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雍涛:《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哲学意义《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从文化现象看,“两论”具有“双重文化性格”,即它既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具有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余日昌 《学海》2005,(5):88-92
1987年傅伟勋先生发出了“当代中国存在着文化断层”的警告。这个问题意识引起了中国学者在时间纵向角度更为深入的思索:当代中国传统哲学是否为一脉相传、延绵至今的思想体系?过去与现代之间是否存在文化断层?如何弥合?的确,中国传统哲学经历过“五四”革命性断裂和“文革”毁灭性断裂,形成了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文化断层”。它们源于对前苏联哲学方法论模式的移植,表现为将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界定为唯心论,将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界定为唯物论。以阶级论为背景的经济决定论模式一度将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中的人本主义精髓抽空,使得中国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书讯     
本书是作者研究现代中国哲学的专著。共分文化观、形上学、心物论和哲学史4篇15章。第一篇“文化现”包括“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与其文化多元主义”(第1章)、“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与马克思·韦伯中国文化现”(第2章)、“冯友兰的《新事论》及其文化观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第3章)、“新理学的现代化论与现代性思维的反思”(第4章);第二篇“形上学”包括“熊十力体用论的宇宙论”(第5章)、“马一浮哲学的理气体用论”(第6章)、“冯友兰新理学哲学要论”(第7章)、“冯友兰《新理学》形上学之检讨”(第8章);第三篇“心物论”包括“熊十力《明心篇》的明心论”(第9章)、“马一浮哲学的心物  相似文献   

4.
在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反思过程中,儒家学说的局限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史概括为经学史的观点早已过时,儒学在中国哲学发展中居于主流地位的观点也正被“儒道互补”和“多元互补”的观点所补充或取代。继之,一些学者又提出了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中居于“主干地位”的观点(参见周玉燕、吴德勤:《试论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地位》;陈鼓应:《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  相似文献   

5.
评张东荪论中国传统宇宙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中国古代各家,如道家、名家、墨家、法家、儒家等宇宙观的文字多如牛毛,超越各家之不同观点而总论中国传统宇宙观的文字,亦不少见;但取张东荪先生(1886—1973年)之角度、具东荪先生之“宏观调控力”的相关文字,却不多见。笔者以为东荪先生论中国传统宇宙观,很可能确已见到中国文化之深层,触到中国文化之核心。一、“函数”的或“职司”的宇宙观东荪先生《知识与文化》一书之第三编“中国思想之特征”,开篇即论“中西思想之根本异点”,其中谈到中国传统宇宙观及其与政治观的关系。东荪先生以为中国哲学不是“本质或本体的哲学”,不是“因…  相似文献   

6.
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文明比较论》读后刘廷亚《文明比较论》是王新农等同志编著的中西文明比较的专著,是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规划项目的一项研究成果。该书用比较方法,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社会历史走向等四个侧面对两种社会制度、两种不同...  相似文献   

7.
张天舒 《哲学动态》2023,(10):115-123
<正>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和合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退溪学会理事,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等。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新人学导论》《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合哲学论》《和合与东亚意识——21世纪东亚和合哲学的价值共享》《和合生生论》《和合学与人工智能——以中国传统和现代哲理思议网络》《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中国哲学元理》《周易思想研究》《帛书周易注译》《宋明理学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心学之路——陆九渊思想研究》《李退溪思想世界》《戴震哲学研究》《正学与开新——王船山哲学思想》《张立文文集(韩文版,共38辑)》等。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建设”讨论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建设”讨论会纪要张晓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1995年9月14日,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课题组、《市场经济和文化建设》课题组、《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哲学动态》编辑部联合召开了“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建设”讨论会,现将讨论中的内容概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我们弘扬祖国文化,还是外国研究中国文明,都需要把握和探讨中国哲学。目前,讲中国哲学“史”的教科书或工具书也有一些,但是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论”的整体,以论为主、史论结合地全方位展现其总面貌的大型工具书,国内尚还没有。这部  相似文献   

10.
李宗桂的新著《中国文化概论》,是解放以来国内学术界第一部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文化的专著。论著首先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概念作了分析和界定。前几年的“文化热”中,人们主要关注于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和如何改造传统文化,忽略了“什么是文化”这一基本问题,使其涵义含混不清,互相间的争论缺乏共同的逻辑起点。李宗桂同志的这一工作,弥补了前几年“文化热”中的疏漏,又为自己的论著确立了坚固的  相似文献   

11.
海外及台湾部分学者论新儒家及文化重建(续)龙佳解(湖南大学)二、中国文化重建的哲学省察傅伟勋自叙其尝试中国文化重建课题的哲学省察的直接成果是:一是获致了“中国本位的中西互为体用论”的结论,作为中国文化重建的立场;二是构想出“生命的十大层面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论《周易》“天人合一”观中“天”与“人”的结合点刘金明“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而《周易》的宇宙模式则是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最早的表现形式。学术界对《周易》的“天人合一”观多有论述,但却没有明确...  相似文献   

13.
二、佛教哲学、文化艺术、制度信仰等研究 1.佛教哲学研究 40年来,研究佛教哲学的论文和著作很多,其中不乏具有原创性质的成果,比如赖永海的《中国佛性论》。在进入本世纪以后出版的佛教哲学著作中,有两部著作具有代表性。其一,方立天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代中国特色宗教学十二论》(以下简称《十二论》)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宗教学文库之一,已于2018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牟钟鉴先生长期追踪当代中国特色宗教学发展、系统诠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凝练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魄宗教模式的代表作。在我看来,该书体现出以下三个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政治哲学”课题组、北京市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和河北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政治哲学研讨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出版座谈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2 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召开 ,2 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是周桂钿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 ,2 0 0 1年 7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对此书的讨论中 ,张立文教授、钱逊教授等认为 ,虽然有关政治思想史方面的书中多有提到传统政治哲学 ,但都不够系统 ,本书…  相似文献   

16.
李小娟 《哲学动态》2002,(12):39-42
跨进 2 1世纪 ,中国文化哲学在深化理论问题研究的同时 ,其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开始从零散走向系统与自觉。涌现出一批直接以文化哲学为研究论题的成果 ,其中包括一些比较厚重的文化哲学论著 ,比如衣俊卿的《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 (云南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8月版 ) ,洪晓楠的《文化哲学思潮简论》 (上海三联书店 2 0 0 0年版 )等。同上个世纪末的文化哲学研究成果相比 ,新世纪开端的文化哲学研究特点如下 :一、对文化哲学本身的自觉反思1 关于文化哲学的定位和形态把文化哲学界定为新世纪的一种新的哲学范…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明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版 )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研究的重点课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70年代末到 90年代上半期 ,中国兴起了文化研究的热潮。从 90年代后期起 ,随着经济开放政策带来的物质的丰富 ,人们关心的重点也随之从“文化”转移到了“文明”,即开始转移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问题上来了。《世界文明论研究》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中国今后的文明建设只在原有的思想观念范围内进行是不行的 ,因此 ,有必要研究世界上有价值的文明理论著作。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明史。特别是发达资…  相似文献   

18.
主体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探讨方述藩章海山等人新著《精神文明建设主体论》(该书属朱小丹主编的“精神文明建设哲学论丛”之一)最近在广州出版社出版。该书将精神文明建设和主体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全面讨论了主体精神的主要方面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互...  相似文献   

19.
洪晓楠 《哲学动态》2003,(12):33-35
港台文化哲学研究是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仅就港台文化哲学研究的总体状况作简要介绍。一 如何理解文化哲学唐君毅先生在《哲学概论》中专设一章讨论文化哲学。他指出 :“文化哲学一名 ,乃中国古所未有。然礼记之论礼乐各文 ,乃经解之论诗书礼乐易春秋之教 ,即皆为文化哲学之讨论。而除经子之书以外 ,历代史书 ,如礼书 ,乐书……艺文志 ,刑法志等之叙言 ,其论礼乐等之文化之意义与价值 ,多原本于性与天道 ,旁通于治乱兴衰 ,即皆文化哲学之论也。”此论可以说是唐先生对中国文化哲学之源的揭示。“清人章学诚著文史通义 ,更…  相似文献   

20.
回儒对话——天方之经与孔孟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回儒对话”是指讲汉语的中国穆斯林,在以儒家传统思想为主体的文化背景下,在了解伊斯兰教义思想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宇宙本根论中的道论、《易传》中的太极阴阳论以及宋明理学中的“理、气、心、性”等哲学范畴,辨析来自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思想观念与中国本土的传统哲学理论,试图凸显其殊性,又肯定其共性,并在两者之间找到相互补充的成份。这一历时千余年的思想活动最终形成了中国伊斯兰哲学特有的“以儒诠回”、“回儒共明”以及“回儒互补”的总体特征。本文的研究范围仅限定在对明清时期的中国伊斯兰哲学的探讨与分析上。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