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压力对青少年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但是,目前学界对家庭经济压力“怎样”(中介机制)以及“何时”(调节机制)影响青少年学业成就仍知之甚少。本研究在整合贫困文化模型及心理韧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青少年教育价值观(读书是否有用)在家庭经济压力与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作用,同时检验中国文化逆境信念对该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四川省9所普通中学1613名初中生(平均年龄13.42岁,SD = 1.22)作为研究对象。被试匿名填写家庭经济压力问卷、教育价值观问卷、中国文化逆境信念量表以及学业成就问卷。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后,家庭经济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成就。(2)教育价值观在家庭经济压力与学业成就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积极逆境信念能缓冲家庭经济压力对教育价值观的消极作用,进而减少对学业成就的不利影响。本研究证实了“读书无用论”是经济困难与学业成就的重要联系机制,并肯定了中国文化逆境信念对经济困难青少年的保护作用。这一内在保护机制的揭示对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善恶、美丑、损益、是非的信念系统,通常是充满情感的。价值观具有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特点。价值观的稳定性表现为:基本价值观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特别是保护性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个人的发展、经历重大事件以及实验干预可导致价值观的改变,可变性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重要性发生变化。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讨个人的核心价值观问题、以及价值观研究中国化、价值观研究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乃是我们今后研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的分化和整合及其辩证运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般而言,价值观的分化具有“差异”、“矛盾”和“冲突”三种状态;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和代际之间是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分化的三大表现;社会转型、利益分化和价值观自身的变迁逻辑是价值观分化的三大根源.价值观整合则与社会整合和利益整合密切相关,是价值观变迁的重要内容,而多维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价值观整合的基本方向和重要趋势.弥合价值观分化,实现价值观整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金盛华  李雪 《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加剧变得日趋重要。通过25例深度访谈、60例开放式问卷调查和813例各类大学生调查,建立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四因子的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六因子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模型。并据此编制了大学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手段性职业价值观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假设高度拟合,同时也证明了目的性价值观对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所具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儿童合作倾向与家长价值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组内设计的方法,测量了53名5~6岁的儿童在两种情境中的合作行为倾向,以及与他们的家长的工作价值观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情境的知觉影响儿童的合作倾向,一方面表现在对好朋友与不认识的小朋友的合作行为倾向有显著性差异;另一方面是对不同的实验材料有不同的合作行为表现。另外,儿童的合作行为倾向与父母的工作价值观——特别是经济利益价值、管理价值等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与中国的传统价值现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大学生的价值现取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导价值观日趋弱化,这是由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当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实施全方位引导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新时代背景下,分析青少年价值观构成特征,形成有效的测量工具,并对初、高中共780名学生的价值观结构及价值观的学校和社会适应功能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国青少年价值观由社会平等、集体取向 、遵纪守则、亲情、友情、上进竞争、时尚、享受快乐 8个维度构成,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男生相对女生更认同友情,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更认同社会公平和亲情,高中生更认同享受快乐;青少年价值观各维度对学校和社会适应的某些指标具有预测作用:对上进竞争的认同可以正向预测学业成绩和学校能力;对时尚的认同负向预测学业成绩和亲社会行为,正向预测学习问题;对亲情的认同正向预测社会能力和亲社会行为;对友情的认同正向预测同伴偏好。总体而言,新时代青少年价值观构成特征受到自身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现阶段青少年健康心理发展与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未来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心理学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代北京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旨在考察当代北京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研究使用作者自编的调查问卷调查了北京4所大学的350名学生。调查结果揭示,当代大学生看重的工作价值观呈现4因子的结构模型,分别是:经济报酬与工作环境,个人成长与发展,组织文化与管理方式,社会地位与企业发展。与10年前的大学生需要结构相比,当代北京大学生已经从绝对个体观念转为集体中的个体观念,能够更加全方位地考虑个人的工作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价值观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提出注重研究和建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研究比较薄弱,需要发掘有关思想资源;二是当代中国价值观问题十分突出,应当予以重视;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不少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价值观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 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近些年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证据表明, 人们之所以可以为了坚守保护性价值观, 表现出“舍生取义”的行为(如对抗利益诱惑甚至放弃生命), 一方面在于保护性价值观是以一种道义主义的绝对规则方式进行表征和建构的, 这使得人们较少进行利弊权衡; 另一方面, 由于保护性价值观与自我和道德认同过程紧密相关, 使得其被主观赋予了最高价值。未来研究中, 可以在借鉴保护性价值观的研究范式基础上, 开展对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探讨, 关注其文化差异问题, 并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干预和正确引导的应用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1.
侯神  李永鑫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207-212,198
用修订后的中文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为工具对377名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生职业价值观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进取心、经济价值和工作关系。2.研究生对15种职业价值尺度最重视的前4位依次为生活方式、成就、独立性、同事关系,而对监督关系、变动性、安全性、管理最不重视。研究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不同年级、性别、工作经历、婚姻状况、学科间重视顺序一致性程度很高,但在一些价值尺度上也表现出了团体差异和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探究童年环境、成年人价值观和绿色消费的关系,为培养健康理性的消费行为提供有益启示。通过专项问卷调查收集1028个样本,运用方差分析、线性回归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个体童年SES显著正向影响成年后的绿色消费行为,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二者之间起显著中介效应; 传统价值观显著正向影响绿色消费,且在物质主义影响绿色消费过程中起调节效应; 绿色消费也会随着代际、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和当前SES的不同而呈现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人生价值观是穆斯林群体的根本价值观,穆斯林群体把伊斯兰人生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按照它去立身处世。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探讨伊斯兰人生价值观问题,探讨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价值观的结构和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价值观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保护性价值观分为“有关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价值的保护性价值观”和“有关人伦人权和人际情感的保护性价值观”,并发现前者比后者更受重视和更有普遍性。研究还验证了保护性价值观具有的数量不敏感性、当事人相关性、道德责任感、拒绝、愤怒情绪、故作姿态这六个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两类保护性价值观在各特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心理治疗也有“道”和“术”的问题。现在人们所关注的大多是“术”非“道”,也就是重视对治疗技术的研究而忽视价值观对心理治疗的作用。从近些年发表的有关心理治疗文章我们就可看到这种倾向。美国心理学家C.Marshall.Woel曾指出,“搞研究而不考虑服务那种价值倾向就像制造没有方向盘的高速汽车”[1]。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1价值观和心理治疗的关系心理治疗是门科学,科学处理“是什么”的问题。价值观是一哲学议题,它涉及“应该是什么”、“好与坏”的问题。科学陈述客观事实,价值观是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在科…  相似文献   

16.
企业职工的工作价值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企业管理者可以借助三种不同的力量来激励和影响职工的工作行为 ,一种是外在的经济力量 ,一种是与工作相关的内在激励 ,还有一种是以人的信念和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影响力。前两种行为激励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传统领域 ,而工作价值观则是近来随着组织文化的兴起而提出的新课题。本研究以企业现场调查为基础 ,分析了企业职工的工作价值观的特点 ,指出工作价值观是由工作行为评价因素、组织集体观念因素和个人要求因素三个方面构成 ,它们与职工的工作动机有着显著的相关。职工的工作价值观还表现出年龄的差异 ,年轻职工 (3 0岁以下 )的工作价值观并不是与年长的职工 (3 0岁及以上 )完全不同 ,他们在工作行为评价因素、组织集体观念因素方面有着共同之处 ,但是他们在考虑问题和判断时 ,思想更复杂 ,更多地考虑个人要求因素。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职工 ,其工作价值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中 ,国有 /集体企业职工的组织集体观念显著地高于外资 /合资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17.
张居正悲剧与明代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晚期的社会发展,表明中国传统社会已经走到了近代的入口处.张居正改革所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就是为中国传统社会的近代转型确立核心价值观,即在维护皇权制度的前提下寻找并确立能够支撑商品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张居正悲剧的发生,就是确立核心价值观失败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岳童  黄希庭  徐颖  潘思存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2):2091-2101
价值观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一直是该领域争论的焦点所在。近些年来, 研究者开始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导致价值观稳定性差异的机制问题。已有的神经反应证据表明, 当某种价值观是基于道义主义的绝对规则来进行认知建构的, 或与自我概念在表征上存在一致性时, 其更倾向于保持稳定的状态; 若非如此, 便可能会在外界影响(如他人劝说)下发生重要程度上的改变。未来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认识价值观稳定性与可变性关系的认知神经加工模型, 并探索价值观长效改变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 以促进理论研究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SARS突发病害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问卷法分别在SARS初期、后期和平息后对北京大学生价值观进行了三次调查.研究了SARS突发病害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结果表明:SARS突发病害引起了某些价值现成分的突变,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由实用型转变为社会型和健康型,健康型价值现成为人们价值体系中新的重要的成分;SARS冲击下大学生价值观呈现了稳定性与波动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上海闵行、四川仁寿、甘肃玉门三地共1051名7、9年级青少年,旨在探究在新时代背景下,不同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地域之间,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特点及其与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①除时尚维度外,青少年价值观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上进竞争维度存在年级差异,9年级高于7年级;②除时尚和享受快乐维度外,青少年价值观各维度在不同地域间均能正向预测学习成绩、社会能力,负向预测抑郁感;时尚能够负向预测学习成绩,正向预测抑郁感;③青少年价值观某些维度对适应的预测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友情对社会能力的预测,上海、四川高于甘肃;上进竞争对社会能力的预测,四川高于上海、甘肃;上进竞争、时尚对抑郁感的预测,四川、甘肃均高于上海。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时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现状,为理解青少年价值观与健康心理的关系,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一定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