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都市佛教"是和山岳佛教相待的概念,是"人间佛教"理念在当代我国佛教发展的新阶段。都市寺院网站建设,是都市佛教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网络平台,来弘传佛法的行为,是我国"人间佛教"思想的时代要求。都市寺院网站所展现出的自我介绍的主体性、内涵塑造的文化性、信仰重构的济世性和交流互动的服务性等方面内容,是我国当代"人间佛教"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作为唐代中国佛教传播的重要基地,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和繁荣。五台山佛教在唐代的对外交流中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而这种对外交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直接输出人力;二是外国僧人来五台山瞻礼求法。五台山佛教在唐代的对外交流影响巨大,成为沟通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中介。五台山在唐代成为各国人民熟知的世界品牌,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界的地位也不断加强,为世界的大和谐、大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四龙 《中国宗教》2022,(11):62-65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既与印度佛教一脉相承,又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进而成为东亚佛教的核心。印度佛教融入中国文化、中国社会,这是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佛教在中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适合中国农耕文明、宗族社会的佛教形态。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4月11日至13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永信法师为团长,副会长觉醒法师和心澄法师为副团长,副秘书长张琳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韩国,出席了12日在首尔举行的第14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预备会议。以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事务总长、观音宗总务院长泓坡法师为团长的韩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以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常务理事、立正佼成会京都教会长中村宪一郎为首的日本佛教代表团一行7人出席了此次预备会议。  相似文献   

5.
鸠摩罗什从部派佛教转向大乘佛教的过程是佛教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直接推动了大乘佛教在中国西域地区和中原汉地的传播与发展,使得大乘佛教开始成为中原汉地佛教体系的主体。本文从前鸠摩罗什时代大乘佛教在龟兹的传播、其转向大乘佛教的过程与原因,以及此后其在龟兹传播大乘佛教的结果与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剖析,以探究知识结构、信仰选择与佛教交流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任永生 《法音》2001,(6):43-44
本刊讯 5月9日,第四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联络委员会预备会议在北京召开,以圣辉法师为首的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委员会7名委员,以郑阳山法师为首的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4名代表,以大西真兴先生为首的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自1995年北京会议开始,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已在三国间共举行了两轮六次会议。拟于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轮第一次会议,将成为新千年伊始的首次聚会。因此,三国佛教界都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了此次预备会议,以具体磋商大会的议题、日程等事项。  三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并由各…  相似文献   

7.
常妙 《法音》2006,(11):33-34
本刊讯10月26日,第九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风景如画、秋色宜人的日本古都——京都、奈良隆重召开,这是三国佛教“黄金纽带”关系的又一次盛会。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为团长,永寿、祜巴龙庄勐、明生副会长为副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为总顾问、一司刘威副司长为顾问,明生法师兼秘书长,照诚、张琳为副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出席会议。10月25日下午,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119人抵达大阪关西国际机场,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事务局长大西真兴、常任理事菅原钧、理事森孝忍等日本佛教友人亲往机场迎接。下…  相似文献   

8.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位历史人物便是道安。道安(312-385)是东晋时期一位著名高僧,其一生致力于“佛教中国化”的事业,主要有两大贡献:其一,推动佛教理论上的中国化。道安本着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组织整理大批佛教文献,推动了中国翻译学、目录学的发展,并于此基础上将我国本土的儒道二家学说与佛教思想相结合,推动了般若学的兴起;其二,推动佛教僧团组织管理上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从印度河文明开始,简要论述佛教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认为前佛教时期至少存在二期语言学转向,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都分别经历了语言学转向。佛教传入我国也是经历一次语言学转向。佛教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家,也是经历了语言学转向。现代,随着佛教在西方的传播,佛教正在经历一次最大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10.
圣辉 《法音》2004,(11):4-7
(2004年10月23日)尊敬的大会主席,各位长老、各位同道:在鲜花锦簇的金秋北京,在喜庆、祥瑞、和平的气氛中,迎来了第七次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三国佛教代表欢聚一堂,共叙法谊,共商大计,感到由衷高兴与无比喜悦。在赵朴初居士倡议下,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已经迎来第10个年头。此时此刻,我们深切怀念为三国佛教友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赵朴初居士和韩国、日本佛教界的大德们。他们顺应时代潮流,践行了“黄金纽带”的构想,共同创立了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这一史无前例的方式。他们的功勋将永载三国佛教友好交流的史册。10年来,我…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南传佛教人才培养,推动南传佛教健康发展,10月23日至26日,国家宗教局联合云南省民宗委在云南省德宏举办"南传上座部佛教教职人员培训班",来自云南省5个地市的80名南传佛教教职人员、宗教工作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习研讨。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为学员讲授了我国宗教状况和宗教政策。中国社科院、云南大学的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培训期间,还组织学员围绕南传佛教活动场所管理、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座谈。学员们表示,此次培训班重点突出、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中村康隆长老尊敬的法长长老尊敬的日本、韩国佛教界的各位大德和诸善知识:金秋时节,正是丰收的季节。今天,象征三国佛教传统友谊之花所结出的又一硕果——第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委员会日本京都大会如期圆满召开,实在是值得赞叹庆贺的大喜事。现在,我们怀着无比的法喜,参加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举办的庆祝宴会。借此胜缘,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为成就此次大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今晚举行如此盛大的庆祝宴会表示诚挚的谢意。今年是特别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今年是中日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佛教大约在公元4、5世纪时传到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在6世纪通过朝鲜半岛三国传到日本,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和中日两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全面发展,中日之间展开直接的佛教交流,中国各个佛教宗派先后传入日本。  相似文献   

14.
文献学与解经学的结合,将是佛教研究的主导范式之一;跨学科研究,是当代佛教学术的基本形态。在这场佛教学术的转型过程中,“世界史”观念是决定性的思想要素。20世纪80年代以后,佛教研究在我国得以全面展开,从编纂大藏经、撰写佛教史,到研究重要的佛教人物、典籍与宗派,从佛教文献、哲学,到佛教艺术、建筑等领域,涌现了大批重要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5.
佛教是东北亚的黄金纽带,加强东北亚佛教旅游协作,对于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佛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使大乘佛教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全球宗教旅游需求旺盛、东北亚佛教交流源远流长、佛教旅游资源丰富,使这种协作具有可行性;因此,可在佛教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开发和产品营销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协作。  相似文献   

16.
光泉 《法音》2014,(12)
正今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并特别强调:"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中韩日三国同属汉传佛教文化圈,据载,中国前秦苻坚遣使派僧到高句丽,是为佛教输入韩国之始。至中国唐代,佛教  相似文献   

17.
明月 《中国宗教》2022,(1):72-73
在我国的外来宗教中,佛教是完成中国化较为彻底、成功的范例之一。佛教中国化在形式上表现为佛教经典的翻译与研习读诵、经典和教义的判释与圆教义理的阐发、佛教宗派和山门祖谱的确立等;在实质内容上则表现为佛教义理的心性化、佛教信仰的大众化、普遍化。本文中笔者将以《药师经》的翻译为视角,以探析佛经在翻译过程中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1月2日)第14届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大韩民国江原道洛山寺隆重地召开了。我能够在此作为日中韩佛教交流协议会会长及净土门主发言,感到无上荣幸。承蒙韩中日三国佛教界代表百忙中拨  相似文献   

19.
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不仅是现代人间佛教一位卓越的倡导者,也是现代人间佛教一位卓越的创立者。为了说明星云大师在现代人间佛教发展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为当代人间佛教的继续前行总结经验,本文分别从系统建构人间佛教思想理论,深广推进人间佛教实践事业,创建高素质规模化的人间佛教僧团,积极发挥佛教信众主体性作用,倡导对全体佛教文化、知识、信仰的整合,成功推进佛教现代化转型发展,大力拓展佛教的国际弘法空间,努力以佛教加深两岸社会民间的友好交流,引领台湾现当代佛教的健康走向,启迪大陆佛教今后的改革和发展这十个方面,予以了系统和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日本净土宗是以我国善导大师为高祖,由法然上人( 1133-1212)所开创的一个重要宗派。该宗派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第一个建立中 日佛教友好团体(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的日本佛教宗派。水谷幸正先生现任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佛教大学教授,本文是他为日本信众所作的一篇讲演稿。为了增进读者对日本净土宗的了解和中 日两国佛教思想的交流,本刊特请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的同志译出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