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杰  吕技 《美与时代》2014,(5):79-79
绘画色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发展是与科技的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改变相互联系的,由模仿和再现自然,逐渐摆脱自然和科技的限制,转向主观的、表现性的色彩形式。  相似文献   

2.
伦理精神的本质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灿新 《现代哲学》2001,2(4):73-80
伦理精神是文化精神之一,是民族精神的一个方面。学术界在对文化精神或民族精神的研究中,通常从两个角度去把握。一个角度是直接指向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中的基本内容。例如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就指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  相似文献   

3.
在今天影像技术发达的情况下,电影和各种动态影像已经成为人们视觉文化中的主餐,摄影和绘画等这些静态的艺术形式,好像已成为影像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性的产物,在大众文化中已失去其以往所具有的价值.其实,人们需要相对静止的物象状态,去感知现象,理解其质.静态图像因失去了空间与时间上的前后联系,而可以被赋予多重意义,更能体现文艺作品的召唤性结构.静态图像图像也最好地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减法"原则.因此静态图像仍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克复 《学海》2002,46(3):39-42
所谓“生产力价值论” ,是指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是由投入生产的各生产要素经有机组合所产生的合力即生产力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论只承认劳动创造价值 ,忽视了劳动是劳动者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进行 ,仅有劳动者单个要素 ,劳动无法进行 ,因而也无从创造价值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宗教本质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学诞生以来的各种宗教本质观作了回顾,着重探讨了对我国学界影响较大的几种宗教本质观之间的分歧及其各自的理论缺陷,提出了"宗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货币,宗教起源于人类为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要所进行的人与异己力量之间的特殊的交换活动"的宗教本质观与宗教起源说。并对宗教的核心─-信仰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中性的,无褒贬之分,宗教的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是宗教与政治挂钩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江德兴 《学海》2001,25(2):35-40
本文指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完善和发展联系起来.正是由于实践的启示、新的研究视角,邓小平才深刻阐明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天然合理性,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三谈道德生产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劳动者的道德素质及其作用的发挥,是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进行生产力水平考量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人的发展和关系的完善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物质生产力与包括道德生产力在内的精神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的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因此,道德生产力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多重视域中的道德生产力——兼驳"泛生产力论"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生产力范畴是学术研究开拓创新的理论逻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实逻辑之间合力的结晶。它符合马克思的文本,尤其是契合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道德生产力所具有的特殊内核及其要素,决定其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中的独特地位,而日常意识正由于不具有这些特质而不能纳入精神生产力范畴。因此,强调道德生产力不仅不会引起所谓“泛生产力化”,而且可以带来学术创新和实践指导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主旋律中,内涵着厚重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又可以归结为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指向的"和谐精神"。"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中的核心和灵魂,而人文奥运的灵魂就是和谐精神。和谐、合力、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是人文奥运的基本精神,和谐是奥林匹克与中华文明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精神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作了系统的论述。学习和研究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实质,更自觉地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指出劳动力是人在生产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从体力方面说,许多动物的体力使人类感到惭愧。但是人类的智力却是任何动物也比不上的。人类的强大的潜在力量不在于体力,而在于智力。问题在于如何把人类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这种潜…  相似文献   

11.
王乾坤 《学海》2001,(4):197-200
本文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领域最一般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文章在分析科学、技术、生产力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道德生产力"与"道德资本"是两个相互关联的经济伦理学概念,后者是前者合乎逻辑推进的结果,王小锡教授在这两个领域作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讨,丰富了我国经济伦理学的知识理论体系.在理论上阐明"道德生产力"的道德闲限及其生产力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厘清"道德生产力"研究的应有理路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促进"道德资本"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推动我国经济伦理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先进生产力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系做了分析。指出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直接受着道德素质的决定和制约。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要成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 ,也需要依靠社会主义道德来保证。  相似文献   

14.
儿童认知发展动态测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测验是一系列有着共同基本假设的多种能力测验的统称,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实验为基础,针对传统静态测验低估弱势儿童能力、缺乏对教育实践的有效指导而提出的测量范式。它采用与智力测验相似的项目,以学习率、迁移能力和认知改变为指标,通过在测验中提示和干预的方法考查个体潜在的认知发展水平。该着重介绍了当代动态测验影响较大的几种方法或技术:Feuerstein的中介学习、Budofr的训练测验、Campione和Brown的逐步提示法、Guthke的学习测验、Carlson和Wiedl的极限探测法,并试图对动态测验进行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15.
区别于一般心理概念的、狭义的精神概念有三个特征:终极关怀、内发自生以及自由意志.诸如精神信仰危机、生活目标迷茫等区别于传统心理问题的精神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顽疾.现代心理健康标准开始关注并尝试吸纳精神健康.精神健康是21世纪的健康主题,现代人不应仅仅满足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还应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健康.  相似文献   

16.
自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草构唯物史观基本理论框架、尤其是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经典性地表达了社会结构的动态演进机制后,历经150多年的理论研究,国内外理论界普遍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作用机制已经得以充分并深刻的揭示。但是,我们认为,其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8,(5):44-50
18世纪的欧洲哲人视孔子为启蒙运动的守护神,而20世纪的中国启蒙者则要打倒孔家店。孰是孰非?或者一般而言,儒家与启蒙的关系到底如何?按照康德的说法,启蒙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根据福柯的观点,启蒙则是一种不断追求超越和逾越界限的态度,包括变为不同的自我。在启蒙理念演变的背后,其实是伦理自我转向了审美自我。不同于西方的自我图式,儒家自我带有焦点-区域的特性,且自强不息,可依情境而变。20世纪初,面对国家危机,儒家精神继承者舍身毁家而救国,以特定的启蒙方式谋求民族独立。进入21世纪,面对意义体系重塑的契机,儒家自我应继续启蒙,将一颗活泼泼的仁心,安顿于现代理念和文明秩序之中,实现儒家精神的再次转化。  相似文献   

18.
绘本是促进幼儿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重要材料。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绘本逐渐成为早期阅读的另外一个重要形式,在激发阅读兴趣、促进词汇学习和故事复述等方面彰显优势。研究采用Tobii X3 120眼动仪,记录46名4~5岁幼儿阅读动静态文字电子绘本过程中的眼动轨迹,并测试阅读体验、新字学习和故事复述。结果显示:(1)动态比静态文字更容易激发幼儿阅读动机;(2)动、静态文字对幼儿学习新字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3)动态比静态文字更有利于幼儿复述故事;(4)动态比静态文字更有利于幼儿久且频繁地注视文字,短且少次地注视图画。  相似文献   

19.
道德精神,就是人们敬畏道德、向往道德、享受道德、坚守道德的心理意识,也就是儒家所说的"诚"的精神.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是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旨归.当今社会,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小康社会与城市伦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一种伦理精神来支撑。本文将塑造城市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起来,认为作为时代进步表征的城市伦理精神是城市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和基本价值目标。目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需要高扬八大城市伦理精神;从当代社会变化的实际出发,着力培育与时代进步契合的城市伦理精神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