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揪子     
读初中一年级时,班里转来一名新同学,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揪子”。原因是,他的左耳先天畸形,像揪面疙瘩留下的痕迹,很好笑.  相似文献   

2.
感谢神,今天,是神学班新生开学典礼。我愿意以士师记18章3节的经文和同学们共同勉励。这节经文记载以色列的五个勇士在米迦的家里发现一个外地口音的利未人,就问他说:“谁领你到这里来?你在这里作什么?你在这里得什么?”对于今天每个奉献读神学的同学,首先必须解决清楚以上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趣,诱发习作热情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教学习作2时,为了让学生知道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介绍自己,我先和同学们来了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段话,请学生根据这段话猜猜这是班里的哪位同学。学生顿时很兴奋,当许多学生猜出这个同学的名字时,我说:“你真棒!  相似文献   

4.
小成,男,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就读我任教心理学课的班级,得知我在心理咨询室值班,主动来找我。通过谈话,得知其刚升入大学时曾经和几位同学关系不错,交往也很愉快,但后来却发现他们“原形毕露,露出狐狸尾巴”(他的原话)。我向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告诉我他们中有的竞选班委靠关系拉票,有的在班里销售电信卡赚同学的钱,他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且同学间勾心斗角,不直率不真诚等等,于是他觉得很孤独,也不愿与同学们交往,同学有事找其帮忙,他也予以回绝。  相似文献   

5.
一、案例 案例1:我对“性”的好奇与想象.惹怒了爸爸 我的脑子很好,所有的亲成朋友都夸我聪明,我无论读书、做作业、温习功课等.都比别的同学快半拍.从小学到现在的初二.几乎每天考试都是班上的前三名,所以我父母对我的课余时间也放得很宽,而我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每天在爸爸的书房里呆上一两个小时.这样的孩子有哪个家长会不放心呢?  相似文献   

6.
师:同学们,《谬误学》又开始了。多年前,我高中的时候,班主任个子矮小,绰号“矮仔际”;而班中一位同学,身高六尺余,比他高出一尺,绰号“竹篙精”。一天,阮老师准备带全班旅行他的乡村石瀑.出发前他训活:“……屋后有一大潭清水,可以游泳.但千万要小心,水很深,有危险性!”同学问:“老师,水究竟有多深?”阮老师答:“高过头,可以溺死人广同学追问:“高过谁的头呢?老师的还是竹篙精的头呢?”全班大笑.几位顽皮的乘机放肆,大叫:“水很深,浸过竹篙精的头,淹死竹筒精广阮老师目瞪口呆,良久才能开口责各同学.现在我…  相似文献   

7.
他,又笑了     
赵宝吉,七年级的一名学生,性格内向,同班同学都称他“笑的天使”,而且,他还是一个关心、热爱班集体,乐于帮助他人的好学生。每天早晨他准时到校,帮助别人做卫生,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广泛赞许。  相似文献   

8.
张某是一名高一男生,为人和善,相貌端正,成绩优良,是班里的体育委员。最近一段时间,他耳闻同学们议论他与同班的一个女生关系不一般,虽然不是“实事”,但脑中反复思虑此事,常常烦躁不安,担心同学们异常关注他的行动,因而回避集体活动,以致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不佳。近两周觉头涨、胸闷、憋气,经分析和检查,小张患的是焦虑性障碍。  相似文献   

9.
小蒙在班里的“故事”比较多,同学们经常来“告状”,小蒙的缺点倒是真不少,诸如懒惰、散漫、冲动、斤斤计较、撒谎……对待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光盯着他的缺点也不是办法。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表扬他一番机会终于来临了——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聊天。只听见非常爱玩电脑的小A和大家说:“昨天晚上我在QQ上聊天,忽然收到一个信息,上面写着几句话,挺有意思的。“同学问:“写了什么?”他说:“写的是:这是一个古老的咒符,你必须传给20个朋友,否则三天以后你会遭到厄运,从此你的事业和爱情都不会顺利。下面还有一个网址。”大家问:“你看了  相似文献   

11.
<正>老师:你好!事情是这样的:我在三个月前听到班里对我有议论声和嘲笑声,说我是在装学习。我在班里一直是很老实的,几乎不与同学接触,但我喜欢用书挡住自己,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来学习,否则就会很不自在,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在班里我没交什么朋友,当我听到有同学在议论我的时候,顿时感觉自己像小丑,导致我只要听到小声说话,我就会感觉在说我。在高三最后一段,同学们可能是出于好奇,想知道我到底是不是学习在做样子,还有就是有没有在偷听他人说话,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胡波 《思维与智慧》2004,(12):31-31
上高中的时候,班里的同学学习不用功,怕.吃苦,非常懒惰。班主任多次想改变我们这种精神状态,都没有成功。不过有一天,他动真格了,命令我们到离学校不远的一块空地上去看看,并且用笔把那里所有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有谁如果不去做,今天就别想回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都市出现了这样一族已结婚的年轻夫妻:平时两处分居,只是在周末团聚,过着“周末夫妻”的生活。以下是笔者新近采访的几对“周末夫妻”生活的事例,读者或许可以从中了解到: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选择“周末夫妻”生活,他们的现状如何,他们自己有何感受?(一)林是一个比较爽直的人,笔者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没有隐瞒也没有羞涩:他和妻子是大学同学,已毕业5年、结婚近3年了,都供职于同一个大公司。两人大二时就开始浪漫的恋爱,无论从外表、家庭状况还是个人情况,同学们都一致认为是班里最合适的一对。学生时代,他俩时常憧憬着未来,相信未来的…  相似文献   

14.
林超群 《天风》2016,(9):32-33
“他们临近米迦的住宅,听出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来,就进去问他说:‘谁领你到这里来?你在这里作什么?你在这里得什么?'”(参士18:1-4)但人问利未人的三个问题,常常是神学院老师问刚入学同学的问题,旨在帮助同学认识神的旨意及主权,明白呼召的真谛,委身于荣耀的国度侍奉。衷心希望各位初入神学院的同学能够答好这三个必答题,成为神人共悦的侍奉者。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一、案例描述 班里有位同学,名叫龚某。平时和同学关系不好,不开朗,容易激动,特别容易暴躁。刚进初一就听说他是一个在小学就调皮打架就比较突出的孩子,小学的老师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相似文献   

16.
18岁,对于一个姑娘来说,正是金子般的韶华岁月。然而,她却服下安眠药,永远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离开了她的亲人和一直关心、帮助她的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好心人。“某某班女生严玲玲服药自杀了!”今年3月的一天,如同一声惊雷炸响,震动了这个有2000余名学生的校园。严玲玲,16岁初中毕业考入某中等专业学校。两年多来,她生活俭朴,学习刻苦,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一次获综合素质一等奖。两次在省级以上媒体征文活动中分别获得过一等奖和二等奖。老师们对这位一直被学校引以为荣的好学生突然走上绝路倍感惋惜,同学们也感到茫然不解。她的奶奶和父亲更是痛不欲生……  相似文献   

17.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们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位商人看到一些顾客经常为买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遗憾,于是他创办了一家规模不大的“买不到”商店.只要顾客说明在一般市场上买不到的商品名称、规格、式样、数量等,他就会想尽办法满足顾客的要求,变“买不到”为“买得到”,变遗憾为感谢,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每一个顾客都变成了他的“活广告”,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生意红的令人眼红。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很忙:在班里也属于那种活泼好动类型。经常和男同学讨论问题或者课后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班里有的人就开始开我的玩笑,一次两次也没有什么.但是现在添枝加叶,越来越严重.我现在都害怕和异性同学说话。更别提讨论问题了,一听到有人窃窃私语,就感觉是在说自己。整天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请问是否有同龄人遇过和我一样的问题,你们是如何面对解决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来自关中平原、湘江之畔和豫中古都的三个女孩,有缘在深圳相聚,成为这座移民城市中再普通不过的打工妹。在“人才比木材多”的茫茫人海,面对汹涌澎湃的滚滚商潮,忽然有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