性。章太炎与熊十力都用内圣外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哲学:章太炎按照唯识学和庄学对主体的消解性原则,以依他起自性而否定国家-政府之实在性,从而凸显公民个体性,构建起一个突显个体正义之齐物世界;熊十力则以儒学"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改造唯识学,以儒家的恕道、推恩等原则构建起一个突显社会正义之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9.
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四僧几乎同时活跃于晚明佛教舞台,并且在思想和实践方面颇多相似之处,对近代佛教产生过重大影响,被后人合称为“四大高僧”。本文拟在剖析“四大高僧”佛教思想的基本倾向和历史影响的基础上,对他们作出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胡晓光 《法音》2006,(1):20-24
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是一切认识理论的基础,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乃至印度哲学无不如此。在佛教中,唯识学是最具系统性的反思认识理论,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也自然成为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中,主体与客体一般被理解为分化对立的存在,如灵与肉的对立、心与物的对立、人与神的对立等等,这都是从主客关系中衍生出来的问题。主客二元的对立,是人们的常识性认识,然而从本体论角度考量,产生二元对立的根源是什么?最终如何统一或消解这种二元对立?这是西方哲学乃至神学十分关切的大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科学也有力图解决此问题的意图。…  相似文献   

11.
玄奘传唯识学所立"无种姓"之说,与作为其唯识学体系核心理论的种子论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唯识学的种子学说是其种姓学说的基础,其中隐含了不同类种子相互聚合的几率问题,"无种姓"类众生的存在于理论上有逻辑必然性。其次,如果唯识家承认无种姓一类人可以后天转化,则会与种子六义中"性决定"和"引自果"的说法自相矛盾。再次,唯识家认为,若承认一切众生皆能作佛,则与契经中所言的"众生无尽"之教说相互矛盾。最后,玄奘一系唯识学对于种子来源的问题采"本有"和"始起"之二类兼有说,其批评始起说的理据,是认定众生初始的无漏种子不能通过后天熏习而成,此说亦与"无种姓"之说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张德伟博士大著《复兴在危机之中:晚明佛教与政治》(Thriving in Crisis:Buddhism and Political Disruption in China,1522-1620,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20)经多年修订、增补,在今年初顺利出版。众所周知,明清佛教研究因其所涉庞大的文献体量,以及相对繁琐的明清史实,一直不是佛教研究的热门对象;尤其在英语世界,明清佛教的影响力相较中古与近代,更是逊色不少。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末至19世纪下半叶席卷欧美的基督新教"福音奋兴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18世纪末19世纪初,作为"福音奋兴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在新英格兰地区掀起新的宗教复兴热潮,导致诸多传教机构产生,并最终引发大规模的海外传教运动。1830年代开启的美国对华传教事业,正是此次世界基督新教大宣教运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0,(12)
<正>唯识学是有特殊性的,它是"结论后之研究"。它是有坚定的立场与确定的目的性的,并且是有固定的给予前提与原则的。唯识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心识功能及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理解解释这个术语本身,我们得回到它的前提及其相关术语。解释的前提是理解,被理解的叫含义或意义。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解释已经意味着进入哲学,从来的哲学家都在解释世界(马克思语)。怎么解释呢?用语言。传统上,我们往往从意识或概念领域接近解释学问  相似文献   

16.
17.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这些变化概括为中国“近代性”的发生。如何理解这些变化,特别是如何理解这些变化与现时代的关系,实际上正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获得某种自我意识的来源。阳明学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一方面是这个时代的精神表达,另...  相似文献   

18.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就面临着如何与中国道教、儒学调适的问题。同时,道教与儒学也面临一个如何回_应佛教挑战的问题。随着三者之间的互动,最终达成了三教合一的社会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从佛教刚刚进入中国就开始了,但是形成明确的共识则是在唐代,宋以后蓬勃发展,到晚明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19.
《楞严经》在晚明的流行,其主要表现形态是大量注解的出现。对《楞严经》的异彩纷呈的诠释,又是与这一时期的佛教复兴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以《楞严经》的诠释为中心,通过对晚明"《楞严》之诤"这一佛教思想史"事件"的梳理,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楞严经》的历史"境遇",并以此关照晚明时期佛教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20.
正清代文学家张潮(1650-1709)在其随笔体小品文集《幽梦影》中有一则评说二氏亦即佛教和道教的文字,曰:予尝谓二氏不可废,非袭夫大养济院之陈言也。盖名山胜境,我辈每思褰裳就之,使非琳宫梵刹,则倦时无可驻足,饥时谁与授餐?忽有疾风暴雨,五大夫果真足恃乎?又或丘壑深邃,非一日可了,岂能露宿以待明日乎?虎豹蛇虺,能保其不为人患乎?又或为士大夫所有,果能不问主人,任我之登陟凭吊而莫之禁乎?不特此也,甲之所有,乙思起而夺之,是启争端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