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像一条无边无际的长河,人类好似站的这条长河在中段,既不知长河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要到哪里去…… 距今2400年的中国先哲庄子先生在论述时间的相对概念时说,有一种小虫叫“朝菌”,朝生而暮死,从来不知何为一月。有一种小虫叫“寒蝉”,春生而夏死,它不知道什么是四季。楚国南方海上有一只海龟,世界上一千年对它只是一个春季和秋季;上古时有一种  相似文献   

2.
生命如花     
正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诗人语。多少人在赞美:姑娘好像花一样!又有多少人在咏歌:花儿与少年。的确,人生如花。花一样的生命,理应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与清香,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五彩缤纷,充满快乐。事实上,人类自诞生起,就一代一代地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极尽智慧和  相似文献   

3.
正1941年,在清华大学建校30周年校庆上,一位欧美著名大学的校长由衷地称赞清华大学"西土一千年,中邦三十载",并提问:"请问梅校长您是如何做到的呢?"由于接下来还有其他校庆活动的安排,如果就管理经验以及治学理念等方面展开回答,时间上显然不允许。只见梅贻琦校长认真地说:"这和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提问者瞪大眼睛,等待梅贻琦具体的解说。梅贻琦校长轻松一笑,接着说:"因为大家倒这个,倒那  相似文献   

4.
一天,有个电台记者要求爱因斯坦发表讲话,并答应他每一分钟的讲话酬以一千美元的稿费。“我的话根本不值那么多钱。”爱因斯坦拒绝说。“你大概不喜欢金钱吧?”“噢,有个基金会最近寄来一张面值一千五百美元的支票,我倒挺喜欢的。不过,我是把它当作书签使用的,后来它连同那本书一起丢失了。”  相似文献   

5.
残缺     
正1在看一期电视节目时,画面上出现了一个精美的宋代瓷盘,遗憾的是,瓷盘边上有一点儿残缺,可能是瓷盘的主人没有保护好,不小心磕碰了一下。收藏家马未都说,这就好比一个人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就永远收不回来了,就永远存在这里,清晰地记录在这里,让人永远记住,以至过了一千年,我们还能看到当时他所犯下的那个错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千年的  相似文献   

6.
    
正1鲜花、小草、树木是最美的,但它们不说话;朝霞、夕阳、月亮是最美的,但它们不说话;黄山松、沙漠胡杨是最美的,蓝天、白云、霞光是最美的,田野、高山、湖泊、大海是最美的,但它们都不说话……顾城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星星不说话,夜静;人不说话,心静。最美的月色是一轮圆月挂在风静云止的夜空,把一缕一缕银色的静洒满静的大地。水静则明,心静方悟。你若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蜕变     
劲松 《天风》2007,(14):47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就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主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就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一粒麦子落在黑暗潮湿的土壤里,从外表看,它是在地面消失了。但是黑暗之中,却有一个新的生命在萌发,脱掉原有的躯壳,进入到另外一种新的生存状态,由  相似文献   

8.
与年轻人在—起猜谜,他们往往对这样一类谜语很感兴趣,就是谜面中出现相互矛盾的说法,看起来似乎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猜出来之后却又在情理之中。比如“:一物生得真奇怪,它是世间一味菜。娘死以后才生它,它死以后娘还在。”这个谜语的后两句看起来实在有些悖理,怎么会出现“娘死以后”还生下它,它死了以后“娘还在”的怪事呢?原来谜语用的是障眼法。“它死以后娘还在”,这“娘”显然已经不可能死而复生了,只不过是她的躯体还存在罢了。你猜出了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它就是“木耳”之类的食用菌。因为它生在枯死已久的段木上,便是“娘死以后才…  相似文献   

9.
闭关的故事     
在五浊海中有一个小岛,叫无明岛,无明岛上生长着一种树,叫功利树,这树的叶子十分鲜美。功利树上有一种蚕,这种蚕特别贪馋,它们拼命地吃着树叶,吃得很饱很饱也不肯罢休,因此这种蚕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等不到做茧,就胀死了。它们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大家都这样。 这其中有一只叫大觉的蚕,它一边吃着树叶一边观察,见这些同类生来就这样吃呀吃呀,直吃得绿身子变成黄身子,还吃,最后都挣扎着死了。它感到很悲哀,觉得蚕生一世,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去,实在可怜。说话间大觉的身子也渐渐地变黄了,它觉得肚子里无端地生起八万四千烦恼…  相似文献   

10.
解放八年来,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导下,我們祖国发生了空前未有的变化。我們新疆維吾尔自治区沙雅县也呈現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象解放前,象一块荒凉的戈壁滩了。我們的祖先从未見过电灯,現在我县有了发电站,机关、企业和礼拜寺郡按上了电灯,大放光明。在过去,论吃的,榨油、磨面部很困难,论穿的,連用棉也成問题,現在好了,我們这个小县已有了榨油厂、轧花厂、面粉厂。我县的特点是地方大、人口少,交  相似文献   

11.
心死     
美国有一位叫杰克的电气工人,每天都在四周布满高压电器设备的工作台上工作。他虽然采取了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触电,但心里还是害怕遭到高压电击而送命。有一天,他在实际操作中不小心碰着了一根电线。立即倒在地上死了。身上表现出触电致死者的一切症状。但是,杰克触碰电线时,  相似文献   

12.
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 “有一个人曾将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自己的葡萄园内。他来到树上找果子,但没有找到,便对园丁说:你看,我三年来在这棵无花果树上找果子但没有找到,你砍掉它罢,为什么让它荒芜土地?园丁回答说:主人,再容它这一年吧!待我在它周围掘土,加上粪;将来若结果子便算了,不然的话,你就把它砍了。”(路:三十,6—8) 耶稣时代的犹太地区,无花果与葡萄是两种较普遍也较珍贵的果树,因为它们繁殖力都很强,尤其是无花果,一年往往能三次结果。但问题是当看它们种在哪里。若种在缺水的荒凉地带,无花果也会结果。但果子…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必须明白,活着终究会消逝,生然后死。这一刻我还坐在书桌前写这篇文章,下一刻我就会变成肥沃植物的一抔骨粉。一条河划开了生与死的界限,河这边是生,过一座桥,就是死。已经活到可以从容谈论死的地步了,就像黑夜过后,黎明到来。死就是那黎明,乘着一道闪电,倏尔而至。人之一生,其实都在为这一天做着准备。自然,有很多人混混沌沌过着,他们无所谓准备不准备。但是,一个有心人,一个想活得明白点的人,他会做点准备,有时会精心做着准备。做不  相似文献   

14.
与年轻人在一起猜谜,他们往往对这样一类谜语很感兴趣,就是谜面中出现相互矛盾的说法,看起来似乎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猜出来之后却又在情理之中。比如:“一物生得真奇怪,它是世间一味菜。娘死以后才生它,它死以后娘还在。”这个谜语的后两句看起来实在有些悖理,怎么会出现“娘死以后”还生下它,它死了以后“娘还在”的怪事呢?  相似文献   

15.
一粒麦子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保罗说:“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林前15:36)种子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春天,农民将小小一粒种子植入土壤,秋天就可以成百上千倍地收获。但种子在土壤中变化的整个过程我们却未必知道。 种子由一层壳包裹,显得内向,其中包含着极强  相似文献   

16.
心安草     
有一则寓言说: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  相似文献   

17.
哲理小品文     
牵牛花 有风不要紧,你抓住篱笆。只要篱笆存在,你就存在。有雨不要紧,你紧贴墙壁只要墙壁不倒.你就不倒。你傲视群芳,它们都在你的脚下。你昂首向天,吹着胜利的喇叭。然而……离开篱笆,离开墙壁,你就只能匍匐在地,那些鲜活的枝叶,就会渐渐枯萎。虽然你有茎,却挺不直腰杆.虽然你有喇叭,却发不出声响,  相似文献   

18.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只有服从自然,才能支配自然”。我们既感到人的伟大又感到他的渺小和灾难。一个人有时觉得自己是处于世界的中心的地位,有时觉得与庞大世界对比之下却渺小得微不足道。人有时似乎是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的力量,但有时却成为它的玩物。可以想想自然是在怎样奴役我们的。死,通过各种各样的危险如房倒屋塌、雷电袭击等等总在等待着我们。即便把死撂到一边不提,一个人也要常患病。并且从另外一方面去看,人总要受感情的折磨:愤怒、悲哀和厌烦。所以,人是自然的玩物,他的虚有其表的力量使他走入了歧途。事实上,这种力量并不是属于他的;他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这种力量但又丧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伊斯兰文化艺术领域里一颗璀璨明珠的阿拉伯书法,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驰名遐迩了。它的形成与影响不仅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一页。《古兰经》首次下降的经文就说:“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3-5)先知穆罕默德(约公元570-632年)接受主命,在传教过程中时刻不忘培养和传授读写知识。他曾经命令在“白德尔战役”中被俘的每一个有文化的士兵以教会十个穆斯林能读会写作为对其恢复自由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博物学家威尔森的书中记了这么一件事。1883年8月27日,克拉克托岛上的火山爆发,不但死了三万人,整个岛上的生物也全部死光,还引起全球一连串海啸。九个月后,一支法国探险及去岛上搜寻有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结果整个荒凉的岛上,只发现了一只很小的蜘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