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我国著名的穆斯林学者、阿拉伯语专家张秉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7月1日复命归真。享年90岁。张秉铎先生归真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振贵,副会长马云福、马忠杰等前往张秉铎先生的寓所,向张老夫人及其子女表示沉痛哀悼和深切慰问。张秉铎先生,河南洛宁人,1915年出生于一个回族穆斯林世家。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立志献身伊斯兰教事业。1932年,受北平成达师范学校派遣,赴埃及留学,并于1938年毕业于爱资哈尔大学。回国后,在抗战时期的中央广播电台任职,成为我国对阿拉伯世界广播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27日上午,在“211”工程重点大学——兰州大学的学术报告厅内,贵客嘉宾汇聚一堂,气氛热烈隆重,这里正在举行的是我省东乡族阿拉伯文书法家穆罕默德·尤素夫·陈坤新出版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一书的首发式。作为陈坤先生的同乡同族文人,我也有幸被邀请参加了《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一书首发的盛会,更为令人欣喜的是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部关于阿拉伯文书法艺术理论和实践的专著,填补了我国阿文书法艺术教材方面的“空白”。中央民族大学著名学者林松教授称:“《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反映了陈坤先生多年来从事书法与教学实践的结晶。从实…  相似文献   

3.
时值举国上下喜迎祖国六十华诞,金城兰州瓜果飘香的丰收季节,欣闻我的同乡同族友人,著名阿文书法家陈坤先生在他潜心耕耘探索多年的阿拉伯文书法园地中,又喜获累累硕果,一本内容丰富、特色浓郁、装帧精美、印刷考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的《陈坤阿拉伯文书法作品集》终于和广大热爱阿拉伯文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穆斯林》2012,(2):23-23
我国著名阿文书法家哈吉·萨里赫·李文彩先生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作品集已出版发行。该作品集汇集了李文彩创作的260余幅阿文书法艺术精品。李文彩先生毕业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曾担任《中国穆斯林》编辑部副主任,一生热爱阿拉伯文书法,其艺术风格综合了阿拉伯文书法规范,汉字书法的气韵、章法和造型构图艺术特点。博采众长,独具一格。他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艺术展,并获国际大奖,诸多艺术作品被国际政要、博物馆、画册珍藏,深受中外穆斯林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我国著名阿文书法家哈吉·萨里赫·李文彩先生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作品集已出版发行。该作品集汇集了李文彩创作的260余幅阿文书法艺术精品。李文彩先生毕业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曾担任《中国穆斯林》编辑部副主任,一生热爱阿拉伯文书法,其艺术风格综合了阿拉伯文书法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11月6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对西亚北非地区文化交流精品项目评审会,此次共评选出20个文化交流精品项目,其中,由书法艺术家陈坤先生担纲的"中国《论语》·陈坤阿拉伯文书法系列活动"成功入选。《中国〈论语〉陈坤阿拉伯文书法系列活动》,包括书写《中国〈论语〉陈坤阿拉伯文书法巨幅长卷(500—1000米)》,出版发行《中国〈论语〉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记者敏俊卿)日前,我国著名阿文书法家哈吉·萨里赫·李文彩先生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作品集已由《中国穆斯林》杂志编辑部编印出版。该作品集汇集了李文彩先生创作的260余幅阿文书法  相似文献   

8.
4.《大杂学》( ),不分卷,一册,波斯文和阿拉伯文,中国伊斯兰教法实用知识著作。2013年云南玉溪大营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彦发起对《大杂学》的搜集、整理,马敏康阿訇等将《大杂学》中的波斯文翻译为阿拉伯语。这本《大杂学》弥足珍贵和不同寻常的是,开篇以马联元在旅途中撰写的阿拉伯文自传体“序”(1)拉开全书的序幕,为人们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经学思想开启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学术文化交流,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承担国家对外宣传任务的中国外文出版社,曾于1989年至1993年间,陆续出版了穆斯林学者李华英先生的《中国的清真寺》、《中国的伊斯兰教》和《中国穆斯林的著名人物》三部阿拉伯文译著。这三部译  相似文献   

10.
<正>马复初的汉文著述是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原著(或为写作的素材)的基础上,经过翻译、编译、译释、补编等完成的。其中,有的文稿,经由他的弟子马安礼或马开科笔录、修润、完善后刊刻问世。如马开科录记他所口译口授《甫苏思》而完成的《大化总归》,马安礼协助他摘录王岱舆的《正教真诠》而完成的《真诠要录》。他以汉文为载体而问世的成果,有《四典要会》《汉译道行究竟》《性命宗旨》《会归要语》《醒世箴》等作品。就上述著述而言,不可忽视的是,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原著基础上,还包含他个人的理解、阐释、充实、发挥,  相似文献   

11.
对于"拱北"一词,金宜久先生主编的《伊斯兰教词典》给出的解释是:"阿拉伯文Qubbat的音译。原意‘圆房顶建筑’。盛行于阿拉伯的  相似文献   

12.
杨发明 《中国宗教》2018,(11):30-33
―、解经教务: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 出版经籍满足宗教需求。从宏观层面讲,教务工作是我国伊斯兰教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是引导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伊斯兰教界陆续翻译出版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古兰经》,伊斯兰教逊尼派六大权威圣训集以及阿拉伯文《塔哈维教典》等数十种经籍,逐步满足穆斯林宗教生活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3.
1992年5月23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刊登了我国前驻阿曼国大使袁鲁林先生撰写的题为《阿曼古城重见天日》一文(附后),叙述的是一支阿拉伯探险队在阿曼苏丹国南部发现了消失约5000年的古城乌巴尔的遗址,这是震惊世界的考古成果;更使世界震  相似文献   

14.
《论语》不仅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国古典文献的典范,更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将《论语》翻译成外文,这项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尤其是要将汉藏语系的汉语翻译成闪含语系的阿拉伯语,其难度更是不可想象。本文立足于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论语》的两个阿拉伯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对中阿古籍的互译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3年6月19日,著名回族学者马金鹏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大学举行。纪念会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北京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与会嘉宾踊跃发言,缅怀马先生的业绩和风范。大家认为,马先生是一位爱国的宗教人士、正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杰出的阿拉伯经典名著翻译家,他翻译的摩洛哥作家的《伊本·白图泰游记》是一部重要的译著,受到阿拉伯学界的很大关注,有益于中国人民对中阿古代文明的认识与了解。根据马先生的愿望,先生的子女将其生前使用的图书捐赠给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外交部、中联部、文化部、国家宗教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近百人参加了纪念会。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最近,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圣训珠玑》()汉译本。译者是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顾问努尔曼·马贤研究员。他利用多年的工作空暇,参考著名阿拉伯文经训注释,反复推敲,在古稀之年推出了这部包括57章近60万字的译本。《圣训珠玑》汇集了《布哈里圣训实录》和《穆斯林圣训实录》中会同一致的“圣训”,可谓“圣训”中的精萃和珍宝。汉译《圣训珠玑》的出版,既为初学《圣训珠玑》原文的学子提供参对材料,也为更多不懂阿拉伯文的穆斯林和宗教研究工作者了解“圣训”、研究伊斯兰教提供真实…  相似文献   

17.
《在国学的路上》牟钟鉴著中国物资出版社牟钟鉴先生的文字我总求先睹为快,他明易晓畅的文风、饱蘸体验的言语、关注现实的情怀,无不令人钦佩,油然升发崇敬之心。我于先生不仅诵其书,也可谓知其人。一次次面受教诲都宛然有悟,我知先生之德高、之思精。先生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人文如一,无有二致。与其说先生在说仁,不如说他以仁说;与其说他  相似文献   

18.
《陈进惠阿拉伯文书法选》刊行问世了,作为陈老师的一名学生,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在我看来,这本书法集不仅是陈老师多年来潜心阿文书法创作的结晶,更是我国阿文书法发展里程中的一件很有代表性的大事。 陈进惠老师是我就读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时的书法教师。在我考入经学院之前,我对阿拉伯书法的书写和理论可谓是一无所知。每当看到那些龙飞凤舞的中国体阿拉伯书法时,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这种书法简直太奇妙了。而那时的我又不懂阿拉伯语,所以对阿拉伯书法只能是望洋兴叹了。在陈老师的教授下,我从零开始,较为系统地学习并初步掌握了一些阿拉伯书法理论和书写规则。最重要的是,在陈老师的教导下,我认清了正统阿拉伯书法和中国体阿拉伯书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回族著名阿拉伯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教授纳忠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但许多往事仍常在我脑海中一幕一幕地呈现。我们非常怀念这位平易近人、生活朴素、知识渊博和为我国阿拉伯学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纳忠教授!老人家在世时,我们都称呼他“纳老”,所以在本文中我仍沿用过去习惯的称呼。  相似文献   

20.
张颔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代表他考古学成就的是《侯马盟书》,而他的《古币文编》则被誉为当今最为精当的金石文字工具书。张颔先生不像他所研究的古文字那样呆板,在生活中时时显露出了幽默多智,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尊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