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曌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218-218
战争形态是由那个时代的经济形态决定的,知识经济时代是高技术战争,而要赢得高技术战争,关键是人才,人才培养问题是重中之重。时代的发展、战争的发展、军队的质量建设都强烈地呼唤着军事人才。研究面向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对于丰富和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的人才理论,有效地指导我军建设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知识经济时代我军军事人才培养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一分析,提出自己的拙见,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燕维才  陆平   《心理科学进展》1986,4(1):26-28
军事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研究军人个体和军人集体在军事工作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揭示军人集体的管理、军人技能的形成、战场环境的心理适应、人与武器的适应、军官素质的培养。军队士气的诱发和心理战等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部队实施有效的训练和指挥。随着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军事心理学也很快演变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而且日益为各国所重视和运用。其中发展较快的是美国和苏联。美国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抽调大批心理学家成立了17个战争问题研究会、专门研究战争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的知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结合孙子利用知行合一的观点指导军事实践的实例,对《孙子兵法》中的知行观即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对于研究《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和军事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7,(6)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关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从本体论层面探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就要把握马克思主义观的实践性、变革性、人民性的运行逻辑,揭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面向实践、指导实践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动力;从认识论视阈把握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就要从理论与实践、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等基本范畴中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关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观的辩证思维路径和方法论意蕴;从价值论场域阐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就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工具性的完美契合,深刻揭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当代所具有的理想目标的真理性价值、科学思想的方法论价值和指导中国发展的实践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来源有许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尤其是“兵圣”孙武的《孙子兵法》.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这份珍贵的遗产,借鉴和吸收了许多观点应用于战争指导实际.并将之发展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一、“知彼知己”的思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毛泽东同志非常推崇这一观点,并多次提示各级指挥员“不要看轻这句话”.在论及战争规律问题时,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在《中国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医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学作为一种研究人体内部的微观环境以及与外界环境等各方面的辩证关系的科学而存在,其改革与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哲学观作指引。然而,现今我国医学教育中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有悖哲学辩证关系的观念和行动。我们有必要对医学教育发展中的几对矛盾及其辩证关系展开进一步的梳理和明确,只有这样,我们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才不至于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军事科学是军事领域包括军事现象、军事方法和军事理论在内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系统。主体及其属性的哲学规定、客体及其属性的哲学规定、人与军事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构成了军事科学美学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8.
军事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总体上说,就是战争的道德规律。军事伦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也就是以战争为中心而展开的。 由于战争并不是人类社会中孤立存在的现象,它与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及人本身的文明素质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研究战争本身,必须与研究同战争有内在联系的这各个方面相联系。  相似文献   

9.
由陈筠泉、李景源等撰著的《新世纪文化走向──论市场经济与文化、伦理建设》一书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着力从哲学的角度反思当代社会生活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围绕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这些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与市场社会历史分析;树立新发展观,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问题;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自觉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市场经济与制度伦理建设问题。在新文化建设中正确…  相似文献   

10.
曹天航  黄明理 《学海》2014,(3):167-174
马克思文化理论的话语逻辑及其实践旨趣在于:一是其现实前提与可能基础是现实的人以及现实生活实践活动的统一性;二是其实践旨趣或主题在于文化自觉与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等核心价值目标及其现实化路径的探寻;三是其逻辑路径与方法论则是基于"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相结合的社会总体性批判。马克思文化理论的超越性在于科学的真理性与哲学的价值性、内在具体的社会分析与哲学思维的形上价值相统一的二重属性。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研究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把重点转向了文化价值批判,由此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承继与发挥且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了马克思文化理论的主题及其实践方式,从而为当前中国文化实践提供了启示:需要建构以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为审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提供了文化路径与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作为独立科学的存在,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我们认为心理学科学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指导,也就是心理科学体系应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曾经预言:心理学只有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才能从现象深入本质,才能使心理学成为内容丰富的真正的科学。这个体系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人的心理实质问题。第二部分:实践的心理学本质属性。第三部分:各种心理活动的基本元素是“表象”。第四部分:个性是人的自然实体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合金。第五部分:研究人的心理的目的,在于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调节控制。  相似文献   

12.
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和部分是一对重要的范畴 班代系统理论为研究这对范畴提供了一些新材料。揭示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有助于阐明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符号学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阐明了建筑与符号之间的原则概念。分析博物馆建筑符号的特征及其运用手法,探究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符号现象,具体分析图形、点线面、色彩等建筑符号性表现,结合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用符号学做出进一步的解读,并试图寻找一定的规律,以有效地指导建筑实践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王国芳  郭雯 《心理科学》2013,36(5):1237-1241
摘 要 目的:探索西方女性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献与理论分析法。结果:西方女性心理学在研究主题上更加关注女性特有的心理行为规律,如性暴力、身体意像、摄食障碍等;关注对象从过去以白人为主的主流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变;研究方法向趋向多元和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对象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深化,多理论视角与跨学科的整合,科学和价值问题的平衡等三个特点。结论:西方女性心理学的发展规律可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指导。关键词 女性心理学 回顾 展望 本土化  相似文献   

15.
张奇才 《学海》2002,1(2):11-15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一个伟大的民族的解放和振兴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的理论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这正是科学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后的 80多年时间里 ,产生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创造了科学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与党的领导集体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论 ,与时俱进 ,开…  相似文献   

16.
要把我国的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下去,必须运用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作指导.当前教改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把有关的教育科学理论普及到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去,使他们可以更加有效地理解和运用它.《3·3·3系列智能学具》就是一种把心理学理论“物化”的工具,即通过师生共同操作演示了“教与学”、“知识和能力”、“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和促进全面发展的方法体系.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具所“物化”的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作些简析.  相似文献   

17.
受近代科学思潮影响,李大钊形成了以自然主义为核心的科学无神论思想。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阐述宗教的本质、产生根源、社会作用和发展规律,并提出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李大钊的科学无神论思想不仅为破除宗教神秘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而且,以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的思想基石,阐明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为认识和解决宗教问题指明了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刘守璞、李凤梧在《东岳论丛》1983年第2期发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文,在集中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它的科学世界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后,又强调指出,精神文明的各部分,都有其不同的特殊的发展规律,都有其千差万别的具体条件和情况,这都是世界观所不能一一恩赐、一一具体解决的。更应该进一步看到,构成任何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是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以全新的视野和无畏的勇气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人类历史空前的伟大实践基础上,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我们党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是坚持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不断理论创新的结果。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为此,我们就必须认认真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力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而不能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在把实践作为制约认识运动的集合体加以研究的同时,还应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实践本身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本文着重考察了:实践能力由潜在形式向现实形式转化的过程及其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实践目的和实践效果、实践效果和实践效率、总效果和分效果等辩证关系以及衡量实践效果的客观标准;实践运动的反馈机制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践及其效能、效果和反馈诸环节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认为“实践——效能——效果——反馈——实践”之辩证循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能动性和开放性,因而是实践运动的基本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