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翚 《法音》2022,(1):31-34
<正>近现代佛教报刊的兴办,被认为是佛教复兴的一大标志。目前为止,出版总数虽难以确定,"但很有特色,主要表现为数量多、参与面广、内容繁杂、有个性,反映了佛教界各种不同势力和不同组织的要求"[1]。民国的佛教界,可以概括为改革与保守两大阵营,"这一新旧之争持续了整个近代佛教史,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佛教的发展态势"[2]。以太虚及其追随者为新派,而冶开、圆瑛等皆为旧派。双方争论的一个主要形式,就是通过各自主导的报刊展开论战。但是因为报刊本身就是新事物,是革新派愿意接受与喜欢使用的新工具,所以就力量对比而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以创新、改革著称的禅宗,以适应由古代佛教向现代转变的时代发展的需要,率先开始了以“人间佛教”为核心的革新运动。寄禅、太虚、印顺都是中国佛教时代精神和理论创建的杰出代表,构成了鼎力于佛教改革的三个时代。从佛教的出世到入世,到“人生佛教”的提出,进而“人间佛教”理论的完善和实践,是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又一次创新,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现代佛教的社会化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振兴佛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佛教史上光辉的一页———1978年中国佛教代表团访日纪实张琳1978年4月10日至28日,应日本国“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日中友好佛教协会”的邀请,以赵朴初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友好访问团一行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日本佛教界对这次访问做了充分的...  相似文献   

4.
江灿腾专研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史,在台湾现代佛教史领域尤有成效.依笔者多年观察,江灿腾与台湾现代佛教史这一学门的确立密不可分,且其学术成就又与其学术性格极为相关,此外他在建构台湾现代佛教史上,也有其特色.这是本文主要讨论的议题.文章最后复就江灿腾对书籍编辑的重视、佛教史研究者对当代佛教的态度问题、佛教史研究的时代使命、有关“东亚研究视角”的检讨等问题,进一步论述本文题旨,并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明生 《佛学研究》2004,(1):6-10
今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著名佛教翻译家、文化巨人、后秦高僧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中日两国佛教界在中国古都西安举行以“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为题的佛教学术会议,回顾和缅怀鸠摩罗什的光辉事迹,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重庆佛教在我国西南佛教历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近现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上,重庆佛教界始终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抗战时期在太虚大师等一代高僧大德的感召  相似文献   

7.
觉醒 《法音》2012,(1):23-25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成立的宗派,也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宗派。近现代以来,上海和香港在弘扬天台宗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沪港佛教天台宗因为谛闲、宝静、倓虚等高僧的影响而一脉相承,成就了两地佛教亲如一家的殊胜因缘。一、近代上海佛教天台宗的弘传古代上海虽早有天台宗的传播,但总体上流传并不很广,信徒也不是很多。及至近代,由于不少高僧在上海兴办佛学研究社、法藏学社等机构,专  相似文献   

8.
许颖 《管子学刊》2012,(1):93-96
中国佛教史上禅净双修三种传统模式在近现代的转型时期均得以重建.以禅摄净模式以虚云为代表,理论上坚持禅宗的唯心净土观,修持上以禅宗的看话融摄净土念佛.导禅归净模式以圆瑛为代表,教法上融通性相,教禅双弘;教行上禅净双修,导归净土.以净统禅模式以印光为代表,反对宗教混滥、禅净混融,主张诸宗归净,倡导净土念佛.  相似文献   

9.
昨晚观看了佛乐彩排。中国佛教三大语系、七座宝刹同登一台,法号长鸣,梵音阵阵,色音相偕,动静相参。中国佛教音乐的特质和内涵初露风采。这次中国大陆和台湾僧众联袂展演中华佛教音乐的活动,是两岸佛教界继2002年佛指舍利赴台巡礼,2003年两岸佛教界“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法会”之后的又一盛事。翻开历史,海峡两岸佛乐携手,共组一团,跨海越洋,联袂演出,这不仅在两岸交流史上是第一次,在中国佛教史上无疑也是第一次。活动时间长,从集中排练到全部演出结束历时近4个月;地域广,演出将先后在台湾、澳门、香港、美国、加拿大、大陆进行;…  相似文献   

10.
四、申国佛教协会与港、台佛教组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也是中国佛教史的重大转折。赵朴初这样总结道:"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制定和贯彻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民族团结政策。佛教界爱国人士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各民族佛?..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2,(4):1
4月2日,当代中国佛教领袖、佛界泰斗、禅门尊宿本焕长老安详地离开了我们,有关党政领导、社会贤达和两岸四地佛教界高度关注,以各种方式对这位世纪老人表示悼念、追思,其规模之大,规格与评价之高,在近代中国佛教史上实属罕见。弘法寺出现的"鹏城空巷送生佛"的吊唁情景,与其说是一件丧事,  相似文献   

12.
圣辉 《法音》2005,(5):4-6
各位长老,各位大德,各位善知识,各位嘉宾:今天是个非常吉祥的日子。藉此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各位长老、大德法驾光临,共同为三亚南山寺观音菩萨圣像开光之良缘,举行“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圆桌会”,遵照佛陀平等、慈悲、和合共生的根本理念,协商促进两岸暨港澳佛教密切合作与交流的大计,商讨在中国大陆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大事因缘,实在是中国佛教史上千载一时、一时千载之盛举。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佛教界各位长老,以法缘、亲缘、血缘为纽带,怀着深厚的亲情、乡情、友情,纷纷率领佛教探亲参访团,来大陆朝山拜祖、探亲访友、参观交…  相似文献   

13.
正杨曾文,1939年12月生于山东即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博士生导师。杨曾文先生长期从事中国佛教史、禅宗史和日本佛教史研究,笔耕不辍,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中国佛教史》第1—3卷(任继愈主编,合著)、《佛教的起源》《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隋唐佛教史》等。主编和参与撰写《佛教文化面面观》《当代佛教》《日本近现代佛教史》《中国佛教基础知识》等,校编《敦煌新本六祖坛经》《新版敦煌新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20世纪中国思想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学术思想有着异常广阔的域度,从哲学到文学,再到文化教育等,无不成就斐然。他从科学主义立场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研究,其中对佛教禅宗的研究,是其学术生涯中重要的一章,在学术界和佛教界有着重要影响。胡适倾注了大量心血于佛教,著述颇丰,所涉猎的内容有佛教史、佛教人物等。他的一生皆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6月16-18日,"第二届中国现代佛教论坛——尉迟酣(Holmes Welch)与中国现代佛教史研究"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何建明教授发起,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及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及广东东华禅寺协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慈济大学、佛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等海峡两岸的十多位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就中国近现代佛教史的研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7,(4)
<正>佛教在现代学术上之地位是于中外文化的交汇中形成的。内因是清朝末年旧体制崩溃导致了传统经学衰微,促使诸子学、佛学走向复苏。外因是佛教研究在西方被纳入东方学范围,成为国际性显学。对佛教史做现代的实证研究,以欧美、日本得风气之先。经过汤用彤先生筚路蓝缕的努力,中国在佛教史研究方面的落后状况才开始得以扭转。诚如我国台湾学者张曼涛所言,面对欧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隆重纪念中国佛教协会成立70周年,回顾总结70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把握佛教健康传承的殊胜因缘和大好机遇,满怀信心规划中国佛教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全国佛教界的一件喜事和盛事,我谨代表藏传佛教界,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1953年6月3日,一个代表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派佛教徒的联合组织——中国佛教协会宣告成立,实现了中国佛教三大语系四众弟子的空前大团结,在中国佛教史上谱写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8.
行方 《佛教文化》1994,(4):24-25
用“历尽劫波”这个本来出自于佛教的词汇,来形容近现代中国佛教所走过的历程,可能再也贴切不过了。1990年深秋时节,中国佛教界一位众望所归的领导人从北京出发,前往南中国考察佛教现状。此时佛教界早已结束十年浩劫,并且经历了又一番十年生聚、元气恢复的发展变化。这位几乎与我们的世纪同龄、为中国佛教事业倾注了大半生心血的老人,来到众多的著名寺庙和僧俗群众中间,深入细致地考察访问,心中感慨万千。回到北京,他在中国佛教协会发表了长篇谈话。其中,特别提到了本文主人公学诚法师和他所主持的福建莆田广化寺——  相似文献   

19.
黄夏年 《法音》2007,(4):30-32,33-37
近代中国,封建制度被推翻,整个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佛教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也相应发生着巨变。以太虚大师为首的佛教界人士,为了改变人们头脑中对佛教是“鬼的宗教”与“死人的宗教”的观念,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并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同时,佛教界为了培养人才,兴办佛教教育和文化事业蔚然成风,使中国佛教开始走上复兴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僧伽参政、议政是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颇有争议的一件事,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佛教界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此次论争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僧伽是否应该参政,二是应以何种形式参政;前者主要在佛教改革派与僧界保守派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