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马全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实践向我们提出的迫切需要解...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健康的社会心态朱德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它不同于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和传统计划经济,因此需要相应的社会心态与之匹配。经济学界多数学者认为: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所谓平等性,要求人们抛...  相似文献   

3.
试论集体主义的基本价值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 ,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都是其核心的价值取向 ,除此而外 ,集体主义还有基本的价值规范。因此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基本价值规范将是本文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自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以后,学者们基于我国传统道德传统和现实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方向指导,对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具有推动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条件和精神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念的继承和超越,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的丰富和拓展,是对革命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有着内在一致。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程度极高的普遍性和可实施特点,认真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之间的关系,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行的价值支撑,应该是理论研究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传平 《学海》2006,46(2):15-19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市场经济在价值取向上利已和利他的双重特征,以及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突表明,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具有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求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自由平等、开放、变革和法治等一般经济伦理观念,而且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实现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具有人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为借鉴,反思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并观照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和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愿景和价值追求,具有整体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道德危机问题突显,出现了缺乏诚信、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冷漠、社会不公等严重问题,成因包括信仰缺失、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职能存在问题和政治权力腐败等。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危机,要保持意识形态领域有序发展,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主体、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并树立正确政治伦理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构成了新的价值观基础,由此决定了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取向明显地区别于传统的价值观,这是一种进步,但市场经济所造就的价值观往往是有两重性,为此,必须对之加以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秀云 《道德与文明》2001,(2):33-36,41
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 ,要充分认识道德因素的重要性。人力资源配置在宏观上应坚持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伦理价值取向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价值取向 ;合理配置和利用人力资源 ,协调好劳动者之间的协作配合的伦理价值取向。在微观上应遵循以人为本、合理公正、集体主义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我国许多理论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讨,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有些论者从全社会价值取向角度考察,认为价值观发展的主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成为全国人民认同的社会总体价值目标。各行各业都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冲击了过去一些陈腐、守旧、错误的价值观念,如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轻视商业和商人,以及忽视个人正当利益等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制度选择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制度的选择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体现出强烈的价值取向。中国经济制度的设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依据的原则有效率原则、公平原则、人本原则。发展生产力,实行共同富裕,是经济与伦理的结合点,具有外在充足的经济理由和内在深蕴的人性根基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价值取向对医学专业精神有很大影响,表现为价值取向与医学专业精神的变化相伴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以个体自我本位价值凸显,使医学专业精神中涉及的整体本位价值主体地位难以确立,物质利益与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思想发生冲突的方式影响医学专业精神,提出医学专业精神的贯彻执行还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3.
推进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关键在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价值认同提供了可能性,但市场经济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取向给价值认同带来一定难题.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实效性,必须正确处理利益认同和思想认同的辩证关系,坚持以利益认同为前提和基础,突出思想认同对利益认同的引领作用,通过利益认同推进思想认同,从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4.
卞敏 《学海》2007,(3):10-12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既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又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是当代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驱动力骤然增大,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裂变,加上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调整、行业间非正常的收入差距,一些人心理失衡、显得浮躁,违法乱纪、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违背文明守法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服刑人员价值取向的特点,以及与普通民众价值取向的差异。方法:使用中国民众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对242名服刑人员及131名普通民众进行测量。结果:服刑人员价值取向存在显著的婚姻状况、学历、年龄、犯罪历史、犯罪类型等方面的差异;与普通民众有差异。结论:服刑人员的价值取向不同于普通民众。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本和民主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将民本和民主各自的起源、发展历程、特定内涵、二者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以及传统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进行了客观、历史、具体的分析 ,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既要以民主作为我们的最终价值取向 ,又要以民本思想作为我们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伦理的本质及其价值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伦理在本质上是人类“实践——精神”把握市场经济的特殊方式 ,它既具有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功利性价值 ,又具有对人性发展的目的性价值。加强市场经济伦理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与中国的传统价值现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大学生的价值现取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导价值观日趋弱化,这是由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当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实施全方位引导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孙冬生 《学海》2003,(4):22-25
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 ,导致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局面。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必须认真分析当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原因 ,充分认识强化主体价值导向的重要意义 ,积极发挥价值导向的能动作用 ,引导人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