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风》2012,(9):24-25
始建于1910年的上海基督教怀恩堂,已经走过了整整百年的历史。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一座拥有上万信徒的基督教堂,怀恩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规范场所制度建设、服务奉献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天风》1994,(4):16-16
美国“基督之家”监督寇世远老牧师于1992年应中国基督教协会之邀请,访问国内教会。他的讲道恩赐是众所周知的,在上海期间,除了在华东神学院、怀恩堂讲道以外。  相似文献   

3.
王荣伟 《天风》2009,(4):20-21
2009年3月6日13时30分,上海基督教世界妇女公祷日礼拜在怀恩堂举行。中国基督教咨询委员会主任曹圣洁牧师、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谢炳国牧师、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志民长老以及来自上海教会近500位姊妹与弟兄参加了礼拜。  相似文献   

4.
《天风》1994,(4)
美国“基督之家”监督寇世远老牧师于1992年应中国基督教协会之邀请,访问国内教会。他的讲道恩赐是众所周知的,在上海期间,除了在华东神学院、怀恩堂讲道以外,有些朋友经海外亲友的介绍也特地来找他谈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2,(4):62-62
华东神学院于2012年3月17日、18日举行神学日活动,五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到上海教会的怀恩堂、清心堂、国际礼拜堂、江湾礼拜堂、沪东堂参加崇拜并献唱。五个班级的学生在崇拜以后,与教会的教牧同工以及唱诗班成员进行了座谈和分享,还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应邀在教会讲道或做蒙召读神学的见证。  相似文献   

6.
王荣伟 《天风》2013,(11):30-31
2013年10月16日,一位老牧师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我:“今天《新民晚报》刊登的为犹太人保管书籍的人是我们怀恩堂的信徒……”于是,10月19日,记者如约来到上海市基督教怀恩堂,采访了央视及申城各大媒体报道的为犹太人保管书籍的潘碌姊妹,见证了她及其公公家三代基督徒的承诺与守护。  相似文献   

7.
任钟祥长老是江苏无锡人,出生于1918年2月24日,曾在之江大学肄业。青年时期信主,参加上海基督徒聚会处,后来全时间奉献,为教会工作,先任执事,1950年担任长老。 我在50年代便认识任长老。1958年后,上海基督教各堂实行联合礼拜,原基督徒聚会处的左弗如、唐守临和任钟祥等负责同工都参加了新成区联合礼拜(怀恩堂)工作,我也属于这区,大  相似文献   

8.
正无事翻书,看到一则小故事:在遥远的英国,某大学有一栋大楼,年深日久,20根橡木横梁已经朽坏,必须更换。可是现在已经很少有那么粗的橡树,人们到处寻找,也凑不够20根横梁。就在校方一筹莫展之际,有消息传来,当年设计大楼的工程师已经预料到日后的横梁更换问题,生前在一处山谷种下了一片橡树苗。如今这些橡树已经成材,于是问题迎刃而解。人们无不佩服当年的工程师,他怎么能想到身后  相似文献   

9.
在圣经中,属灵这个词主要是保罗在使用,其他门徒或圣经会用另外的词,如写作了《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路加,他用得比较多的是圣灵充满。戚庆才牧师1957年出版的著作《圣经精华——使徒行传》中,对此做了精炼的阐述。戚庆才牧师是山东省黄县人,1909年出生,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人之一,曾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长期担任上海基督教怀恩堂牧师,还担任过浸信会神学院副院长,1990年归主。  相似文献   

10.
士心 《天风》2004,(8):14-14
2004年7月17日下午,上海市基督教两会主办的“史奇珪牧师圣歌作品献唱会”在上海市基督教怀恩堂隆重举行。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华耀牧师代表上海市基督教两会致贺词,90高龄的著名合唱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马革顺教授,精神矍铄、神表激昂地指  相似文献   

11.
正孔子说,孝敬父母最难的事情是"色难",就是说最难的是给父母好脸色。给父母买好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等,都是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而高层面的"孝",应该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所以,能对父母始终做到和颜悦色,才是最难的教养。著名作家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喜怒无常,经常对  相似文献   

12.
摇滚绝不仅仅是音乐,它也是判断、试测时代和人心的手段之一. 音乐中的摇滚,如今中国人对它也不陌生了.说起它,自然要想起有摇滚之王美称且绰号为"猫王"的普莱斯列.他深受黑人爵士音乐的影响,他的音乐有明显的黑人爵士风格.不仅如此,他的演出方式也是怪异的,他创造了典型的摇滚演唱风格:他在台上叉开双腿并同时晃动;凑近麦克风的嘴唇微微上翘,脸上总是一副阴郁或冷笑的表情;在用手臂猛拨吉他的同时,他还会让抽动的双腿猛然打住,双膝不停撞击并拼命扭动骨盆;这套动作还不断被扩充、生发,在叉腿、跨立、摇头晃脑、放低重心的同时又可扭动骨盆.听众戏称"普莱斯列骨盆".  相似文献   

13.
话说上海城隍庙本刊通讯员朱良镅人们说起大上海,往往就会提到城隍庙,所谓“白相(玩)大上海”,也即“白相城隍庙”,上海老城隍庙已成为上海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城隍庙历时六百年,几经沧桑,随着上海巨变和宗教政策的落实,昔日老庙如今换了新颜。六百...  相似文献   

14.
高祖权 《天风》2002,(9):51
据上海市妇联最近完成的一项入户调查显示,上海人家庭内部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虽然早有“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的俗语,但是在如今的许多上海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戏曲界,上海越剧院前院长袁雪芬绝对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她是越剧界顶尖级的旦角,当年在上海唱一天戏的报酬是黄金一两,获得过包括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全国第二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  相似文献   

16.
郁强 《天风》2007,(4):5
他在上海帮助了很多人,也让很多人认识了神,当然也包括我。但他在上海也遇到许多并不愉快的事,可他对神的信心丝毫没有改变,依然在做着帮助别人的事……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已快到杖朝之年的袁行霈先生,却越来越有活力。从当年那位英俊温和的北大学生,到"文革"时期那位信念坚定的"白专典型",再到之后凤凰涅槃的北大著名教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他对学术的敬畏一直有增无减。如今看着袁先生依然在学术前线冲锋陷阵,  相似文献   

18.
南普陀之行     
理诤 《佛教文化》1994,(3):9-10
时逢新春佳节,我来到南普陀。阔别四十年后,第一次重游,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当年来此地,我还未满二十。如今再来时,已是两鬓斑白,步入花甲了! 沿途看去,鹭岛旧貌已无法追寻。原想说“只有海水依旧”,但世事无常,想想自己尽管还是“我”却早已不是当年的“我”。浪来涛去,不知有多少流转更替,海水又岂能依旧呢? 四十年中常有再来之意。  相似文献   

19.
曹格如今是台湾金曲王,可是当初你知道他有多惨吗?居然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当年,曹格从马来西亚只身来到人地生疏的台北,拿着自己的作品去唱片公司投稿,谁料处处碰壁,他跑遍了几乎所有的唱片公司,全都被回绝。  相似文献   

20.
計文 《天风》2014,(12):1-1
据一些去过圣地的人介绍,当年天使加百列给童女马利亚报信的地方,如今是一座教堂的地下室,被称为"报喜洞室","报喜洞室"内摆放了一张大理石祭台,上面刻着"Verbum caro hic factum est"(意即"道在这里成为肉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