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一明是清代有学有证的高道,也是内丹理论之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内丹修炼的三个原则,即在知行关系上"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在修行旨归及方向上"从后天入手,后天返先天";在修行内容及次第上"性命双修,先命后性".这三个原则是道教内丹学进一步体系化、成熟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魏宏 《伦理学研究》2003,(3):66-69,74
由于克隆人试验的对象是人的活细胞,不是人的胚胎;并且由于人只能有限地决定自己的未来,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同时由于基因诊断和修复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因而克隆人试验既不会伤害任何人的生命体,也不会侵犯任何可能出现的克隆人的自主权和平等权,进而不会违反伦理学的三原则。  相似文献   

3.
1 从哲学发展史上看,历史的主体、客体范畴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但马克思以前的“历史哲学”既没有对历史的主体、客体范畴作出过科学的规定,更没有科学地说明历史主客体之间的真实关系。在历史的主客体问题上,先前的思想家们不是象法国唯物主义者那样,沿着“自然主义”的轨道滑向历史唯心主义泥坑,就是象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们那样,沿着“理性主义”的轨道滑进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们失足的原因何在呢?当法国唯物主义者认定“环境创造人”的时候,不能说他们缺乏唯物主义味道。但环境是如何产生的困惑,使他们又引出了“人创造环境”的命题。于是,在历史主客体问题上,他们始终跳不出这种循环论证的逻辑怪圈。那么,他们为何跳不出这种逻辑怪圈呢?不懂得历史辩证法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但更为深刻的  相似文献   

4.
1987年7月13日至16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本刊编辑部联合召开小型讨论会,邀请在京的近30名理论工作者就历史过程的主客体问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进行座谈。与会者在民主、活跃的气氛中就上述议题互相切磋、共同研讨。下面仅就历史过程主客体问题的讨论情况作一简要的综述。一、历史的主体和客体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主客体关系问题同哲学基本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史上各种不同的哲学派别,总是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去解决主客体关系问题的。旧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把客体理解为客观世界,看成是认识对象,把主体理解为孤立的个人,看成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东西;相反,唯心主义则从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从主体的活动中,也就是从他们所理解的“神”或“观念”的活动中,导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並以此解释主体在认识中的能动作用。可见,他们解决  相似文献   

6.
1988年4月30日,北大哲学系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就主客体问题举行了一次小型讨论会。着重讨论了“实践本体论”和“主体性原则”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用“实践本体论”代替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倒退。从马哲史看,最初,世界观是包括在历史观中的,讲历史观必然涉及到世界观。在这意义上把“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
1991年4月24日,广东省哲学学会召开了一次关于主客体问题的小型学术讨论会。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省社联等单位的部分哲学理论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就主客体概念、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原则等问题交流切磋,展开讨论,取得了新的认识。现将与会者发言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大连市干部学校、大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辽宁大学哲学系、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关于主客体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17日至22日在大连市召开。与会代表就主体客体这一对范畴在哲学史上的演变,当前提出主客体问题的时代背景作了探讨,对主体、客体的规定性、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主客体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主客体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现将讨论情况和提供会议的有关论文内容综述如下: 一认识论与本体论、主客体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讨论会是于1987年12月2日至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和本刊编辑部联合召开的,它比同年七月第一次讨论会涉及面广而深入。兹择问题和观点之新主体与客体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与会者认为,主客体范畴是哲学史上一对古老范畴,经历了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有人按其内涵的演变和发展把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本体论意义。如亚里士  相似文献   

10.
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基本范畴。近来有些同志著文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主客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赖金良同志在《试论认识对象的生成和发展》(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1期。以下简称赖文)一文中,着重阐述了认识的客体方面,并论及了哲学基本问题与认识的主体一客体关系问题。对此,我想发表一些不同的意见,以求教于赖金良和哲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1.
历史过程主客体问题的几点疑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正确划分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都有其存在的自然前提,同时又都是社会存在物。从历史观的角度确定客体的涵义的时候,它不等同于物质、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等范畴,而是指那些在现实中被纳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的结构,为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所指向的那些客观事物。历史唯物主义不是象旧唯物主义那样从纯粹自然的意义上、从单纯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客体,而是从主体的能动的本质力量和对象性活动方面,从与主体一起形成活动结构并发生相互作用的现实关系方面去理解现实的客体。  相似文献   

12.
主体、客体和主体性的规定如果单就历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来说,那么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性都离不开实践。实践作为社会的人改造客观事物的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本身就以主体(社会的人)和客体(外部客观事物)为前提。在这里,社会的人之所以成为主体,因为他是活动施加者,他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当作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运动起来,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反之,客体事物(包括人自身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结果)之所以成为客体,因为它(他)在实践活动中是活动的指向者、承受者。如此,离开了主体,我们无从规定客体;离开了客体,我们也无从规定主体。主体和客体都是在它们实际相作用中,即在实践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规定性的。  相似文献   

13.
逻辑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我们指称的是那类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还是直觉思维,也不管我们对思维的意义如何解释,是解释为对事物的反映过程、对问题的求解过程,还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只要思维在时间中进行,就会有一定的程序或方法存在其中。思维逻辑指谓的乃是思维过程中存在或遵循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它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对  相似文献   

14.
1991年4月、5月,广东省哲学学会先后召开了两次主客体问题的小型学术讨论会,广州地区的部分哲学理论工作者就主体客体及其关系、主体客体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主体性原则等问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在这两次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这一组笔谈予以发表,以期引起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推动主客体问題的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阿多尔诺的主客体思想关涉到他对同一性哲学和晚期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非同一性哲学、社会批判理论的建构,特别是阿多尔诺对于客体优先性原则的阐释,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状况。同时,主客体关系问题涉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对于从思想史的角度把握阿多尔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世峥 《天风》2009,(3):59-60
陕西省三原县东关油坊道,坐落着一座别具一格的基督教堂,中西合璧,气势恢弘,系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亦是最为著名的教堂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2,(6)
陕西省三原东关教堂,原名“救世堂”,始建于1915年,系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 教堂是以砖混为基础的土木结构的建筑,建筑面积288平方米,最大跨度约12米,可容纳500余人同时作礼拜。该堂在建筑上既有西方教堂的特点,又有中国建筑的模式,两种特色完美结合,成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  相似文献   

18.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江明主编的《社会主义社会主客体辩证法》专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七五”规划中资助的科研项目),从主客体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从1978年以来,国内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点研究,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在1980年以前,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1980年之后,注意力逐渐转向实践活动的要素及其关系结构的研究,在这一研究中已初步涉及到主体和客体概念,从1982年开始,对主体和客体问题的研究全面展开,目前已出现把这一问题的理论探讨同我国经济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的趋势。由《社会科学辑刊》编辑出版的《主体—客体》文  相似文献   

20.
张鹏辉 《美与时代》2005,(10):18-19
艺术品是主客体之间艺术活动的产物.艺术活动中主客体之间 互相影响,紧密关联. 艺术活动是人类所从事的文学艺术创作、鉴赏、批评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有诸多因素的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类整体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存在.在艺术活动中同时产生了主体和客体.主、客体之间通过中介(方法、手段、程序等)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实际的艺术活动系统,主体与客体就是表示活动者与活动对象之间特定关系的哲学范畴.它们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物与物的关系,而是一种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