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急性脑梗死早期OCSP(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t)分型的应用价值,连续收集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326例,按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脑梗死(LACI)、后循环梗死(PCI),入组后各亚型比较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结构影像学特征,3个月的病死率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显示,TACI大面积脑梗死占74.4%,PACI中等面积脑梗死占64.5%。LACI腔隙灶脑梗死占90%,POCI大面积脑梗死占22.7%,中等面积脑梗死占40.9%,小梗死占36.4%。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以TACI最严重,PACI和POCI次之,LACI最轻,TACI与其他各型之间,PACI和POCI与LACI之间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5),PACI和POCI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ACI的病死率为44.2%,PACI为10.2%,POCI为18.2%赫,LACI为2.6%,TACI病死率与各型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TAC13个月的ADL为重度依赖,POCI为中度依赖,另2个亚型均为轻度依赖,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由此得出结论,OCSP分型与影像学有良好对应关系。不同的OCSP分型可以反映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OCSP分型有利于脑梗死急性期个体化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98例,男性115例,女性83例,以前瞻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住院10天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和90天预后的相关性.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无关(P>0.05),与住院10天时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03),与10天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转归分数呈正相关(P=0.002),与90天预后呈正相关(P=0.001).笔者认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10天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和90天预后具有独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急性脑梗死早期OCSP(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t)分型的应用价值,连续收集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326例,按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脑梗死(LACI)、后循环梗死(POCI),入组后各亚型比较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结构影像学特征,3个月的病死率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显示,TACI大面积脑梗死占74.4%,PACI中等面积脑梗死占64.5%.LACI腔隙灶脑梗死占90%,POCI大面积脑梗死占22.7%,中等面积脑梗死占40.9%,小梗死占36.4%.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以TACI最严重,PACI和POCI次之,LACI最轻,TACI与其他各型之间,PACI和POCI与LACI之间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5),PACI和POCI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ACI的病死率为44.2%,PACI为10.2%,POCI为18.2%,LACI为2.6%,TACI病死率与各型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TACI3个月的ADL为重度依赖,POCI为中度依赖,另2个亚型均为轻度依赖,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由此得出结论,OCSP分型与影像学有良好对应关系.不同的OCSP分型可以反映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OCSP分型有利于脑梗死急性期个体化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同病因分型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选择首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73例,对照组30例,进行TOAST病因分型、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HCY检测。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浆HCY升高率、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大动脉粥样硬化亚型病例组血浆HCY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病例组血浆HCY水平同NIHSS评分呈正相关,提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发病及大动脉粥样硬化亚型脑梗死发病的高危因素,血浆HCY水平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患者比较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其病因主要是脑血管壁损伤、血管受机械牵拉挤压、脑血管痉挛及低灌注、氧自由基及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进步,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已基本能做到,了解其主要发病机制以后,针对性地给予扩容,保证脑灌注压.通过提早预防、早期手术和内科药物、物理治疗方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为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PVP)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共治疗患者45例。PVP25例,PKP20例。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PVP组与PKP组两组相比,术后的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及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能够更好的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脊柱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临床效果较PVP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骨质疏松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治疗的方法,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34例,21例同时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抗骨质疏松治疗、围领制动及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13例单纯颈椎病组的抗骨质疏松、围领制动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P〈0.01),21例伴骨质疏松症组抗骨质疏松、围领制动治疗后症状可缓解(P〈0.05)。因此,骨质疏松是导致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的同时抗骨质疏松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烟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回顾性分析报道2例甲亢合并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合文献分析.甲亢合并烟雾病较为罕见,2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以脑梗死为主的脑缺血症状,临床症状均发生于甲状腺毒症期,控制甲亢及血管重建术等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神经系统缺损症状,预防复发.对拟诊烟雾病患者筛查甲亢,有脑血管病症状的甲亢患者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以利于早期发现,综合治疗,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9.
土三七所致肝小静脉闭塞病142例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三七引起的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提高临床上对肝小静脉闭塞病的认识.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国内有关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文献68篇、总计病例140例,本院收治的2例.对142例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急性及亚急性期的内科治疗与急性及亚急性期的分流术治疗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期的内科治疗与慢性期的分流术治疗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肝穿刺病理活组织检查是确诊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有效方法,且可进行病理分期;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急性进展期内科综合治疗有一定疗效,慢性期病例应在积极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及早创造条件行分流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替莫唑胺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放疗后维持治疗的疗效,将46例NSCLC脑转移放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榄香烯联合替莫唑胺和单药替莫唑胺维持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免疫指标、不良反应及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缓解率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免疫功能提高,化疗不良反应减轻。榄香烯联合替莫唑胺维持治疗可以提高NSCLC脑转移患者放疗后的总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SCI患者110例和110例健康对照组之间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差异进行研究,同时用临床记忆量表检测两组的记忆能力。提示SCI组的记忆商和指向记忆、人像特点联想回忆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Hs-CRP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SCI患者头昏、记忆力减退较为常见,易出现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降低、Hs-CRP升高、动脉硬化程度重,进一步加重认知功能损害,需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剂量他汀药物治疗后住院期间疗效比较,纳入首次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强化治疗组入院时顿服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40mg/晚,直至出院;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晚。术前及术后、出院前测定心肌标记物,术前及出院前测定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同时记录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的发生。结果出院时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NT—proBNP出院前较术前升高,对照组升高显著(P=0.000)。组间比较NT—proBNP,对照组显著高于强化组(P=0.020)。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无MACEs发生。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期内可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同期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发病在24h内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降纤酶与常规治疗方法的治疗,观察其疗效,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降纤酶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有效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与常规治疗方法相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将2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袁(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喹硫平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8%,利培酮组为82.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观察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将62例DNⅣ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银杏提取物20ml、试验组应用α-硫辛酸300mg,分别加入250ml生理盐水每日一次滴注,共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ys)等及一般临床资料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观察洛铂与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将64例肺腺癌患者分为PL组(培美曲塞+洛铂)和PC组(培美曲塞+顺铂),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L组恶心、呕吐、腹泻较轻,口腔黏膜炎反应较重。结论两组疗效相当,但洛铂组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效果。通过采用回顾性调查,比较进入临床路径(路径组)和没有进入临床路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3项指标上的差别。结果显示实施临床路径患者(路径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治愈率有所上升。从而得出临床路径在AECOPD病种的应用能够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探讨诺舒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术在月经过多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优越性。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行诺舒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术的57例患者,纳为治疗组。同期宫腔镜单极子宫内膜切除术的45例患者,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各项指标。发现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电解质紊乱、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宫腔积血、宫腔粘连、药物辅助治疗、再次手术(全子宫切除术)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舒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术具有学习曲线短、手术易掌握、操作安全、疗效肯定的优点,是目前子宫内膜切除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将176例急性STEMI且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A组)58例、氯吡格雷常规组(B组)58例、氯吡格雷强化组(C组)60例,分别测定术前、术后12小时、术后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时炎症因子e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髓过氧物酶(MPO)、可溶性CD40受体(sCD40L)的含量,比较3组患者各炎症因子在不同时间点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c组和A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较c组稍降低(P〉0.05),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替格瑞洛的抗炎作用较常规剂量氯吡格雷作用明显增强,和强化剂量氯吡格雷作用相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