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向军 《美与时代》2004,16(1):78-80
丁玲早期欲情小说是指她1927年到1929间年创作的几篇著名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自杀日记>、<小火轮上>等.之所以将丁玲的这些以描写性心理的小说称为欲情而非爱情小说,是因为丁玲在作品中探讨的主题已超越了同时代新女性的"爱情自由"及"普罗文学"的"革命加恋爱"的旧套,试图在欲望与女性生命意义追寻这一更高层面上开展自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丁玲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作了许多辉煌的作品。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巨大变革到土改时期,面对近半个世纪的风云诡谲,丁玲始终用文字书写历史洪流中无数人的跌宕命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仅是丁玲的代表作,更被视为反映土改运动的扛鼎之作,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详尽地展现了土改时期错综复杂的各类问题,蕴含着作家对于时代与人性的思考。1955年,由董洪元绘制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连环画出版,连环画对人物的塑造和诠释与小说相互辉映,对我们深入理解作家复杂深刻的心路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外对丁玲创作的研究从3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了.尤其是在日本,对丁玲的研究长达半个多世纪,参与研究的专家与学者不计其数,公开发表的文章及专著也数不胜数.早期的研究中有著名学者小林二男、德永直等,这些研究主要是对丁玲及其创作的简单的介绍.之后又有大量的译著和研究论著接连不断地问世.如今还有一批活跃在文坛上的学者,正在进行着适合新时代的丁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肖明华 《美与时代》2005,(12):76-78
卢卡奇在他的<小说理论>中主要探讨了古希腊史诗的衰微与近代小说的发生,并且提出了著名的小说发生学理论.通过对其理论的深层次分析,我们领略到了他作为美学家的独特风范和艺术眼光.  相似文献   

5.
丁玲创作历程的新探索──评《丁玲创作论》陈辽撰写、出版一部《丁玲创作论》,是完全必要的。丁玲既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女作家,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的杰出女作家。她的创作历程长达六十年。缺少了对丁玲创作的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就是不完整的。但是,迄今...  相似文献   

6.
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早期短篇小说中佛教禅宗思想自然盈溢,小说显示出寂静、空灵、虚无的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而且简短、完整,令人印象深刻,尤以《萤》和《烧仓房》最为突出,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经历、人生处境等都透露出浓浓的禅意。  相似文献   

7.
万莲子 《学海》2001,1(1):166-170
本文提出“丁玲现象” ,就在于丁玲及其创作以及丁玲及其创作的研究已构成十分鲜明的特点 ,足以成为一种现象有待学界注目。一、关于丁玲及其创作的价值判断 ,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错位有一种观点认为 :“对于丁玲来说 ,她具备一个伟大作家的充分条件……但她最终没有能够奉献给世界文坛堪称一流的作品 ,而其本人也未能进入世界伟大作家的行列 ,这是整个新文学和时代的深刻悲剧。”① 我不知道论者如此结论所倚仗的价值标尺具体何指 ,不过 ,联系丁玲及其文本实际来看 ,这种论述未免有“研究失真”之嫌。事实上 ,丁…  相似文献   

8.
《十二楼》是李渔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李渔以园林家思维创作的别具一格的园林小说,其中融入了大量园林因子,在小说背景设置、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凸显了文人小说的特质,引导话本小说朝文人化、案头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莫言在他的短篇小说《球状闪电》中进行了一次叙事视角的实验。他以叙事视角的转换为小说构造出了一个新的叙事秩序,并且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也展示了他独特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本文试着从叙事视角的多变、叙述角色的特异以及优美的叙事画面与叙事节奏的反差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龚丽平 《美与时代》2006,(10):79-80
弗吉尼亚·沃尔芙是意识流小说的积极探索者和早期代表,其一生都在不断地突破传统,追求创新。《达洛维夫人》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她在淡化情节与跳跃时空中着重表达人的主观真实,体现了与以往传统小说截然不同的面貌,被称为沃尔芙最具意识流特色的小说。她的小说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表现现代人内心感受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揭示人物灵魂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11.
川端康成以其卓越的感受性和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由此荣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说这卓越的感受性和高超的小说技巧是包含着作家对自然四季的细腻感受和独特描绘的,而季节感与自然美则无疑是日本人心灵的精髓之一,当然也是川端康成文学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2.
小说<家>问世至今,曾被多次改编为戏曲.小说和戏曲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具有各自独特的创作规律和艺术品格.在改编的过程中,如何把握理解并尊重原著的内在精神,是改编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对改编者最大的考验.改编者能否遵循再创作的规律,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艺术样式的特点及其所具有的优势与局限,扬长避短,是不同艺术样式间进行转换最费思量的部分.本文意在通过新世纪根据巴金名著<家>改编的戏曲分析改编者对小说<家>的内容和含义的理解演绎创新发挥并分析新世纪在对小说文本改编为戏曲文本的劳动中改编者是如何演绎并最终实现接近巴金创作初衷的,以及适应新世纪的时代思潮又对原著有哪些开掘.  相似文献   

13.
王品 《美与时代》2006,2(2):93-95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创作风格独特的女作家。她的一生漂泊无依,孤独寂寞。然而寂寞中的萧红在文字里寻找到了失去的乐园,因此出现了独特的独语式小说《呼兰河传》,从而也成就了萧红。  相似文献   

14.
乡土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90年的发展过程中,乡土小说在其题材和主题方面经历了一些变化。然而时至新世纪,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冲击,日益匮乏,人们的乡土意识逐渐淡薄;同时乡土作家的青黄不接使乡土小说随之进入了创作的瓶颈期,面对危机如何谋求发展成为了乡土小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尚继武 《学海》2004,(2):167-169
施耐庵的<水浒传>开创了英雄侠义小说称呼人物的一种传统,即为小说中人物取绰号,来标识传扬此人物的长相、武艺、出身、才智、本领、品性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了并着手研究水浒人物绰号这一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小说一直以来都具有着一种独特的"悲剧美",她通过独特的视角来抒写殖民地与沦陷区普通人的离合悲欢,充满着一种人本主义精神。而这种写作意识,与王国维的悲剧理论具有着一定的契合之处,皆是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生存欲望与生存困境冲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早期,荷兰绘画从巴洛克风格的神话和宗教的局限中解脱出来,更多的是描绘当下荷兰人的现实生活,以表达对新兴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歌颂。在以小资产阶级家庭和市井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作中,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佣》表现出画家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艺术的独特追求与创造。文章从作品有序的画面布局、独特的光影运用等视角分析出维米尔独特的形式语言,并结合画作的独特题材和时代背景,进一步探究作者艺术表现所蕴含的情感精神。  相似文献   

18.
约瑟夫·海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引导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小说通过战争的描写间接表现了一个疯狂的世界,暴露了美国社会官僚与资本势力勾结的腐败本质给普通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死亡。小说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手法,颠覆了传统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对叙述本身进行了反思和解构。  相似文献   

19.
祁琦 《四川心理科学》2014,(12):118-118
《判决》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它开创了卡夫卡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小说主要塑造了一个霸权的父亲形象和一个试图反抗父权的儿子形象。作品中三位未出场的人物则包涵着文本的隐喻意义与卡夫卡内心的矛盾冲突与抗争。  相似文献   

20.
《姑妄言》是曹去晶写成于雍正八年的杰出的长篇小说,尘埋数百年,只有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保存下一部完整的抄本,笔者在俄留学期间,有幸抢先读到这部奇书。首先让我惊叹的是《姑妄言》的鲜明特点,尤其是它的创新精神。它独特的结构艺术,是它创新精神的突出表现。一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姑妄言》的结构体制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小说的体制本来是多样化的。文言小说在秦汉时期就既有记言、记事的三言两语,也有表现复杂故事的华彩文章;白话小说在唐宋元时期也是多种多样的。元末明初开始出现的长篇白话小说,原本也只分则分节,并无整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