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扬与内敛     
如果把我们的生命看做是一棵植株,那么,张扬就是花朵的盛放,内敛就是果实的低沉;如果把我们的生命看成是一次捕捞,那么,张扬就是轻松地撒开鱼网,内敛就是沉甸甸地收网;如果把我们的生命比作一张劲弓,那么,张扬就是百步穿杨后的精彩破的,内敛就是箭在弦上、引而不发。  相似文献   

2.
张扬与内敛     
如果把我们的生命看做是一棵植株,那么,张扬就是花朵的盛放,内敛就是果实的低沉;如果把我们的生命看成是一次捕捞,那么,张扬就是轻松地撒开鱼网,内敛就是沉甸甸地收网;如果把我们的生命比作一张劲弓,那么,张扬就是百步穿杨后的精彩破的,内敛就是箭在弦上、引而不发。  相似文献   

3.
掌控内心     
正我们试图掌控命运,到头来却总被命运捉弄;我们试图探讨人生,到头来却发现人生如梦;我们试图张扬个性,到头来却往往被群体同化。"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既然无法掌控命运,我们就顺其自然,找到内心的自我,做到不迷失自己,达到内心的平和!生命简单一点,快乐也会长久一点。要懂得忘却。人生最大的痛苦源自追求完美,要知道,真正  相似文献   

4.
所谓低调,是一种人生姿态,是含蓄内敛却志存高远的气概,是退让有节却勇于进取的情怀。低调说话是一种内涵,是指我们面对别人的赞许恭贺,应谦和有礼、虚心。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更加客观地分析自己,了解对方,淡化别人对你的嫉妒心理,维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全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会反对这个道理。然而实际生活中,除极少数智者、哲人之外,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却无不追求完美或自以为完美。 追求真善美没错,但绝对的完美是求不尽的“圆周率”。知识是学不完的,钱是赚不尽的,权力是不封顶的,而生命却有限,追求完美只能适可而止,否则会成为另一种“贵得无厌”,活得紧张、拘束、很累。自以为完美则更糟。这种人不会承认自己的弱点,而且是时刻留神遮掩自己的弱点,一年到头戴副假面具以示人。这样活得会更紧张,更拘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亦如此。…  相似文献   

6.
吴颖 《天风》2006,(11S):F0004-F0004
人生如梦,岁月如风。当我们面对苦短的人生时,圣经里却应许我们会有一个丰盛的人生,那是在于我们认识生命中有这位创造和救赎我们的真神。岁月无痕,暮然白发,一个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这个生命不仅是自己的,更是神的赋予。  相似文献   

7.
吴颖 《天风》2006,(21)
人生如梦,岁月如风。当我们面对苦短的人生时,圣经里却应许我们会有一个丰盛的人生,那是在于我们认识生命中有这位创造和救赎我们的真神。岁月无痕,暮然白发,一个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这个生命不仅是自己的,更是神的赋予。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平衡     
正不知道你相信不相信,无论什么样的生命,在短促或漫长的人生中都需要平衡,并且都会在最终得到平衡的。白雪公主自然有其漂亮面庞的如意,却也因后母的嫉妒而遭人追杀,有毒梳子和毒苹果等危险带来的不如意;灰姑娘自然有其悲惨的种种命运,却也有其终修成正果的美好回报。眼睛瞎了,意大利的安德烈·切波里却成为著名的盲人歌  相似文献   

9.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仰望幸福》。我认为幸福是不须仰望的,它就开在尘埃里,只要用心灵去寻找,用灵魂去发现,就会看到,人生之路的两边开满了幸福的小花,一朵朵,不炫耀,不张扬,不惹眼,却蓬蓬勃勃地美丽着,摇曳着,散发着尘世淡香。  相似文献   

10.
正享受生命,应该说有两种方式,一是小舒服,二是大畅快。那么,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比如,有人沉迷于追剧,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一集又一集地看得津津有味,乐不思蜀,这就是小舒服;而有的人却不愿意活在别人的故事里,他们要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去做一个追梦的人,不断地开拓人生,富有创造性地成就人生的卓越和生命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谱写着一曲又一曲属于自己的传奇之歌,这就是大畅快。  相似文献   

11.
智慧语丝     
正当另一个生命,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近地发现了你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向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这岂非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周国平《守望的距离》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深谋若谷,深交若水,深明大义,深悉小节,已然,静舒。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这般,最佳。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丰子恺  相似文献   

12.
生命是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但是,20世纪60年代,生命周期理论开始在学术界流行,却不是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而首先是经济学。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流行后,随即流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团队生命周期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行业生命周期理论等等,反而发展心理学家没有使用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而实际上,发展心理学才是真正研究生命心理周期的学科理论。至今为止,许多心理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生理心理生命进行了分期。但是这些理论都是单项的理论,没有考虑轮回问题。因此可以认为,心理学家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即使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论,也是不完整的,需要建立人生发展心理学理论,或者称为生命心理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13.
《华严经》第五十一卷记载说,古印度的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在菩提树下打坐了七天七夜,思考人生的哲理,在第七天清晨,看到了东方的启明星,大彻大悟,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意思是说,所有的生命,都有觉悟者的智慧德行相状,都原本纯净无染。但是由于有了妄想颠倒执着,而迷失在红尘,不能回到初心。  相似文献   

14.
献给敬老节     
“谁说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流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说人不要因年纪老迈而萎靡不振。人世的生命,是永恒的开始。耶稣肯定说,不变为孩,不获天祉  相似文献   

15.
闲暇时翻书,觉得中国字最能通神,也最具有滋味。而单单一个字,就能把人生的五滋六味全部糅合交融在一起,最后达到无上美善之境界的,就是一个“淡”字。这个字,看上去清淡,却淡得有神、有味、有境界;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字,却足以体现古老中国人的智慧、人生的态度与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6.
生命     
生命王伟没有认识基督的人,更多的时间都在忙碌地活于本性生活,俗不可耐地游戏人生。很少有时间有心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更不会深解我是谁,我为何存在的问题。而生活于主的兄弟姐妹,虽然同所有的人一样无法选择出生,但却能够感知乃至体验到生命延续的方法,那就是我...  相似文献   

17.
生活絮语     
巨石横路,懦者视为前进之障碍;勇者视为进步之阶梯。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生命的数量,更在于生命的质量。能够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能够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赞美别人是一种修养,而能够不断地否定自我,则是一种博大。信念是人生之车的轮,理想是人生之舟的帆。失败——对强者是逗号,对弱者是句号。做事,既要有摘星揽月的雄心,又要有知难而进的慧心,还要有不达目的不休止的恒心。你可以自得但不应自傲,你可以自谦但不应自卑;得意时切  相似文献   

18.
涌动致远     
正生命如水。好一个亘古的比喻。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善,善源其性。洌洌山泉,本为至柔之物,却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克制绝对的刚强;本来过而无形,却总能让万物为之留恋,塑造出一个个有形;本无方向所示,却仍能不迷茫于崇山峻岭,内里保持着涌向大海的趋向。生命如水,如水之生命。水的生命运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她含着苍山的赤诚,蕴着花木的灵动,映着天空的纯净,无欲无求,滋润万物。万物之灵,无不  相似文献   

19.
心灵的镜子     
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么,"以心为镜"我们又能知道什么呢?在浩繁沉重的人世,我们的目光是有限的,我们的智慧是有限的,而世界却是无限的。在有限与无限之间,人是何其渺小。但是人生来却有超越这种有限,而走向完美走向永恒的渴望,于是向往永恒生命便成为人生的向往。  相似文献   

20.
道教生命观指出,生命来源于衍生万物的大道,生命理想的归宿则是再次回归于无始无终的大道,因为个体生命只有在超越有限的羁绊中才能获得永恒的意义。然而事违人愿,人类脆弱的生命却始终难以摆脱死亡的威胁。道教的人生观就是在解读人生的生死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深受道教生命观的影响。具体而言,道教的人生观主要是针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所存在的与生具有的脆弱性,为无助的人生提供满意的承诺及终极的关怀。道教认为,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使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大道合一。“生道合一”既是道教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