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族人的急剧凋零、子孙难得,年仅4岁的谢灵运开始寄居在钱塘杜治。在寄居的早期谢灵运可能比较严格地遵循道教的戒规;但随年龄的增长以及家族重任的承担,谢灵运不得不回到祖居地,接受一个高门子弟所必需的教育。但这种往返情形却最终因孙恩起义、杜子恭的去世而被迫中断;这也中断了本来能继续的家族信仰。寄居钱塘由此成了谢灵运不堪回首,甚至讳忌的往事,由比在其现存的作品中也仅能看到一点不无晦涩、难懂的记载。这也是现今难以确考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与谢灵运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两位著名的诗人,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创者。田因诗与山水诗都是写景之作,但是二人在诗歌审美追求、语言风格、意境上都有不同。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变,也对我国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晋宋之际,谢灵运是名士、诗人和佛教学者,慧琳则是当时名僧,乃有“黑衣宰相”之称。史载他们有一定的交往,但语焉不详。本文挖掘相关文献,梳理他们各自佛教活动的线索,标注他们交往的结合点及其情形,认为他们的交游以及与刘义真、颜延之的聚合,除了基于政治目的之驱动,还缘于性格相近,趣味相投等因素,而在顿、渐悟之争中,他们问难与答辩,尖锐精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唐朝有个叫齐己的人,很喜欢写诗,也很虚心求人指教。有一次,他把自己写的《早梅》诗送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郑谷那里去请教。郑谷仔细看了齐己的诗作,然后十分认真地指着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说:“别的都好,就是这个‘数’字,还得好好推敲。既然是‘数枝开’,怎么能把早梅的意思表达出来呢?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 ” 相似文献
5.
6.
7.
我认识慧禅法师是从其画作开始的。他俗名史国良,这在当代中国画坛上也算得上是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字。而自他归依佛门,身披袈娑,我们相互间便有了谋面、合作的机缘,这就是所谓的佛缘吧。慧禅法师幼年便喜欢画画,曾在某少年宫美术班学习。随着一步步的进取,他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画画、教书使他有了专业画家的殊胜条件,凭着自己的拼搏,国家一级画家光环也顶在了头上,其画作曾荣获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奖。如今这位有成就的画家步入了佛门,似乎让人有几分的不理解。画界一时传闻炽盛… 相似文献
8.
四、格鲁派关于依止上师善知识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和其他宗派一样重视依止上师善知识,认为上师善知识是接通佛之身、语、意与一切众生之间不可或缺的管道。本文以宗喀巴大师的名著《菩提道次第广论》为资料依据,阐释和论述格鲁派关于皈依弟子依止上师善知识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韩诗外传》融合了多家思想,其中,与《周易》更是密切相关,在强调行有所止、卑己虚怀、简朴平夷、迁善改过、推己及人、损盈益谦、困用贤人、穷变通达、恒守其德、慎始有终、反求诸己、颐养安命的思想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杜光庭(850~933)是唐末五代时著名的“道门领袖”,他曾对道教的哲学理论、思想源流、修道方法、斋醮科仪、神仙信仰等作过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总结性研究。他在代表作《道德真经广圣义》中所阐述的生死观,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唐代道教对生命的基本看法,今天读来对提升现代人的精神境界仍然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杜光庭在总结前人的形神观的基础上,运用“道气”的概念来说明人的生命是由禀道受气而来,得道则生,失道则死。他说:“有形之物,有情无情之众,禀冲和道气则生,失冲和道气则死也。”①就人而言,人禀道受气、得俱形神,也就具有了现实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道教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继承了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化传统 ,在发展先秦时期女性崇拜 (女神崇拜和女仙崇拜 )的基础上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女仙崇拜。中国道教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女仙集传 ,是唐末道士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本文拟就通过展现杜光庭《墉城集仙录》中所描绘的绚丽多姿的女仙世界 ,来探析道教女仙崇拜的若干特点。一杜光庭 (85 0— 933) ,字宾圣 ,号东瀛子 ,处州缙云 (今属浙江 )人。唐懿宗咸通 (86 0— 873)年间 ,应九经举落第 ,遂入天台山 ,师从陶弘景弟子应夷节学道 ,颇具声名 ,从唐僖宗朝至五代前蜀王建执政时期 ,杜光… 相似文献
16.
灵云志勤禅师的桃花悟道公案,因为生动活泼,独树一帜,成为历代公案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了后世禅学界,甚至文学界。此则公案不仅揭示了悟道机缘对禅宗修持的重要性,而且还告诫修禅之人:开悟见道,并非修行的极致,尚须后继工夫。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以明末四大高僧云栖莲池、憨山德清、紫柏真可、灵峰蕅益著述中反映永明延寿思想影响的文字资料为主要依据,辅以他人的有关评论为佐证,说明永明延寿的思想与行持对晚明佛教复兴基本走向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由此管窥永明延寿思想对中国佛教入宋以后诸宗融合、导归净土的新格局形成与演进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