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家发现,适当地选择称心如意的衣服,常有改善情绪的特殊功效。凡平时自己认为穿得好看的衣服,穿在身上会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郁郁寡欢的心情便随之减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医学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到中年,尤其是男性中年人,常发生一种与更年期综合征不尽相同的综合征。其表现为时常感到无聊、空虚、精神萎靡不振、疲乏无力,遇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而本人又否认有任何病,故而医学心理学家把它定义为“灰色心理病”。这种病症的发生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在生理上,人从童年到青年一直是在成长中度过的,有一种永无止境的感觉。但进入中年以后,这种成长就逐渐缓慢  相似文献   

3.
慢性疼痛是一种包括感觉、情绪和认知的多维体验(multi-dimentional experience)。既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又是组织、器官受损的病理症状;它是一种生理反应,一种主观的自觉症状;也是一种情绪状态,一种躯体感觉。因此,它具有"报警"的信号意义。慢性疼痛是指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损伤痊愈后而疼痛持续存在的"疼痛综合征"(pain syndrome)。  相似文献   

4.
动机与情绪在很多情况下是密切联系的,情绪具有特殊的动机功能,它能以一种与生理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指导行为,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背景影响行为的动机状态。从情绪情感和动机的概念、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的相关理论以及动机过程出发,力图阐述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并具体阐述了期待这一情绪的动机作用过程以及有效引导与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习得无助感理论发展研究的简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志军  钟毅平 《心理科学》2003,26(2):374-375
习得无助感 (learnedhelplessness)是近年来西方动机研究中的一个焦点 ,它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 ,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自六十年代Seligman提出后就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关注 ,并在多个领域开展了研究。1 以控制性为基础的早期理论在Seligman提出“习得无助感”之前 ,已有心理学家发现了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并把这种现象当作一种烦恼或动物病理看待。它的提出源于Seligman&Maier(1967)对狗的实验 ,后来在其他动物和人类身上也发现了这种现象 ,发现了…  相似文献   

6.
一、提高运用心理规律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1、企业管理的特色是既管物又管人,而管物又是通过管人来实现的。管人最主要的是做思想政治工作,这样管理者不仅要指挥好生产,更要会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然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又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下完成的,因此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奋斗目标,就必须对职工的心理状态,情绪表现、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运用心理规律有针对性地、主动地作好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收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快乐的秘诀     
快乐是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快乐是我们的思想处于愉悦时刻的一种心理状态”。快乐,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在快乐的时候,充满希望和幻想,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心理学家们曾经试验过在快乐与不快乐的情绪状态中的表现,人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以自身器官为艺术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是一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又是一种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的高级神经活动.要想得心应手地运用自身的乐器来表现音乐,使其在神经的支配和控制下发出理想的声音,就需要一个较长的,严格的声乐训练过程来完成.  相似文献   

9.
马谋超   《心理科学进展》1984,2(1):74-79
一、数学心理学的发展数学心理学可以理解为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860年费希纳(G.-T.Fechner)的工作。在那里,他尝试用一个函数, R=K·log_(10)S来描述物理量和感觉强度的关系。此后,许多心理学家都曾对心理变量测量的可能性和用数学形式表现心理现象的可能性,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例如,智力测量(C.E.Spearman,  相似文献   

10.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的态度体验。情绪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且使人的心理染上特殊的主观色彩。情绪依其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分为三种:激情、应澈和心境。激情是一种突然爆发、反应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见义勇为、狂喜、暴怒、恐惧、悲伤和绝望等,它通常与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意外刺激等引起的激烈的内心冲突相关。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应激使得整个机体的生理处于高度激活的水平.表现出心律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血糖增高等等变化。  相似文献   

11.
依照心理学家伊利斯的“情绪困扰ABC”理论观察。人的情绪或心理困扰大部分是源于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要是一个人学会并扩大利用自身理性思考,真正减少非理性思考,则大部会的心理或情绪困扰都可得到顺利解除。而心理学家霍克的“快乐感受ABC”理论推断,一个人的快乐与不快乐  相似文献   

12.
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之特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心身统一观尽管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所产生的时空跨度极大 ,然而两者拥有一个共同的前题 :心身统一观。应激理论可以说是医学从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产物。由于应激和健康的关系是以心理生理系统为中介的 ,应激反应中最明显的心理表现就是情绪的变化 ,而情绪既是一种心理活动 ,又是一种生理活动。躯体疾病是一种应激源 ,可导致病人承受轻重不一的心理负担 ,反之 ,情绪重负又可成为心身疾病的病因。由此观之 ,心身统一观乃是应激理论的前提。七情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祖国医学形神统一的整体观。中医认为 ,形与神是构…  相似文献   

13.
一、心理技术学的溯源“心理技术学”一词最早是在1903年由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L·W·Stern)提出,它的英文名称有两种。一种是Psychotechnics,一般译为“心理工艺学”;另一种是Psychotechnology,常常译成“心理技术学”。由于两者都是研究心理学方法和成果在解决实际的(工艺、军事、医疗等)问题中的应用,因此心理工艺学也就称为心理技术学了。  相似文献   

14.
情绪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活动,也是心理学家研究地较多的心理领域。情绪的生理取向探讨了个体生理机制与情绪活动变化的关系;认知取向强调了认知在情绪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行为取向通过研究情绪的外显行为反应以确定情绪。本文从情绪的这三个取向来介绍了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认知心理学是关于人怎样在心理上呈现和加工信息的科学。知觉、学习、记忆、推理、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等诸种心理能力都属于它的研究范围。认知心理学既研究智力测验所测得的能力,也研究由较为特殊的能力倾向测验所测得的能力。因此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将会影响到心理测量学的心理能力测验。大部分心理能力测验的内容是从差异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的,虽然认知心理学家倾向于强调刺激变异的重要性,差异心理学家倾向于强调个体变异的重要性,但它们都研究类似的、在有些情况下是  相似文献   

16.
国外儿童情绪调节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从心理学家系统研究人类行为以来,情绪调节就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近十几年来,随着个体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和心理教育研究的兴起,情绪调节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为心理学家所重视.并在儿童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仅对国外儿童情绪调节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正念在西方心理学界的流行,慈心禅作为另一种颇具应用潜力的传统佛教禅修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关注。系统的慈心禅训练可以培养积极情绪、缓解消极的情绪反应,而即时的慈心禅练习也可以作为一种情绪调节策略。慈心禅可有效提升自我同情,培养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和积极态度,此外还可辅助某些疾病的治疗。除进一步深入已有方向,未来研究可更多借鉴佛教视角提出新课题,如对慈心进行有效测量,探索慈心禅所诱发情绪的特殊性质,干预愤怒、嫉妒等负性情绪并探索慈心禅的应用方式与条件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伊利斯的“情绪困扰ABC”理论认为,人的各种情绪或心理困扰是出自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如果一个人学会理性思考,则大部分的心理或情绪困扰都可得到顺利解除。  相似文献   

19.
自卑,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轻视自己,认为不如别人。心理学上是指在和别人比较时,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上的缺陷。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的克服与超越。日本心理学  相似文献   

20.
情绪的时间不对称性是指相较于回顾过去,个体在预期未来时情绪体验更强烈、唤醒度更高的现象。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性质和效价的事件中,并在6岁至成年个体身上表现出跨年龄的稳定性。与过去相比,未来更近的心理距离、更生动的心理模拟和更大的不确定性可能是情绪的时间不对称性形成的机制。另外,情绪的时间不对称性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情绪反应偏向,会导致个体对未来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评估更为极端。未来研究可从时间导向、特殊群体和国家与自我视角等角度进一步考察情绪的时间不对称性,以增进人们对未来偏向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