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复合的宗教文化意象--临水夫人形象探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峡两岸,临水夫人被民众尊奉为“陆上女神”,而与“海上女神”妈祖一道受到最隆重的礼拜,临水夫人信仰也成了我国民俗文化尤其是闽浙赣粤湘台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宗教哲学的角度出发,以分析临水夫人的原型入手,着重阐析了临水夫人儒道释三位一体的宗教形象,庶几有助于人们对临水夫人信仰这一民俗文化现象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临水夫人的道派归属与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素有信仰女神的传统,这在道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稽考道教仙谱,我们可以发现众多女神济济一堂。临水夫人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位。临水夫人姓陈,名靖姑,因其种种“灵异”而闻名于世,并受到了民众的崇,对于这位产生于闽中的奇特女神,学术界已经进行过一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关于她的道派归属与社会影响问题,似乎还有待进一步认识。故笔者对有关史料略加梳理,写就此文,以就教于方家学者。一、临水夫人的道派归属要说明临水夫人的社会影响问题,首先必须对其所属信仰系统有一番基本认识;否则,一切论述将成为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3.
马仙是我国浙江、福建及周边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女神,其信仰以孝德为核心,体现儒家思想和文化价值,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其祈雨保丰收之农业神的地位突出,与生育保护神临水夫人陈靖姑和海上交通保护神妈祖,被民众并誉为三大女神。近年“马仙信俗”已由福建柘荣县申报,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历史上各地地方文人从儒家思想出发,对马仙之“孝德”涵义有各种不同的解读,产生出诸多不同的马仙信仰传说、人物和信仰内涵。本文就马仙信仰中之孝姑感天的马五娘、学道祈雨的马七娘,以及马仙之孝妇、孝女、贞女身份的异变进行解读缕析,对其孝德文化之价值及当代的实际传承意义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妈祖崇拜进行了分析探讨,从妈祖的神职、妈祖相关文献的语言、妈祖图(塑)像及妈祖的崇祀仪式中揭示出其中暗含的男权话语。同时,从对封建女子行为与道德标准——"三从四德"——的分析中,肯定妈祖作为一个女神被崇祀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超越性,并进一步探讨了从社会性别视角对妈祖崇拜进行研究对当下中国的两性关系及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众多的地方神中,陈靖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女神,她是以“扶胎救产,保赤佑童”为职能的妇幼科专业神。陈靖姑,又作陈静姑、陈善姑、陈贞姑,尊称极多,有顺懿夫人、慈济夫人、临水陈夫人、大奶夫人、陈太后、顺天圣母、通天圣母、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注生娘娘等,民间常以奶娘、娘奶、陈夫人、夫人妈、仙姑妈或临水奶代称。在闽北,福州语系的俗称“夫人妈”,建瓯语系的俗称“奶娘”或大奶(浦城一带俗称“奶娘佛”)。千余年来,陈靖姑已成为对福建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人生进程有着巨大影响的女神,同时也在闽北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位置,信众千…  相似文献   

6.
台湾妈祖信俗与传统乡土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个以妈祖信俗为核心的"祭祀圈"和"信仰圈",并孕育产生了丰富的地方文化艺术;受现代化交通、网络和新媒体等因素的影响,台湾妈祖信俗与当代乡土社会的互动进程不断加速,其交织面也越来越广,除却民众日常的宗教信仰生活之外,也波及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深入影响各行各业。妈祖信仰的政治化、商业化、遗产化、国际化也反过来加速了妈祖信俗在当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其形式与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呈现出后乡土时代的特征。台湾妈祖信俗与乡土社会的结合有其内在的生成机制,妈祖信俗是台湾乡土社会和谐的"文化纽带"、治理的"整合器"、经济的"助推器"及运行的"规制工具"。当代台湾妈祖信俗传承与转型所累积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其教训需要吸取。  相似文献   

7.
走近妈祖     
正有关妈祖的传说甚至引起了历代帝王的注意和表彰。自宋代至明清,我国历代帝王曾先后给妈祖加封过"灵慧夫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封号。"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飞行于海波之上。"来到位于"荔城"福建莆田的妈祖诞生地湄洲岛,走近巍峨屹立的妈祖像,不禁想起冰心在《往事》中对"海的女神"的歌颂。  相似文献   

8.
侯杰  王凤 《宗教学研究》2016,(2):249-255
中国传统木版年画是民间信仰的重要载体,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的宗教情怀和人生愿望。妈祖作为被"神化了的人物"为世人所敬仰、崇拜,成为辐射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强的女神之一。作为载体,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不仅再现了妈祖的女神形象,更传递了她勇于牺牲与奉献精神。妈祖信仰传入天津后,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杨柳青年画不仅记录了天津皇会及民俗活动中的宏大场面,还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并加强了妈祖信仰在天津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在充分肯定年画传承文化传统的作用与价值之同时,对于其所运用的传播方法及其媒介作用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解析。  相似文献   

9.
一"妈祖亦称天妃、天后。"①按有关道教文献记载,妈祖崇拜,或说天妃崇拜兴起于宋代,是为海上守护女神。人间原形乃是"五代时闽王都巡检林愿的第六  相似文献   

10.
文刀 《中国道教》2001,(3):16-17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系道教女神之一。妈祖的奉祀起于北宋。北宋宣和五年 (1 1 2 3年 ) ,赐庙额曰顺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 (1 1 5 6年 )封灵惠夫人。元世祖至元十五年 (1 2 78年 ) ,再进爵为天妃。明清时期又多次加封。《正统道藏》所收《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中称 :妈祖为斗中妙行玉女所化 ,受太上老君之命降生人间救民疾苦。明代由皇帝钦定妈祖为道教神 ,许多妈祖庙归入道观 ,由道士住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