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爷爷的心结     
爷爷病了,是分泌系统的疾病。在县人民医院工作的大姐说,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手术爷爷就能完全康复。 但是,爷爷坚决不上手术台,他理直气壮地说,我都七老八十了,难道入土前还非要接受别人一刀不可吗!  相似文献   

2.
正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印象中,爷爷和奶奶是一对老小孩,现在想来有些奇怪,按古人的说法,总要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方是恩爱夫妻。不过我从来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吃菜的时候,像小说电影里描写的夫妇一样,把最好吃的部分夹给对方,更没见过他们吃菜的时候彼此谦让过。《上甘岭》里为了一个苹果推来让去的情形在我们家里看不到的,偶尔谦让的时候都不是因为菜不够,而是因为菜太多。爷  相似文献   

3.
马老师: 你好!我是一个中专生,一个多烦恼的人。我本来是考上了重点高中的,家里也很支持我读高中。但是,我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好就读了中专。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有一番打算的,心里有一个很大的目标。但是慢慢地就觉得自己太不适合在这里读中专了。中专的同学大部分都很无聊,我曾经劝自己和同学相处,但我真的很难和他们相处,总觉得他们伤害我的心。以我的能力和成绩,在中学一直当班干部,但在这里什么都没当上。同学们  相似文献   

4.
从小学到中学,我从未当过学生干部,也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可是在进大学后,我被选为了学生议会的议员。这是我承担的最没把握的工作,我觉得自己肯定会干得一团糟。可是,做起来了,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生疏和困难。当我因为表现突出被提升为学生议长后,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悟——没把握的事情其实也能干好,那么,为什么非得等到时机完全成熟了再去干呢?很多事情,机会成熟的时候,也就是竞争激烈的时候,为什么不在旁人还在观望时自己先出发呢?  相似文献   

5.
一个读小学的小女孩对她的爷爷说:“我为什么要学外语呢?如果我将来当上了国家主席, 就会有翻译;如果我将来是个卖菜的,学外语也没有多大用处。”她的爷爷竟无言以对,只是一笑。这是生活中一段真实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正从前都是自家写春联。有一年爷爷写的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总觉得迎新的氛围中带着什么残字旧字不太吉利,但爷爷在村里被尊为先生,这么写自有道理,也就不多说什么。后来知道这两句诗出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并不是爷爷的创造,虽然用作春联不太适合,但就是这么一写,却在我心里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多少年过去,许多写过的春联没了印象,唯独这副对联还时常在眼前飘荡,它那在风中很快褪了颜色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正>尊敬的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临近毕业,心理感到很焦虑,同时我一直在友谊方面有很大的困扰,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建议。我自认为在朋友圈里是属于知心姐姐的角色,我很愿意倾听大家的心声。但是可能这种角色会让别人觉得我比较温和,有时候我自己情绪不好时却没有人能够安慰我,这让我有种挫败感,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继而产生深深的孤独感。而且我一直觉得别人不够尊重我。也许在别人看来,跟我只是开了一个玩笑,但是我觉得特别伤自尊,我跟她们争执还被她  相似文献   

8.
高建峰 《天风》2015,(2):22-23
<正>21岁之前,我的人生是绚丽多姿的,上帝仿佛特别眷顾我这个宠儿,使我诸般顺利。我虽然来自苏北农村,但是在家,我是迟来的长孙,又因听话顺服,受尽了来自爷爷奶奶、父母以及姐姐的宠爱,他们视我为家庭的珍宝。在学校,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如愿进入省城的一所名牌大学,并担任班长、学生会的宣传部长。那时我一直是老师、同学眼中的明星,人生的顺风顺水使那时的我  相似文献   

9.
读中学的时候,每逢暑假,我都要回到一百多公里外的乡下老家,不为别的,只为看望那从小就特别疼爱我的爷爷奶奶。就是在一次回乡时,我认识了蔡之仪,引出了一段让我欢喜让我忧的故事。那是一个艳阳天,刚到乡下不久的我来到门外晒太阳。二伯家的哑小龙,领着一帮聋哑学校的同  相似文献   

10.
<正>儿子小时候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我和老公也没多少教育孩子的经验。自从儿子回到我们身边,我们教育小孩的矛盾、纠葛便层出不穷,甚至"战争"不断。例如,每次小孩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孩子他爸就要给他买礼物作为奖励,但我觉得激励的关键是内在精神方面的奖励而不是物质,一旦形成物质奖励的怪圈,往往会将小孩原本内心寻求优秀的无形的动机变成外化的物质形式,变得非常功利。还譬如,在孩子  相似文献   

11.
菊花院落     
正那个开满菊花的院落,曾经给过我无限温情。曾经让我很骄傲。菊花院落是五爷爷家的。五爷爷不是爷爷的亲弟弟,还隔着一层血脉。但五爷爷对我们一家非常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多年后想起依然心生感动。五爷爷并不是排行老五,他没有兄弟姐妹。他小名五儿,晚辈的人喜欢喊他五叔或五爷爷。这并没有不尊的意味,反而很多人很敬他。五爷爷一肚子笔墨,是泥  相似文献   

12.
1964年9月10日,我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户普通人家。从小学到中学,身材瘦小的我有一个和自己身体条件很不匹配的爱好一打架,还因此缝过13针,挨过处分,父亲为此帮我转过3次学。  相似文献   

13.
正问:我们一家原本很和睦,但随着孩子长大,在育儿方式上出现了冲突。爷爷说"不打不成器";奶奶说"一个孙,宠都来不及!长大了一切自然就会好";而我坚持"科学育儿,照顾孩子情绪,培养孩子独立性",但孩子他爸则认为"没那么多讲究,我就是这样长大的,听爷爷奶奶的没错……"因为意见不同,而导致家庭气氛紧张。我们当怎么办?一位无奈的妈妈:思宁  相似文献   

14.
活力秘笈     
意大利青年罗尼问他的爷爷格拉:"您90岁高龄了,为什么还乐观向上、活力四射呢?我虽然很年轻,但却感到了身心疲惫。爷爷您有活力秘笈吗?我能像您一样充满乐观与活力吗?"罗尼问这句话,是有缘由的。要知道他的爷爷格拉是意大利赫赫有名的剧作家,已经编写了100多部剧本。早在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便向他颁发了终身  相似文献   

15.
<正>1.生活之窗“孩儿爷爷,你把孩子喜欢的那个奥特曼玩具给找出来。”“在哪儿啊,找不见啊!”爷爷一边询问,一边急得满头大汗。“孩儿爷爷,快一点呀,孩子哭得太厉害了!”孩子妈妈着急地忍不住大声催促起来。一时间,家里乱成了一锅粥,孩子哇哇大哭,妈妈心急如焚,奶奶也陪着爷爷把玩具盒找了个底朝天,爸爸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最后,爷爷奶奶竟躲回卧室偷偷抹起了眼泪。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每每这样着急混乱的场面一出现,一家人都会忙乎得热火朝天,彼此之间的指责和争吵也逐渐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那时我家还在乡下的小镇上,十字街口有一处糖果店,是赵爷爷开的。记得第一次跑进糖果店,大概是4岁左右,我清楚地记得那间屋子里摆放了许多1分钱就能买得到的糖果,我甚至能闻到空气中甜甜的气味。赵爷爷每听到前门的小风铃发出轻微的叮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爷爷     
马婷婷 《天风》2004,(12):49-49
我的爷爷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可是身体却很硬朗。爷爷这一辈子吃了不少的苦,可是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爷爷在晚年信靠了主耶稣,享受到了人世间的真爱…… 我常常听爸爸讲起关于爷爷的一些事情:那时候,爷爷家过得很清贫,爷爷到了27岁才成了家,奶奶是个聋哑人,她为爷爷生育了六个儿女,不过六个儿女  相似文献   

18.
那时我还很小,刚刚记事,也许是5岁或6岁,正是物资匮乏的时代,努海说,我还不能懂得那时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什么。爷爷欧麦尔是个木匠,在瓦直布街上经营着一家规模很小的家具店,经他亲手打造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家具,样式精巧大方,收费又低廉,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靠着自己的手艺,他攒了一些资财,除去每年出散的“天课”外,余下的可以足够去麦加朝觐了,爷爷便将家具店的所有生意交给我父亲打理,他想去朝觐,完成朝觐功课,这是他一生的愿望,当时,爷爷刚刚60岁。爷爷是个慷慨大方的人,经常接济周边的穷人。街上有一对外地来…  相似文献   

19.
我的面前坐着一个男孩,他脸上现出很痛苦的表情。他对我说:“我在小学时学习一直很好,还是班干部。上了中学以后,我还想使用小聪明保持学习的优势。由于课程内容与过去大不相同,我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每天晚上我关在自己的屋里,父母以为我复习功课,  相似文献   

20.
弯路     
听他讲自己的经历,是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我小时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威信很高的商人。也许血液内的一种潜质,也许受外公的濡染,外公年轻时就在浦东拥有了自己的工厂。上中学时,一看到英语课上蝌蚪似的字母,头就犯晕,刚毕业的女教师,教学水平还很稚嫩,当我们字母还没搞清楚,她就讲音标,当音标还模糊时,就进展到了句型,简直是赶鸭子上架,从此英语成了我的死胡同,别的功课还不错。父母觉得我偏科太严重,考大学根本没指望,就让我进了工厂。那时提倡进工厂,比现在进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