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的信息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知觉整合和跨眼跳的信息整合一样,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的信息整合也是人们加工并保持整体性场景知觉的重要前提条件。近年来研究者们使用空白单元格定位任务进行了一些研究,试图寻求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信息整合的实验证据并探讨其整合机制。该文对已有的相关实验范式、实验证据和整合机制进行了介绍并加以分析,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在行为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眼动和脑成像的数据寻求汇聚性证据  相似文献   

2.
包燕  王甦 《心理学报》2003,35(3):285-290
、考察了短时记忆中的知觉组织是否受双作业时指导语引导的注意策略控制。各有24名北京大学本科生参加了自由回忆和顺序回亿实验。实验任务有2种:记忆和声音监控。声音监控或者安排在记忆编码阶段,或者安排在记忆提取阶段。双作业时的指导语类型有3种,分别强调记忆、声音监控或两种作业同样重要。记忆项目表分2种:不分组和知觉分组。研究发现:自由回忆中的知觉组织仅受编码阶段的指导语影响;顺序回忆中的知觉组织仅受提取阶段的指导语影响。作者设想,短时记忆中的知觉组织在编码和提取阶段都受注意控制,但记忆类型不同,注意控制的作用地点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面孔知觉时表情或性别信息加工优先性的问题,要求被试对不同时长窗口中呈现的一系列面孔刺激的性别或者表情做出判断。两类任务的排列设置分为完全随机(实验一、二)和随机区组(实验三)。结果一致发现在面孔刺激呈现时间为12ms和50ms时,面孔表情信息识别比面孔性别信息识别更准确。由此推论,面孔知觉中面孔表情信息加工优先于面孔性别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面孔知觉时表情或性别信息加工优先性的问题,要求被试对不同时长窗口中呈现的一系列面孔刺激的性别或者表情做出判断。两类任务的排列设置分为完全随机(实验1、2)和随机区组(实验3)。结果一致发现在面孔刺激呈现时间为12ms和50ms时,面孔表情信息识别比面孔性别信息识别更准确。由此推论,面孔知觉中面孔表情信息加工优先于面孔性别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5.
以往研究发现眼睛注视方向知觉受面孔表情的影响,愤怒面孔相较于恐惧面孔更倾向被判断为看着观察者。虽然研究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但目前尚不清楚愤怒和恐惧表情在注视方向知觉中的这种差异影响到底来自于面孔的结构信息还是物理特征信息。本研究采用注视方向辨别任务,计算直视知觉范围(The Cone of Direct Gaze,CoDG)为因变量,分别以直立,倒置及模糊图片为实验材料,试图通过分离面孔结构信息和物理特征信息,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在保留面孔全部信息的情况下(实验1)愤怒面孔的CoDG大于恐惧面孔;在破坏结构信息加工,只保留特征信息加工的情况下(实验2))愤怒和恐惧表情在直视知觉范围上的差异消失了;在削弱物理特征信息加工,保留结构信息加工的情况下(实验3)二者在CoDG上的差异又复现。本研究结果说明不同威胁性面孔表情对眼睛注视知觉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二者在与情绪意义相关的结构信息加工上的不同,而二者非低级的物理信息上的差异,支持信号共享假说和情绪评价假说对威胁性面孔表情与注视方向整合加工解释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分配注意对短时记忆中知觉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包燕  王甦 《心理学报》2000,32(3):258-263
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双作业技术研究自由回忆和顺序回忆中编码和提取阶段分配注意对短时记忆知觉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集中注意条件下,自由回忆和顺序回忆中分组项目表的回忆成绩均最著优于不分组项目表,表现出知觉分组效应;在编码阶段分配注意,自由回忆和顺序回忆中的知觉分组效应均消失;在提取阶段分配注意,顺序回忆中的知觉分组效应消失,而自由回忆中的此效应仍然保留,显示出自由回忆和顺序回忆的不同特点。作者设想,短时记忆的知觉组织加工既发生在编码阶段,也发生在提取阶段,而以编码阶段为主,并需要较多注意资源。  相似文献   

7.
以往研究显示,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采用ERP技术拟探讨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的认知机制。采集23名被试完成同时判断任务的脑电数据。行为结果发现,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具体表现为知觉组织条件的同时判断频率显著高于非知觉组织条件。ERPs结果发现,在P1和P2成分上,知觉组织条件与非知觉组织条件引发的波幅没有显著差异; 而在N1成分上,知觉组织条件诱发的N1波幅显著大于非知觉组织条件。这表明,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可能发生在视觉刺激加工的早期阶段,视觉刺激的知觉组织先于时序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8.
以空白单元格定位为实验任务,操纵序列点阵的分布,考察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的信息整合机制。实验一发现任务正确率与点阵1的圆点数呈近似U形关系。实验二发现在拐点前后被试的眼动模式从偏向于注视圆点位置转为偏向于注视空格位置。因此,视觉信息的分布模式调节整合策略,当处于视觉短时记忆中的圆点数在其容量之内时,采用图像—知觉整合策略,反之,则采用转换—比较策略。  相似文献   

9.
罗倩莹  潘毅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523-1530
工作记忆和知觉是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两个基本认知结构, 阐明两者之间的功能关系对于揭示人类信息加工的本质规律具有重要和根本的科学意义。工作记忆和知觉可以在多个方面发生交互作用, 其中工作记忆内容对视知觉的影响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文章在系统回顾工作记忆内容影响视知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工作记忆内容可以引导知觉选择、增强知觉表征和改变知觉经验, 指出工作记忆中的自上而下调控机制可能是工作记忆内容影响知觉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定险峰 《心理科学》2002,25(1):109-110
短时记忆的范畴群集(category clustering)是短时记忆信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它表现为当不同范畴的一些词随机混合呈现时,被试在自由回忆中常将属于同一范畴的一些词聚在一起回忆出来,显示出将一些词按范畴进行组织的倾向。一般认为。范畴群集可提高短时记忆成绩,有利于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