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平 《心理科学》2013,36(1):245-250
用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待冲突是近年来关于冲突研究的一个新发展。与传统的研究概念和方法不同的是,动力学的观点将冲突及与冲突相关的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冲突各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冲突内在的动力学机制。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吸引子来反映,冲突的发展和结束取决于引发冲突的吸引子的性质。所谓成功的干预则意味着冲突各方形成了新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和不同于以往的心理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所谓整合包装设计,是指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及其废弃物处理的整个过程所要解决的功能、销售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整合包装设计是一个系统过程,是对其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考虑,把研究和处理的包装看作一个系统,分析其系统结构和功能,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社会、群体、个体、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SI系统设计是整合包装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有时称之为整合包装中的终端设计,要在品牌视觉识别系统(VI)的基础上延伸应用。SI系统必须与VI系统协调呼应,即围绕着一种体验式销售的理念,将品牌文化、周边环境、购物环境与消费心理展开充分的综合考虑,最终以销售作为终端形象的成功打造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3.
系统联系与非系统联系都是建立在物质客体客观地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基础上的,区别在于,系统联系是强调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有机程度高的,或已构成某种特定有机整体结构的联系,而非系统联系是指不存在有机联系的整体或部分的联系。 为了进一步弄清什么是系统联系,首先必须从什么是“系统”说起。关于系统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种,最基本的定义是一般系统论的奠基人,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在他的《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一文中所概括的:“系统的意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转引自《科学学译文集》,第315页)这个定义明确显示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1)整体性或统一性。(2)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所谓整体性就是整体出现了部分所没有的性质或者丧失了部分所具有的性质,而组成要素的有机相互作用是系统的整体性的根源。系统的整体性则是组成要素有机相互作用的表现,比方说水分子  相似文献   

4.
陈新 《美与时代》2004,(4):22-23
纵观整个艺术流程,似乎不能忽视对艺术作品中最基本的形式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一切活动的具体体现,这种体现又是通过各要素达到的,如绘画中的构图、造型、线条、色彩等.  相似文献   

5.
陆益龙 《学海》2002,(5):116-120
中国乡村社会在文化和结构上的独特性 ,影响着人们对法制系统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支持度。法制系统的运行及功能的发挥 ,依靠乡村社会成员的支持作为其资源。由于农民受知识、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的制约 ,对法制系统保持着敬畏心理 ,法制系统对支持程度也不是很高。因此 ,乡村社会的法制化过程并非法律形式化 ,而是法律与生活现实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孙涉 《学海》2001,(2):129-132
本文通过对WTO规则和市场经济基本机制相互关系的比较,分析加入WTD对我国市场经济平等、自由、竞争、信用等规则法制建设的影响,提出应当尽快协调国内法制与WTO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宗法制在齐国的衰落刘大秀宗法制度是奴隶社会规定嫡庶系统的法制。产生于氏族社会,经过夏、商、西周逐渐完备。其内涵是指以始祖的嫡长子一系递承而下的嫡子为大宗,其余庶子为小宗;天子、诸侯、卿、大夫都受这一法制的支配;在大宗与小宗之间有一种明显的臣属关系。其...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生产力的“要素”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讨论。在七十年代末以前,主要是“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之争。七十年代末以后,由“要素论”之争进入到对“生产力系统”的探讨,这是对生产力概念研究的一个较大的进展。当前对生产力概念的研究,应该正确处理“要素论”和“系统论”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把研究工作停留在“要素论”的水平,又不可用“系统论”否定“要素论”,而应该把“系统论”和“要素论”  相似文献   

9.
终生控制理论:关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的动机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生控制理论提出控制是人类发展的动机系统,其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并达到最优化。本文详细介绍了终生控制理论的核心概念:初级控制和二级控制、二者的功能及相互关系,以及有关研究与争论。  相似文献   

10.
实践包括哪些要素?目的是不是实践的一个要素?实践要素在认识论上有何意义?本文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看法,参加讨论。 一、目的是实践的一个要素 关于实践的要素问题,当前的主要分歧是在于目的是不是要素之一,因此在这里主要谈谈这个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过程诸要素的系统论述,实质上就是对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诸要素的系统论述,不过他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而不是直接谈哲学问  相似文献   

11.
法国汉学对中国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汉族社会与宗教。将汉族社会置于整个东亚文化圈之中,并结合法国汉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考察这一整体背景下各个文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结构,是法国汉学对汉族社会及其周边少数民族研究所作的重要贡献之一。它宏观的研究视野、别具一格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汉地和少数民族的研究极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法国汉学对中国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汉族社会与宗教。将汉族社会置于整个东亚文化圈之中,并结合法国汉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考察这一整体背景下各个文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结构,是法国汉学对汉族社会及其周边少数民族研究所作的重要贡献之一。它宏观的研究视野、别具一格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汉地和少数民族的研究极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息即负熵,熵的概念早已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本文拟从共时态和历时态两个方面,考察熵在系统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一、熵是联结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的桥梁在系统的整体性观点统摄下揭示系统的层次性和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特征。在贝塔朗菲看来,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组成系统的要素在宏观和微观双向运动上的一种相对性。而要素与系统之间的这种相互转化则部分地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相互制  相似文献   

14.
围绕着职业精神理念、行为、生态、实践四大要素,具体阐释了医学职业实践决定职业精神理念、医学职业精神理念主导职业行为、职业精神理念与行为相互转化需要职业生态的必备条件等四要素相互关系基本原理,具体阐释了若在整体上养成职业精神则职业生态营造必须先行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在诸多的要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最基本的要素。要研究教育系统,要研究教育系统中人的活动,首先需要研究师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儿童绘画与儿童语言的关系,是儿童绘画心理及符号认知发展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在简要回顾儿童绘画心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绘画与语言都是符号、二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相似性以及二者心理发展阶段的一致性等方面介绍了儿童绘画与语言相互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符号系统之间联系的焦点在于意义,意义是沟通两个符号系统的纽带。儿童绘画与语言的关系随着儿童的发展而变化。文章还分析了这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6):F0003-F0003
1985年创刊的《法制心理研究》,是由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面向全国公安、司法、监狱系统及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有关立法、司法、执法及刑事司法心理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司法实践中有关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来自认知发展、比较认知、跨文化认知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据都表明近似数量系统的存在,并且相较于一般认知能力,它更可能是决定个体数学能力差异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综述了有关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度与数学能力相互关系的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训练研究及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二者关系的因素,包括个体年龄、数学能力高低、抑制控制等,并总结了多种理论对二者间显著正相关关系的解释。未来研究需要在确定更具信效度的测量范式的基础上探讨近似数量系统与数学能力各维度的关系,以及这种相互关系背后的原因,并将研究结论运用于数学教学及计算障碍个体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跨入新千年以后,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回顾过去20余年我国法制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是十分必要的。我曾经发表过《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编:《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十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和《90年代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犯罪与矫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编:《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  相似文献   

20.
系统观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于从复杂性和多样性中研究系统的整体性,并研究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研究系统有序无序的矛盾运动。这一原则为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提供了新的论证。一根据系统观,对一事物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必须密切联系世界的普遍联系之网,在该事物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