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超  吴群 《学海》2007,(3):173-177
本研究以江苏为例,运用主成份估计法,对经济增长的六大因素,即资本形成、劳动力、市场化、国际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等进行了回归分析,测算出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探讨江苏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为培育江苏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到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内外部环境充满着挑战与变化,江苏应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重点,注重培育新增长动力,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构建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实现中长期经济增长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翀 《学海》2014,(3):5-13
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表现欠佳,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金砖国家"是否还能称为"金"受到人们的质疑。实际上,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经济波动,"金砖国家"的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发达国家经济波动造成的,是世界经济周期变化的一种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潜力可以从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两个角度考察。从作为经济增长拉动力量的社会需求分析,"金砖国家"人口众多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经济增长潜力远强于发达国家。从作为经济增长推动力量的科学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分析,"金砖国家"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快于发达国家,它们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它们的产值在未来仍然有可能以高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增长。但是,制约着"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在存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流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进步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它们还需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方式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但是,从总体来看,"金砖国家"具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它们在总量意义上的经济地位将迅速提高,在未来20年里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表现欠佳,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金砖国家"是否还能称为"金"受到人们的质疑。实际上,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经济波动,"金砖国家"的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发达国家经济波动造成的,是世界经济周期变化的一种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潜力可以从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两个角度考察。从作为经济增长拉动力量的社会需求分析,"金砖国家"人口众多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经济增长潜力远强于发达国家。从作为经济增长推动力量的科学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分析,"金砖国家"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快于发达国家,它们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它们的产值在未来仍然有可能以高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增长。但是,制约着"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在存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流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进步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它们还需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方式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但是,从总体来看,"金砖国家"具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它们在总量意义上的经济地位将迅速提高,在未来20年里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土地等基本自然资源的约束会造成实际经济增长水平趋于下降.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就长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增长阻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在1978-2006年间,由于土地资源的消耗而造成长三角地区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下降了0.52%;上海和江苏的土地"尾效"分别为0.21%和0.18%.改变上述状况的一个有效途经就是调整经济增长中的要素结构,减少土地和资本的依赖程度,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郭金兴  胡映 《学海》2015,(2):135-141
本文对拉美、东南亚和东亚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绩效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向高收入经济体收敛的速度有着显著的差异,从增长核算的角度看,这是由于人均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异,而这又取决于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的差异。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人口年龄结构等内外部环境对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制度质量的差异是导致长期经济增长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这些分析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人本伦理思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伦理学性质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指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或科技成果的商品化途径,将技术转化为经济、社会、生态等价值的动态过程,它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同时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显然,这里的“生态化”并不是单纯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化,而是指事物之间的平衡相依、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状态和过程。生态化是技术创新追求的目标。(彭福扬等,第121-123页)“生态化”是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追求,也是技术创新的价值向度,它规定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告诉人们应朝什么方向开…  相似文献   

7.
回顾辅助生殖技术到干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探讨生物医学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影响.结论是生物医学科学创新原理必须转化为技术创新原理才能进而转化为生产力.而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要通过产业化来实现,产业化促进了学科发展规模和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  相似文献   

8.
王林辉  袁礼  郭凌 《学海》2012,(3):54-62
本文构建基于CES生产函数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及相对偏向性指数,运用标准化系统方法测算地区技术进步偏向性大小,结合动态计量模型以系统GMM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偏向性对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结果显示:(1)技术进步普遍呈现资本偏向性,地区间分布表现出从尖峰到宽峰再到尖峰的变化特征。(2)技术进步偏向性对投资结构正向引导作用显著,其中反映资本和劳动时变特征的相对偏向性指数对投资结构作用强度更大,且对投资结构的引导效应依赖于地区初始资源禀赋,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贸易基础,而资源禀赋优势地区技术进步相对偏向性对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6,(5):144-149
通过一个包含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会使得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呈现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特征并推动要素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和劳动份额的快速下降。基于2002-2010年间江苏36个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支持了上述结论。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典型特征,推进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提升仍需要公共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0.
吴先满  蔡笑  徐春铭 《学海》2006,(6):155-158
本文首先回顾了战后日本经济面临的内外失衡问题及其调整,然后介绍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内外失衡加剧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又比较了中日两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经济结构内外失衡问题,比较显示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内外失衡的问题比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结合日本调整经济结构内外失衡的启示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调整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内外失衡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彭纪生  何达平 《学海》2003,3(3):92-97
本文以学者与企业家对话的形式 ,以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极为突出成就的淮钢集团为研究案例 ,探讨在转轨期中国 ,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对国企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哪些严峻的挑战 ,应该通过哪些方面的制度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持续发展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淮安的制度环境和氛围与我国广大中西部许多地区类似 ,因此本文所揭示的问题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常研究认为,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本文从投资基本模型研究得到,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单纯的正相关关系,金融深化如果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脱离,反而会损害区域经济发展.利用江苏农村统计数据研究发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深化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金融深化中的结构因素,在国有银行垄断下的区域金融市场中,金融深化变成国家吸取农村发展资源的手段,而区域内生的金融发展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参与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技术创新是经济与技术相互结合或相互统一的,既具有经济特征又具有技术特征的技术—经济范畴;在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过程中,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本身的过程创新,包括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以...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刍议     
江泽民主席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大潮已扑面而来,而创新则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关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等有关强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创新将是推动经济的强有力的杠杆,但是,我们认为这些内容只是狭义上的创新,从广义上来讲,创新正如江主席所讲是一个文明,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本文拟从创新的广义方面入手,就创新作为历史的驱动力的意义,创新的构…  相似文献   

15.
关于知识经济的特点,理论界目前有许多不同的概括。在我看来,最能反映其本质的主要有三点:一是知识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二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三是报酬递增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我认为,对此三个特点均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予以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一、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首先,这个特点是由当代经济发展的实际内涵决定的。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在农业经济的社会里,少数人依靠对土地的控制,对劳动力的占有获取巨额财富,推出的是…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早期诊断方法和技术,涵盖了医学科学、放射技术、光学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高新技术学科。回顾食管癌早期诊断方法和技术的历史发展,不难看出,临床需求是引发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是加速新技术研制和推广的前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必须以临床和基础研究为基础。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医学发展,早期诊断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田春生 《学海》2014,(3):14-21
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由此引发国内外对于俄经济增长模式与发展前景的担忧。本文着重阐述了本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从能源依赖、经济结构、发展路径和政策角度,分析了其在2013年经济下滑的根源,论述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点。俄罗斯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增长与下滑的波动在所难免;俄经济模式的转换与现代化的发展,既是俄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又是俄在短期内所难以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环境悬崖是指环境因持续超强外部压力推动突破生态临界点而滑向自我崩溃的进程状态。目前,"竭泽而渔"的经济发展运动指向对环境造成持续超强压力,推动环境突破了自身生态临界点,以全面失性的它在方式展开逆向编程;并且,现行经济增长模式统摄下的单向环境治理方式又加速了环境逆向编程。正是这两种持续增强的惯性力量将环境推上了悬崖。面对此状况,其可能解救的根本方式是向环境学习,尊重环境的自性智慧和自在力量,有限度地发展经济,让环境休养生息,自修复其生境功能。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20,(1):159-165
本文基于2001-2017年省级地方政府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我国人均负债余额的临界点是25466元。东部地区的债务承受能力最高,其次是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的债务承受能力最低。地方政府债务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推动不同,西南地区的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明显强于东北地区。针对不同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债务政策,可以更为合理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作者即将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力作《一种组织经济增长的新理论和新思路》第13章的主要内容。本文揭示了社会经济增长对价值观及其变革的制约关系,同时对价值观结构及其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的功能进行了立体的、动态的分析。以此为基点,本文还探讨了价值观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中间环节和途径,为价值观变革的实践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