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患关系的紧张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医疗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这一规则的关注。在对有关基本知识和人们争议焦点的分析之后,提出了应该在准确理解医疗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条件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这一规则设置的目的在当事人之间合理地进行举证责任的分配。  相似文献   

2.
医患关系的紧张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医疗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这一规则的关注.在对有关基本知识和人们争议焦点的分析之后,提出了应该在准确理解医疗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条件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这一规则设置的目的在当事人之间合理地进行举证责任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周镕基  段进东 《学海》2003,24(2):61-6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劳动收入分配领域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同时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4.
—序篇:就业分配,看不见的战线九六年尚未接近尾声,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就业分配工作就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了.据了解,近两年是我国建国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个时期,又恰逢分配制度改革进入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进行了较大的变  相似文献   

5.
紫晶 《天风》2008,(16):44-4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各地都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将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若干问题评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2年 4月 1日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正式生效 ,近来新闻热炒的焦点之一是所谓的“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具体内容见“若干规定”的第四条第八项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众多的专家解说此条时 ,总是极富鼓动性地告诉公众 :2 0 0 2年 4月 1日以后告医院 ,患方就很轻松了 ,只需证明自己有损害事实 ,并且曾在被告处就诊就无需再举证了。本文试就“医疗侵权诉讼中患方举证责任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民事上诉权在各国民事诉讼立法中有着较为一致的法理基础和相异的分配模式.应当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现存的民事上诉权的分配模式,确立对裁定与判决的民事上诉权的不同程序规则,对判决的民事上诉权实行一次分配与有条件的二次分配相结合的程序规则;确立对判决的民事上诉权行使的"越级上诉"规则,确立上诉审判决不加重上诉人的民事责任规则.  相似文献   

8.
关于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热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法院于 2 0 0 2年 4月 1日起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四条第八项明确规定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与《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正好相反 ,即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而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称为“举证责任倒置”。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医疗侵权的诉讼中 ,如果医疗机构不能举证该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法院将依法推定医疗行为有过错 ,或推定该医疗行为是造成损害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西方组织公平领域的主流观点认为要想提高员工的分配公平感,应着力提高分配过程的公平性以及上下级互动的公平性,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本研究发现:在中国组织情境下,较之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人际公平、信息公平),分配制度公平对员工分配公平感的解释力最强;在分配制度不公平的情境下,程序公平和人际公平才会影响分配公平感,仅仅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医患纠纷的最终解决是通过传统的民事诉讼途径,然而,这种模式并不符合医疗案件本身的特点.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而言,我们必须对医疗诉讼的制度设计重新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1.
当前医患纠纷解决模式的法律与道德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医患纠纷的最终解决是通过传统的民事诉讼途径,然而,这种模式并不符合医疗案件本身的特点。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而言,我们必须对医疗诉讼的制度设计重新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2.
王鑫 《学海》2022,(2):13-21
分配制度是社会制度在分配领域的集中反映,反过来会影响社会制度的稳固和变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于毛泽东思想中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纠偏及发展、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完善的历程中,经历了三次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到市场化的按劳分配,再到人民共享的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配正义,需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位,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并通过合理化的按劳分配制度设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由自身以外因素造成的不同群体对要素资源占有的差别.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加强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心理测试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学界对心理测试符合鉴定结论的证据属性的观点予以认可,但法律制度对民事诉讼证据法律属性的规定却是具体而明确。由于民事诉讼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应变性、反复性等,因此对心理测试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价值,应在完善其法定程序、形式的基础上,发挥其在心理上有助于当事人化解纷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已于 2 0 0 2年 4月 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第四条第八款明确规定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1 ] 即“举证责任倒置”。新规则的实施 ,尽管对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毋需讳言 ,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医务人员的畏难情绪普遍滋长 ,临床科研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认真研究和应对挑战 ,已成为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1 临床科研面临的严峻考验1 1 医院举证责…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和对待"举证责任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证责任倒置”作为处理民事诉讼中的例外原则运用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必将对医患关系的根本好转提供有利的措施保证,如何认识和对待“举主责任倒置”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就此,我们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纠纷引起的经济诉讼案件必然有所增多,而经济案件诉讼是民事审判方面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强调当事人举证是民事诉讼活动中的首要环节。然而,在民事诉讼中要解决好当事人的举证问题,不仅要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而且还需要解决好如何指导当事人举证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当事人在何种条件下举证才具有法律效力及如何指导当事人举证进行探讨,以期对审判方式改革有所稗益。一、举证责任的时间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相似文献   

18.
唐力  谷佳杰 《学海》2015,(4):163-171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呈现出"检审一体化"的现象。从立法发展来看,民事检察监督从"概括监督"、到"具体有限监督"、再到"强化监督",对我国司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民事检察监督权应当在尊重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基础上,对民事诉讼起到例外性的监督作用。然而,从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来看,检察监督权的边界存在监督对象扩大化、监督范围无限制与监督程序"超职权"的弊端,且检察监督程序在证据调查权与听证程序的设置上具有"诉讼化"的倾向。只有保障法院的独立审判,尊重当事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民事检察监督的边界,才能真正推动我国民事诉讼监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唐东楚 《学海》2008,(1):149-154
相较刑事诉讼而言,世界范围内民事诉讼中的陪审制度似乎前景暗淡,但其总的发展趋势仍然是"衰而不败".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它在民事诉讼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司法公信和权威的首要基础是人民大众尤其是具体案件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认同和理解,因此将具体案件是否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以及如何选择人民陪审员的选择权交给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失为一种完善我国现行民事陪审制度的好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已形成国家 (政府 )、资产局、企业经营者的多级代理关系 ,其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产生了一系列机会主义行为 ,导致代理效率低下 ,竞争性国有企业普遍亏损的局面。通过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构建市场化的控制方式 ,有助于解决此问题。其基本要求是 :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 ,构建市场化的收入分配方式 ,让代理人拥有部分剩余索取权 ;在其外部 ,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 ,对代理人实施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