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在国內外通行的历史唯物论理论体系,大多是依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的表述建立起来的。究竟以《序言》作为标准来建立历史唯物论的科学体系是否妥当呢?这是需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以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五大形态依次演进理论的论述,被视为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经典”。但本文认为,这种被普遍认同的理解实质上是由多方面的局限造成的对马克思的误读,是把马克思批判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的结论普遍化,用于解释整个人类社会,其结果是建构了一个封闭的体系,遮蔽了马克思在历史哲学领域所实现的革命变革。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文本解读《序言》中的内容之所以被视为经典,是因为马克思自己曾明确地说过:“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  相似文献   

3.
按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回顾,《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表达了他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思想转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这种转变不是一般地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而是对形而上学的体系化哲学的颠覆,是哲学的研究由构造思辨的理论体系转向研究社会生活一定领域的问题,研究不同领域之间的现实关系。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法哲学与其形而上学逻辑体系的内在联系,使政治哲学从体系化哲学的架构中摆脱出来,初步实现了研究主体由观念向现实的行动的人的转变,初步创立了新的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因此…  相似文献   

4.
<正>濛濛晓雾初开,皓皓旭日方升。——《神曲·炼狱》第十七2017年11月,正当《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创刊20年纪念之际,浙江大学吴朝晖校长挥笔写下了题为《让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开源中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序言。这篇序言,不但具有丰富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办刊理念、发展路径和未来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5.
一、导言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在其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译者)中所阐述的、在《资本论》和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其他许多著作中举出作为例证的那种观点。我将用几句导言开始我的论述,然后概略地介绍一下这个理论,最后我要力辩,尽管这个观点确实具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但它过分限制了对历史进行合理探讨的范围,以致最后成为不可接受的了。  相似文献   

6.
为了纪念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和《反杜林论》第二版序言发表一百周年,全国《反杜林论》研究会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上旬在成都召开了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三十三个单位的代表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反杜林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具体讨论了三个问题:1、《反杜林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为马克思历史理论辩护》(1979年)的作者G.A.科恩和《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作者W.H.肖,不约而同地声称,他们的书是专门为重新解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为之进行辩护而写的。两位作者可谓用心至善,可惜的是,他们却把马克思的正确观点解释错了。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下简称《序言》),业已科学地、完整地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经过实践的检验,这篇《序言》证明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正确的理论概括。除了在《序言》里,马克思在他的别的重要著作里,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  相似文献   

8.
《哲学研究》今年第3期上,刊载了巫继学、崔永和的《生产力内在因素问题的探讨》一文,就生产力的本质涵义、生产力的结构以及生产力在现实社会生产中的表现形式,发表了他们的新见解。文章提出生产力是一个动态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体系,并且具体地探讨了这个体系在现实社会生产中所表现的形式。文章把当前的生产力理论的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正如作者  相似文献   

9.
鲍佩尔(K.R.Popper,1902——)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哲学、数学和物理学,系伦敦大学教授、伦敦经济学院哲学、逻辑与科学方法系系主任。他的主要著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历史主义的贫困》、《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此处所载作者关于自由、平等、人道主义等问题的一些论点,摘自《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1952年英文第2〔订正〕版)。该书主要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作者说:“这本书是政治哲学与历史哲学的批判的概论,并且是对某些社会改造原理的考察。”(“序言”),“预期到马克思主义将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因而相当详细地探讨了它。”(“订正版序”)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多样化的基本依据》中,我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一个以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体系为原生形态的多样化体系。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体系,必须先研究。了解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体系。为此,必须明确探讨马克思新哲学体系的几个方法论问题。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1.
王利器先生《<庄子>郭象序的真伪问题》一文(载《哲学研究》1978年第9期),断定现在通行的三百九十九字的《庄子》郭象序是伪作,而认为日本高山寺《旧钞卷子本》的二百二字的后序才是真正的郭象的《庄子序》,主张以这篇后序来代替今本序文。我们读后有几点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王利器先生断定今本序文是伪作的根据不足,《旧钞卷子本》的  相似文献   

12.
印度洋海啸造成的灾难既动摇了一些人的宗教信仰,也唤醒了另一些人潜在的宗教意识。中国几家媒体趁势而上,海外的电子刊物《新语丝》遥相对应,开展了一场关于人类是否应该“敬畏自然”的大论战。一家出版社以《敬畏自然》为名,将文章结集出版。社长宫敬才教授(他也以一篇《生态危机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参加了该论战)亲自命笔为之撰写了题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是学者的天职》的序言(见《博览群书》2005年第5期,以下简称《序言》)。笔者拜读之后,如骨鲠在喉,不得不吐,于是不揣冒昧,写了如下评论文字,愿求教于方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相似文献   

13.
在《约翰福音》的序言中,“道”(λóγοζ)一词被用来指称耶稣.关于此词的选用意图和背景,学者们众说纷纭.有一种观点认为希腊文化对“道”一词的选用有直接影响,还有一种认为犹太教背景才是理解其意义的关键,另外一些人则把希腊化犹太教视作是影响《约翰福音》的最主要因素.在考察上述三种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犹太教哲学家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对“道”的论述,指出其对“道”的理解对于解释《约翰福音》序言十分重要,作为《约翰福音》序言中“道”的一个可能的选词来源,斐洛的“道”或许是一座连通《约翰福音》序言当中希腊和犹太背景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一些比较通行的逻辑读物在讨论相容的选言判断时,举出毛泽东同志《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中的下列语句为例: ①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地是收取地租,此外或兼放债,或兼雇工,或兼营工商业。(参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形式逻辑》修订本第9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普通逻辑》一九八二年版第76  相似文献   

15.
一、《庄子内篇注》是德清晚年的一部佳作 明代四大名僧之一、学者德清认真研究过老子,著有《道德经解》,也认真研究过庄子,著有《庄子内篇注》。《道德经解》,据其序言始作于万历二十年,万历三十四年“卒业”,此书在其《观老庄影响论》之后(参见拙作《释德清〈道德经解〉评述》,载《五台山研究》1988年第三期)。《庄子内篇注》无序言,有简要题记,未记写作年代,但说“其学问源头,‘影响论’发明已透,请细参之”。“影响论”即《观老庄影响论》无疑。那么,《庄子内篇注》必定作于《观老庄影响论》之后。该书署名为“明匡庐逸叟憨山释德清注”  相似文献   

16.
龚鹏程著,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为林庆彰先生主编《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初编)第3册。据《辑刊.总序》及本书《序言》,此书原为龚先生1979年于台湾师范大学所撰博士论文。全书共五章,第一章以自  相似文献   

17.
王齐 《哲学动态》2003,(12):19-22
《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写于 1 787年 ,它是康德针对该书首版后所引起的诸种批评和讨论的回应 ,与“第一版序言”相比它针对性更强 ,所讨论的问题也更加明确深入。可以说 ,“第二版序言”不仅是整本书的“序言” ,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可以被视为是整个康德哲学的总纲。康德从理性领域中的知识如何能够踏上一条可靠的道路的问题入手 ,借鉴了逻辑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 ,提出在形而上学领域中进行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的重要性。从这篇序言中 ,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康德所反对和批判的形而上学 ,以及他做出如是批判的理由 ,而且还能认识到…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在《小西藏:巴尔蒂斯坦的伊斯兰化过程》(载《中国穆斯林》杂志1996年第5期)一文中,提到一位巴尔蒂斯坦朋友用巴尔蒂文翻译出版的《古兰经》。时隔不久,承蒙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巴基斯坦专家阿芙塔布·谢米姆教授(Prof.AftabShamim)大力帮助,将这部《古兰经》译本带到了北京。笔者欣喜之余,特撰此文,以记此择经盛举。《古兰经》的新译本这部《古兰经》巴尔蒂文译本,装帧精美,墨绿色底烫金封面,为16开本,共1200多页。译本前边收有伊朗驻巴基斯坦文化代表处文化领事阿里·佐·伊勒妈用波斯文写的序言和该序言的乌尔都文译…  相似文献   

19.
北宋末成书、南宋初刊行的《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像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但通行的《大正藏》本《图赞》第11、14两参的插图发生了颠倒。参核图像特征和《华严经》可知,《图赞》的另外11幅插图也发生了错位。以《图赞》为底本绘制的明初太原崇善寺壁画的作者意识到了插图存在问题,但并未意识到问题不在插图本身,而在插图顺序错位,因而仅做了有限的修订。插图错位是由于编印过程中编辑者对各善知识的形象认识不够深入而造成的。元至明初《图赞》曾十分流行,但到明末清初时仅有文字部分流传,插图可能于此时在国内失传。  相似文献   

20.
从新科学的启示去探讨《易经》的哲学原理阴阳辩证一元论窦宗仪[美](1)序言这个从新科学的启示去探讨《易经》的哲理的治学态度是以人的认识作用出发的,因为知识是人的产物,人由未知去求知,由已得知去求真知,水无停息的,为什么?争论不一,不知,便一切无从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