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形信息在记忆系统中的保持及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信息的保持与提取是图形信息加工的重要环节。不同记忆系统对图形信息的加工特点存在差异。语义信息必须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图形信息似乎也可以经复述进入长时记忆。相比之下,两的途径和方式有所不同。影响图形特征提取的因素既有剌激物的外在因素,也包括记忆的内在因素,如期望、经验和推理等。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特性研究主要以抽象的语义信息加工为主,还应进一步加强图形信息记忆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多种记忆分类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朱磊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3,26(4):694-697
1 引言 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便开始用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解释记忆现象,把记忆看成是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从那以后,对记忆的分类也更多地基于记忆中的信息及其编码、储存、提取的不同。根据记忆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感觉记忆,根据记忆信息是语义还是情景的将记忆分为语义和情景记忆,根据根据记忆  相似文献   

3.
刘兆敏  郭春彦 《心理学报》2013,45(3):276-284
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共享记忆系统的信息表征网络, 关系密切。实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记录长时记忆信息对工作记忆的长时语义启动和工作记忆对相关长时记忆信息的长时语义启动。结果显示:与新项目相比, 学习项(即长时记忆信息)对工作记忆的目标信息产生了明显的行为启动效应, N2潜伏期、波幅和P3潜伏期也表现出明显的神经启动效应, 即, 学习项比新项目的反应时更短、N2和P3的潜伏期更短、N2更正, 但学习对非记忆项的影响不大; 工作记忆对相关的长时记忆信息也产生了神经启动, 表现在类别比较任务中记忆类信息比其他信息(即, 与工作记忆任务中的信息无关的内容)的N400更正。而且, 这种神经启动也会因刺激重复次数的增多而降低:与新项目相比, 学习项会使与之语义类似信息的N400更负。上述两种长时语义启动的存在及其ERPs的神经启动均为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使用共同信息表征的观点提供了证据支持。证据还表明, 在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相互作用中注意是关键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4.
语音和语义编码在语词记忆中的相对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柏林 《心理学报》1986,19(2):30-38
依照控制被试编码信息的方式和负荷,本研究进行了两项实验。它们旨在探明语音和语义编码在语词记忆中的相对效用。结果表明,无论在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上,也无论在一次性的回忆测验作业或多次试验的重组词对作业上,本研究一致发现,语义编码比语音编码有更好的记忆成绩。推究其原因,这可能与被试加工信息的深度有关。本研究的另一项结果表明,语义和语音信息都能存贮在短时存贮系统和长时存贮系统中。因此,信息和记忆的编码类型跟这两类记忆系统的区分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复述条件下命名难度对图形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学习 -再认的方法对自由复述、部分特征的言语命名复述和视觉表象复述三种实验条件下图形的记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图形记忆中存在明显的难度效应 ,难以命名图形的再认正确率高于易命名图形 ,反应时低于易命名图形。 (2 )被试在复述图形时 ,更倾向于选择那些难以命名的特征作为复述对象 ,以便把整个图形都记住。 (3)易命名图形的言语命名复述成绩好于视觉表象复述 ;而难以命名图形则不存在这种差异。两者自由选择时 ,将加快记忆提取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年Ⅱ型糖尿病人的记忆损伤特征。研究选取病人和对照各30人,控制年龄(65岁以下。病人组平均53岁,正常组52岁)、教育水平和相关疾病等因素。测试数字符号、数字工作记忆广度、动作记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4项认知任务。结果发现:(1)病人组数字符号测试显著低于正常组;(2)在支持性条件记忆自由回忆中,病人组在有动作演练的高语义关联和无动作演练的低语义关联项目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分离现象;(3)在线索回忆中,病人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4)两组数字工作记忆广度、无意义图形再认的成绩无差异。根据SPT(subject—performed task)研究理论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中年Ⅱ型糖尿病人记忆的一般性信息加工能力未表现出受损,但特异信息加工受到损伤,并可能预测随年龄及病程进行而表现出一般性信息加工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7.
张全成  刘阳 《心理学报》2014,46(11):1639-1648
研究使用图形面积判断任务取代典型的双属性决策框架, 考察了不同信息加工模式和信息呈现方式对吸引效应的影响。实验1比较了不同信息加工模式对吸引效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 当被试以直觉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面积比较判断时, 吸引效应不显著, 而以分析的信息加工方式判断时吸引效应明显存在, 后者效应强度显著大于前者。实验2通过调整图形排列顺序, 比较了刺激材料呈现方式对吸引效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被试以直觉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判断时吸引效应依然存在, 但其表现要受信息呈现方式影响, 相对于将目标图形放置于诱引图形和竞争图形之间, 将诱引图形放置于目标图形和竞争图形之间而成为判断背景时, 吸引效应强度更大。研究提出了吸引效应形成的两阶段理论, 认为吸引效应产生的根源同时来自直觉的和分析的两个信息加工阶段, 研究也证实信息呈现方式对被试信息加工方式造成较大影响, 进而影响吸引效应强度。  相似文献   

8.
离散还是连续?——语义信息加工性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个行为实验,采用句子核证作业,将SAD技术和普通反应时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语义信息加工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实验一采用普通反应时实验,探讨了语义信息加工机制的性质,结果表明,在熟悉度、语义距离和快慢反应时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说明在语义信息加工中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加工机制,熟悉性是影响这两种不同性质加工机制的因素。实验二采用SAD技术,研究熟悉性对语义信息加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熟悉句中的部分信息积累具有离散的趋势;而低熟悉句中的部分信息积累则是连续的,进一步证明了两种性质加工机制的存在。结论认为:语义信息加工中存在着两种性质的加工:离散性加工机制和连续性加工机制,熟悉性是影响二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知识结构(Knowledge Structure)是信息加工中各类信息在记忆系统中的组织结构的反映。为更好地表征和分析知识结构,研究者从教育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角度发展出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包括潜在语义分析、图式结构分析以及语义聚合分析。研究者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而如何实现眼动、功能性成像数据与当前的测量相结合,则需要研究者在未来的工作中展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阅读理解中的长时工作记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记忆是阅读理解研究中经常要涉及到的问题,然而它的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Ericson&Kintsch根据大量相关研究,于1995年提出了长时工作记忆的概念,并对阅读理解中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和存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长时工作记忆的核心是,人们从事非常熟练的认知活动时,长时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提取和存储具有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性质;工作记忆应该包括短时工作记忆和长时工作记忆两部分。其他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了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快速提取和存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