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商品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对包装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现代的商品和包装,既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艺术品,是商品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因此,商品生产企业应树立品位意识,在商品包装上充分发挥图形、色彩、文化内涵等的作用,来提升商品品位,以达到促进商品销售、提升商品品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0.1 比喻造词,指的是从比喻着眼选择语素来构造新词。从语义结构看,比喻造词主要有三种格式。第一种是以整个词显示喻体,而本体并不出现,如“佛手”、“龙眼”、“仙人掌”等。第二种是本体语素在前,喻体语素在后,如“电网”、“人海”、“韵尾”等。第三种则相反,喻体在前,本体在后,如“冰凉”、“银白”、“蝙蝠衫”、“蛇蝎心肠”等。 0.2 本文拟主要讨论第三种格式的比喻造词的形象色彩,因为与其他两类比较,这类词的形象色彩更为突出鲜明,它们在称谓具体事物、反映客观对象的同时,还能自然唤起人们对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形象的丰富联想。为叙述方便,下文把用比喻方式造的词称为“比喻词”,把一些类似短语的单位也当词看待,列入讨论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鲁克俭 《哲学动态》2007,35(4):15-20
在英语世界,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研究热潮[1]。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学术界也曾经出现过“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激烈争论。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相关,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有关于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奴隶社会”的争论,这种争论后来进一步发展,一些学者根据芬利(Finley)等西方古代史专家关于当时奴隶数量的最新研究成果[2],得出西欧历史上也不存在奴隶社会的结论。如果这种说法能够成立,那么人们自然就会进一步得出结论说:马克思把奴隶社会看做西欧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经济社会形态”的说法已…  相似文献   

4.
浅谈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只有温饱的生活,而对商品也越来越挑剔,不但要求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对产品的包装也越来越看重。在大量的商品中,往往也是那些有着新颖别致包装的产品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购买者的欲望。色彩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产品生产者的推销手段。  相似文献   

5.
古代有一位宋国人得到一块美玉,他想把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美玉拿给玉匠看,玉匠认为这是价值连城的珍宝,所以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婪的美德看做珍宝,你把美玉看做珍宝,你如果把美玉献给我,我们两个就都失去了自己的珍宝。不如还是各人拥有各人的珍宝吧。”  相似文献   

6.
王薇 《美与时代》2014,(9):64-64
商品包装是商品在实体销售过程中面对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其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是否产生潜在购买欲。也就是说包装设计要以包装内容物的性格为基本出发点,其表现内容更需灵活多变,尤其是在第一视觉形象上,明确的色彩更是不容忽视。包装色彩的应用应该以人性化、合理化作为整个包装设计的基本内涵,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合理的情感表现,起着对于商品空前的促销力,大大提高一个商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力度。  相似文献   

7.
王晓升 《哲学动态》2007,1(11):3-11
在很长时间内,文化仅仅被看做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文化又被不少人看做是可以出售的商品,并名之为要产业化、市场化。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文化领域呢?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于重新厘清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对于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文化研究中的两个思路的批判不能正确地理解文化领域的性质和特点,就不能有正确的文化观。《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科学发展观与新文化观》一文(下称“新文化观”)的作者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的心灵而影响整个人…  相似文献   

8.
词的意义,词汇学要研究,语义学也要研究,作为同一个研究对象,经常统一起来,但两者角度不同。从词汇学角度研究“意义”,出发点是把一个词看做是一个“音义结合体”。从语义学角度看一个词的意义,其立足点是“语义系统。“语义学把“意义”从“音义结合体”中一个一个抽象出来,形  相似文献   

9.
广告创意是极为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方式。它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围绕广告主题把推销的产品形象化、观念化、情感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打动和说服消费者。它通过审美的方式和手段,加强了产品的艺术性,是一种寓功利性于审美中的活动。在当今社会上如“洪水”般的报纸广告中,怎样才能使制作出来的广告脱颖而出,让消费者惊鸿一瞥,并进而使他们对广告中的商品付诸行动呢?除了商品本身质量有信誉保证外,还要抓住人们的视觉和感官。这就要靠广告创意人员的设计了。 一则好的广告首先要确立广告主题,抓住产品的重点和中心思想,考虑产品的  相似文献   

10.
孟子在道德上谈“仁”,在政治上谈“仁政”。但何以可能从道德层面的“仁”导出政治层面的“仁政”,却还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至少,对现代人来说,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还很难清晰地看出来。首先,孟子对“仁”的解释有许多种。他曾引用子贡的话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阳下凡引《孟子》只注篇名)这是把“仁”看成一种教学态度。有时,他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以离委下》)这就把“仁”看成是一种“孝”的表现。有时,他又说“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以公利、丑上》)这就把“仁”看成是连…  相似文献   

11.
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中国民间的观音信仰,实超出了佛教的范围。民间信仰的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善神、福神。她总是以宽厚的慈爱,满足人们的各种祈求。民众信赖这位菩萨,并把她艺术化。不仅在寺庙中有各种塑像和壁画,历代画家也精心绘制了数不清的观音像,同时在民俗文艺中,如戏曲、说唱和白话小说,也有大量歌颂观音的作品。观世音菩萨来自印度佛教。佛教经典中对这位菩萨的出身有多种说法;按照佛教经轨,观世音菩萨为救度众生可以变化示现为多种形象,如“六观音”、“七观音”、“十五尊观音”、“三十二应”、“三…  相似文献   

12.
谨慎口舌     
曾有人非常风趣地说:“天主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而少说。”同时这个嘴巴不仅仅是为了说话,更重要的还是吃东西。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寡言少语当作一种美德来推崇,因此也就有了“沉默是金”的说  相似文献   

13.
心理策略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商品促销是生产者的意念心理、创作者的思维心理和购买者的需求心理的共同体现。商品包装设计只有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激发和引导消费者的情感,才能够在激烈的商战中脱颖而出,稳操胜券。下面我就心理策略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包装设计与消费的心理活动 1、识别功能 我们知道,消费者的记忆中有着各种商品的常规形象,他们常常根据包装品的  相似文献   

14.
胡凡 《美与时代》2016,(4):111-113
在当今新型消费模式下,无论何种商品都必须受到社会上各类要素的影响,化妆品包装也不例外。不同的国家、民俗、区域受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限制着包装制品,从有形的包装实物到无形的商品文化内涵都有所不同,使包装商品烙上了深厚的文化印迹,更加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心理需求。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不仅要有物质的消费,还要有精神的消费需求。因此,在化妆品包装设计中应该构造化妆品的文化内涵,提高化妆品的文化品位,增强化妆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于龚自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术界主要有五种意见。主观唯心主义任继愈指出,在龚自珍看来,世界是由众人的主观精神所造成,它是多重的,随着人们“知见”高低的不同而分成相应不同的等级,有什么样的“知见”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如果“开佛知见”,也就会有一个永恒真实的佛的极乐世界。尽管如此,这个世界仍然是统一的。人们凭借着“知见”把世界统一起来,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精神性。肖(?)父指出,龚自珍在把变革现实的力量放在“心力”方面表现了其世界观的主观唯心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6.
郑州亚细亚商场总经理韩梅认为:“零售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窗口,出售的首先不应该是商品,而应该是一种服务,一种文化,应该引导消费新潮和文明的社会新时尚”.这种文化出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营销人员的文化素质.推销商品不只是呆板枯燥的钱物交换过程,它应该是买卖双方一种文化知识的交流,以温文尔雅的面貌出现在“上帝”面前,就会令人赏心悦目,乐意接受.近来商家纷纷推出的“服务用语”、“服务忌语”便是一个良好的开头.中美合资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所有的营销人员既懂商业,同时也是懂医懂药的行家.他们把产品的促销活动不仅看作是商业活动,同时也看作是文化、学术活动,靠渊博的知识、一流的眼务、赢得医生、药店和患者的信任,成为施贵宝药业的宝中之“宝”.二是营销方式的文化辅助.随着新工时制的实行,休闲时间的明显增多,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由过去的“单纯购物型”转向“消闲享受型”.将购物、娱乐融为一体,正是迎合了这一新潮的消费方式,杭州景福百货大楼和浙江二轻大厦购物中心推出以“购物、娱乐服务”为主题的“双休日休闲夜市”.“景福”为此特意准备了一套价值数十万元的激  相似文献   

17.
性价比     
《天风》2015,(11)
<正>"性价比"是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词。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需要了解商品品质如何?价格如何?而商品的性能值与价格值之比,就是所谓的性价比。可见,性价比是直接反映物品可买程度的一种量化计量方式,因此,许多顾客都把性价比看成是选购商品的重要指标。可是,如果把"性价比"延伸到生活的所有领域,成为人们生活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就不那么妥帖了。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运用“体用”范畴说明中西文化的关系时,多是在主、辅、本、末的涵义上一使用的。“中体西用”即是以中学为主、为本,以西学为辅、为末之意。人们一般把中体西用作为一个普遍的理论框架,用来指谓那些推崇中国哲学文化、主张以中学为主导融会西学的理论学说。但事实上,正如中国古代的使用范畴是处在不断发展、演变中一样,近代以来“中体”与“西用”的具体涵义也不断发生变化。中国近代以来的中体西用论至少可区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类型:一是社会政治层次上的中体西用论。它是中体  相似文献   

19.
“儒家精神” ,是中国文化中一件不可能忘却的“遗嘱”。无论在任何意义上 ,都不可以把“儒家之学”简单地释读为某种“哲学”或某种“宗教” ,也不可以把“儒家之学”简单地诠释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或一种行为的“实践”。因此提出一个“儒家精神”的问题以讨论之  相似文献   

20.
<正> 《孔子研究》编辑部提出在学术界开展“心性之学”的讨论,我认为是很必要的。这不但有理论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也有现实意义。要正确开展“心性之学”的讨论与研究,首先就必须重新认识与评价“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十多年的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心性之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心性之学”的深入研究,我觉得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