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位主内弟兄姐妹,今天是2月2日献耶稣于圣殿瞻礼,也称献主节。献耶稣于圣殿是一古老的瞻礼,它渊源于旧约《圣经》中的《出谷纪》。当时以色列民族生活在埃及人的统治之下,做他们的奴隶,受尽了各种压迫和剥削,苦不堪言。这时以色列人民呼求上主拯救他们,使他们离开为奴之地。上主俯听了他们的祈求,准备带领他们出离埃及,正当此时,埃及人千方百计地阻止天主这一计划的实施,所以天主用各种灾难惩罚了他们,最严厉的处罚就是天主派遣天使在一夜之间杀戮了全部埃及人的长子和头胎生畜。以色列人民为了纪念天主用强有力的手臂领他们出离埃及,出…  相似文献   

2.
编制瞻礼单要有群众观点孙政清主教团和各地方教会每年都编印《瞻礼单》(含“公教年历”、“礼仪手册”)以供信友群众过宗教生活之需,覆盖面广,发行量大。笔者到过不少的地方,由于经济欠发达,教友经济拮据或交通不便,信友家中未必都备有历书、月份牌或日历,但瞻礼...  相似文献   

3.
教会一年要过好几个圣母瞻礼:元月1日的天主之母瞻礼、7月2日的往见瞻礼、8月15日的升天瞻礼、8月22日的母后瞻礼、9月8日的圣母圣诞瞻礼以及今天的圣母无原罪瞻礼。这个瞻礼于19世纪在意大利南部和爱尔兰开始,以后才传到英国和其它地方。 这些圣母瞻礼千百年来,其意义越来越重要了。圣母无原罪瞻礼是教皇西斯特四世于1476年正式批准的,1708年克莱孟十一世将它定为全教会的瞻礼。1854年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诸圣瞻礼即将到来,诸圣瞻礼是庆祝已经去世的、功德圆满的,现已在天上享受永福的全体圣人。但慈母圣教会也没有忘记那些离开世界,但暂时仍不能进入天堂的炼狱灵魂。所以,我们今天又迎来了追思已亡瞻礼。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特别为炼狱灵魂祈祷,  相似文献   

5.
王燕萍  冯国 《法音》2002,(3):4-4
新华社西安2月21日电(记者王燕萍、冯国)两岸佛教界人士今天称,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湾地区瞻礼供奉是两岸佛教界的盛事喜事,是功德之举,必得圆满。今天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恭送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瞻礼护送团团长圣辉法师说,这枚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在大陆与台湾佛教界共同精心组织下,就要从千年古刹法门寺赴台瞻礼供奉,这是佛门一大因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恭送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瞻礼护送团副团长刀述仁说,这次将舍利恭送到台湾,使台湾信众能亲自朝拜到佛祖真身,是千载难逢的幸事。台湾地区佛教…  相似文献   

6.
佛顶骨舍利在港澳供奉瞻礼,是两岸佛教界共同的喜事,因缘殊胜,千载一时,饱含着内地佛教界以及内地人民对港澳同胞的盛情。通过佛顶骨舍利赴港澳供奉瞻礼这项规模大、参与人数众多的佛事活动,相信一定能把那"最上福田"播撒在港澳大地,润入华夏儿女的心田。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因着天主的拣选而成为一个民族──一个神圣的民族。在《旧约》里面,神圣一词的意思就是被献给天主,并且只属于雅威上主。就如以色列人所意识到的,天主拣选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他们呼求并宣扬他的名;只有他们认识到了唯一真天主的存在,而且最终要担负起在普世万民前为他作见证的神圣使命。由此,他们便得出一个相当符合逻辑的结论:以纯洁事奉雅威上主的以色列持续的物质生存,从根本上合乎雅威上主的意图。这就是以色列如此深信他们的民族或国家永存不败的根据;这就是以色列的诗词《圣咏集》念念不忘天主一定会为了他自己的名的…  相似文献   

8.
以感谢为祭     
梁明 《天风》2005,(5):35-35
献祭是以色列人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在哪里或处境如何,以色列人的生活都不可以没有献祭。圣经告诉我们,上帝对于献祭的要求十分严格,并且对祭物、仪式和执行献祭的人都有所规定,但从  相似文献   

9.
各位教友,今天是我们普世教会欢度圣母玛利亚始胎无染原罪的庆典,这是令我们欢欣鼓舞的日子.虽然无染原罪的恩典是属玛利亚个人的,但我们众人同样分享着这份恩宠,因为无染原罪的玛利亚给我们带来了基督的救恩,使我们藉着基督,通过洗礼,挣脱原罪的束缚,而成为天主的子民.在此将临期内,我们庆祝这一盛典,意义更加鲜明,效果更加显著.早在第八、第九世纪,东西方教会就开始庆祝这一瞻礼,而教宗克肋孟十一世,在1708年将这个瞻礼通令普世教会庆祝,教宗庇护九世,在1850年12月8日将圣母无原始胎定为信德道理.真所谓人类因一个女子的背命而趋于死亡;…  相似文献   

10.
圣教会为纪念圣人圣女们的功德,在礼仪年中定出了许多瞻礼作为他们的纪念日,以表彰他们的德行、善功,使信友们效法、学习他们的榜样。在一总的瞻礼中,教会除了庆祝“耶稣圣诞”和“圣母诞辰”外,几乎不再庆祝任何一位圣人的诞生。但对圣若翰,教会不单在每年的8月29日纪念  相似文献   

11.
老人的心愿     
春去冬来,花开花落,老人常年奔波在一条住家与教堂的路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老人总是乐此不疲地行走在通往教堂的路上。作为教友,她觉得每天进堂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理由不去进堂。但她的孩子们并不这样想,他们总是以各种理由为名在一步步地疏远着教堂。看着深陷在世俗事务中执迷不悟的孩子们,老人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她也曾劝过他们去进堂,哪怕就在主日天或大瞻礼去进堂,  相似文献   

12.
论爱德———上海教区金鲁贤主教在97年祝圣圣油弥撒中的讲道各位主内兄弟姊妹:由于牧灵工作的需要,本应在建立圣体瞻礼日隆重举行的祝圣圣油典礼,改在今天建立圣体前夕举行。看到众多的教友、神父、修女、修士聚集在主教座堂内,能不感到无比高兴吗?十八年前能想象...  相似文献   

13.
内蒙乌兰察布盟玫瑰营天主教总堂的广大教友喜气洋洋地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3月27日(瞻礼五),建立圣体瞻礼,弥撒后,接着举行了极其隆重的圣体游堂。从上午8时直到下午5时在大堂内明供圣体,跪拜圣体的男女教友连续不断,经声朗朗。 3月28日(瞻礼六),耶稣受难日,教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11月3日至6日,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市佛教协会共同组织北京地区四众弟子前往八大处佛牙舍利塔,朝拜佛牙舍利。这是首都佛教界组织的首次佛牙朝拜活动,四天中共有五千余名教徒前往瞻礼。缅甸、老挝、斯里兰卡、日本驻华领事馆的官员、家属近百人也瞻礼了佛牙。这一活动得到首都佛教界的一致赞扬,有些年老居士瞻礼佛牙时激动得泪流满面。一些国家驻华使馆的官员希望明年继续组织这一活动,并想组织本国信众来华瞻拜。首都佛教界组织四众弟子朝拜佛牙舍利@张泽西  相似文献   

15.
孟西安 《法音》2002,(4):19-19
人民日报西安3月31日电记者孟西安报道:佛指舍利在台湾地区供奉瞻礼圆满结束,今天乘包机从台湾高雄经香港返回陕西法门寺。“祖国大陆佛教界恭送佛指舍利赴台瞻礼委员会”和“台湾地区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代表在咸阳机场举行了简短的交接签字仪式。祖国大陆佛教界恭送佛指舍利赴台瞻礼委员会在法门寺隆重举行了佛指舍利赴台供奉圆满及安奉法会。专程恭送佛指舍利返回大陆的台湾佛教界一行300余人也参加了法会。人民日报台北3月31日电记者陈晓星、王连伟报道:2月23日到台供奉的陕西法门寺佛指舍利今天早晨在台湾万名信…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佛陀造像出现之前,很早就有佛教僧团供奉佛舍利的传统。在我们熟悉的佛教寺院建筑出现之前,很早就有保存佛舍利的佛塔出现。本届论坛举行的佛顶骨舍利供奉与瞻礼仪式,使我  相似文献   

17.
诸圣瞻礼     
每提到圣人,我都会肃然起敬。因为圣人好像一扇窗,使旅途中的教会,更清楚看到天主的美善及救恩如何在人身上实现。初期教会的公共敬礼,大抵以殉道圣人为对象。第四世纪,叙利亚已开始庆祝诸圣瞻礼。公元610年,教宗波尼法爵四世将“万神庙”改为圣堂,举行圣母及殉道诸圣的瞻礼。公元835年,教宗额我略四世钦定11月1日为诸圣瞻礼。  相似文献   

18.
桑吉扎西 《法音》2006,(1):45-50
2005年11月11日,法门寺佛指舍利在中国佛教界组织的护送团、护法团和韩国佛教界组织的迎请团护侍下,从陕西被迎请至韩国,先后被供奉在首尔市奥林匹克体育馆(11月11日至12月4日)、曹溪宗著名道场道诜寺(12月4日至8日)和釜山市会展中心(12月8日至20日),受到韩国佛教四众弟子和广大民众的虔诚瞻礼。一11月11日,中韩两国佛教界大德、四众弟子及各界嘉宾在首尔奥林匹克体育馆共同举行佛指舍利安奉仪式,揭开了瞻礼活动的序幕。11月22日,韩国佛教曹溪宗于汉城奥林匹克体育馆隆重举行法门寺佛指舍利瞻礼供奉法会。来自曹溪寺、奉恩寺、能仁禅院、九…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一章以色列人的公颂祷(上)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知道天主的选民以 色列在战争与和平时期,以及在祭祀和实际 工作方面的情况。此时,该是我们聆听他们祈 祷的时候了。我们懂得,一个人的宗教信仰生 活可以用祈祷来加以衡量,这也同样适用于 一个民族或国家。借助对以色列入的祈祷生 活的讨论,我们能够更多地领会在以色列这 个民族中所燃起的信德的火焰,尽管时而明 亮耀眼,时而膝陇暗淡,但从未彻底熄灭过。 以色列入常常祈祷,而且是自然而然地、公开 地。率直地祈祷;可以说,祈祷是他们生活中 的一项平常而又简单的事务。《旧约》…  相似文献   

20.
正3月19日,时逢圣若瑟瞻礼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举行大礼弥撒,以此庆贺中国主保圣若瑟瞻礼。大礼弥撒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主教主持,沈斌主教、"一会一团"全体神父参与共祭。马英林主教在弥撒圣祭证道中说,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举行感恩圣祭,庆祝普世教会的总主保和中国教会的大主保圣若瑟瞻礼,一是要学习圣若瑟谦卑、服从的精神,全心全意忠诚于天主托付的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