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选取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并完整填写术后半年、1年、2年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 、SAS)及 SF-36问卷的患者,得出 CABG 术后2年内抑郁的发生率为32.4%,术后半年、1年、2年分别为29.4%、27.7%、23.6%。 CABG 术后2年内焦虑的发生率为18.2%,术后半年、1年、2年分别为14.7%、16.9%、7.9%。在术后生存质量的比较中,得出术后半年、1年、2年情感障碍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要明显比非情感障碍组差。抑郁焦虑症状的高发生率,及其明显地降低了 CABG 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示临床医生须对冠心病及 CABG 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探讨择期介入治疗心血管病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连续调查我院心内科行择期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记录患者静息血压和心率,填写贝克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量表、自制担心评定量表、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PSS 17.0软件对焦虑抑郁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介入患者术后血压(141.2±10.6)mmHg /(75.1±11.9)mmHg 较术前(145.4±18.0)mmHg/(79.8±12.2)mmHg 显著下降,心率(72.1±11.6)次/分也较术前(78.2±12.9)次/分显著降低;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43.4±8.4),焦虑水平与学历、血压及心率均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介入术后患者焦虑水平显著下降(41.2±7.6,P<0.03);抑郁水平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本结果提示择期介入治疗心血管病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焦虑,焦虑水平与年龄、学历、血压、心率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调查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膀胱癌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术后3个月采用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数据收集。结果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FACT-BL平均得分为(94.33±8.31)分,SSRS平均得分为(33.70±4.42)分,不同手术方式躯体状况(PWB),社会/家庭状况(FWB),FACT-BL 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P<0.05)。手术方式与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实时观察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4.
明尧 《法音》2008,(9):3-19
大慧宗杲禅师.宋代临济宗杨岐派高僧,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字昙晦,号妙喜,安徽宣州人,俗姓奚。十七岁剃发、受具。初依曹洞宗诸老,后谒湛堂文准禅师。文准禅师示寂后。参天宁圆悟克勤,发明大事。后奉克勤禅师之命。分座说法,一时名重丛林。后隐居云居,既而结庵于福州长乐洋屿.开法接众。绍兴七年奉诏住持径山寺。法席大盛。  相似文献   

5.
了解七氟醚预处理对腹腔镜胃肠手术术后肝功能变化的影响。选取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者,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组(S组)于麻醉诱导后CO2气腹建立前吸入0.8%~1.5%七氟醚30min ,对照组(C组)吸入氧气。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后1d、2d、3d及7d肝功能(ALT、AST、TB、DB、TP、ALB)。结果七氟醚组术后1d、2d、3d的ALT及AST 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七氟醚组内气腹时间>2.5h者术后1d、2d的 ALT 增长率(4%)低于≤2.5h者(10%),术后2d、3d的ALT降低率,气腹时间>2.5h者(25%)高于≤2.5h者(23%)。七氟醚预处理对腹腔镜胃肠手术术后肝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且气腹时间越长,保护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探讨FOCUS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乳甲外科住院手术甲状腺病例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FOCUS超声刀组90例,电刀组9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中气管前及腺体周围线结数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刀组在甲状腺手术平均时间(58.4±7.7)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24.8±8.1)ml,术后伤口引流量(41.5±6.7)ml,气管前及腺体周围线结数量(1.8±1.2)个,与电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超声刀组与电刀组均较低。FOCUS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比传统电刀具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下腹部手术的小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术后分别使用0.5μg·m^-1舒芬太尼或2μg·ml^-1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观察术后24h镇痛效果及其不反应。结果显示,舒芬太尼组术后24h静态和活动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程度轻(P〈0.05)。因此,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可安全用于小儿下腹部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8.
评价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在老年人小切口下开胸术后的临床效果。选取60例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胸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组在关胸前以0.5%的ropivacain行肋间神经阻滞;B、C组术后均给予fentanyl(0.01mg/ml)静脉自控镇痛(PCIA)。结果直观模拟标度K(VAS)测定术后疼痛,三组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效果,在血清皮质醇、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方面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P〉O.05),C组与A、B组差并存在显著性(P〈O.05)。三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天数,A、B两组扣C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O.05)。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人小切口开胸手术减少术后疼痛和改善预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ICU内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收集了2005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共305例,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延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24h)和早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24h),对患者术前基础血糖、白蛋白、肌酐及射血分数(EF),术中是否应用球囊反搏术、转机时间(CPB)、主动脉阻断时间(ACC)及输血量,术后生命体征、肾功能、24h引流量、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等围手术期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白蛋白和EF,CPB、ACC、是否行球囊反搏术,术后APACHEⅡ评分、血糖、肌酐、血小板、APTT、氧合指数、是否再次行开胸探查术等围手术期参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EF(EF〈40%,OR=6.07)、CPB(〉234min,OR=4.69)及ACC时间(〉172min,OR=4.32)延长、术后高APACHEⅡ评分(〉16,OR=5.36)是体外循环术后延迟撤机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体外循环术后患者EF低、CPB(〉234min,OR=4.69)及ACC时间延长、术后APACHEⅡ评分高是延迟撤机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抗焦虑药对金属裸支架植入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将金属裸支架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焦虑干预、焦虑非干预、非焦虑组。术后2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在焦虑与非焦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焦虑干预与焦虑非干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和1.5年,焦虑干预与焦虑非干预组间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年和1.5年时,焦虑干预组的死亡人数显著低于焦虑非干预组(P〈0.05)。改善焦虑情绪提高了金属裸支架植入患者预后,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2,(8):F0003-F0003
武汉市基督教救世堂位于汉口汉正街447号(普爱医院左侧巷子内)。救世堂的前身叫大通巷福音堂.是武汉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因陈旧狭小被拆除后.在福音堂的原址上重建了现在的救世堂。  相似文献   

12.
意雯 《天风》2018,(2):55-55
【中国经济网】近日.武汉地铁4号线上一名年轻男子睡着后,手中握的手机屏幕上打下了这几个字:“需要让座请叫我。”他的这一举动.被其他乘客拍下上传到网上.迅速得到传播.不到两天时间.视频浏览量已超过1900万,人们纷纷被这细微而暖心的小小善举所感动。  相似文献   

13.
观察使用不同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选择160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随机分四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A组);托烷司琼2mg(B组);格拉司琼3mg(C组);D组为对照组。记录术后2h、6h、12h、24h患者恶心、呕吐出现的例数。结果四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是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A、B、C三组与D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h、6h、12hB组与A组、C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24hA、B、C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抑制恶心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67.5%、87.5%和7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24h内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三种药物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恶心呕吐,但12h内托烷司琼的有效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探讨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60例择期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Ⅰ组,n=30)和对照组(Ⅱ组,n=30)。分别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后30min、1h、2h、4h、6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h内静脉镇痛泵的使用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唤醒时间及气管导管拔管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rain、1h、2h,Ⅰ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在术后30min、1h、2h、4h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在术后初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较Ⅱ组患者明显延长,24h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Ⅰ组较Ⅱ组患者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呼吸抑制的发生,但Ⅰ组比Ⅱ组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腹胃肠道手术的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发生率,并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青少年群体为样本,在Aquino和Reed的道德自我认同问卷(Moral Identity Measure,MIM)基础上,进行问卷的修订。方法:对935名青少年进行原始问卷的测量,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与MIM原问卷相比,修订后的问卷包含了16个项目。因素分析表明,二个维度能够解释总方差41.68%的变异,各个项目的载荷在0.57~0.71之间,分半信度为0.69,同质信度达到了0.85。结论:经修订后,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具有较为满意的心理学测量指标,可以在青少年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2005年6月~2012年6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7例,女3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PFNA 组21例,DHS 组22例,FHR 组22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关节 Harris 评分等。结果65例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24个月(平均12.0个月±3.4个月),三种方法中,手术时间及负重时间比较,FHR 组时间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DHS 组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比较,FHR 组优于PFNA 组及 DH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 FHR 手术可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SLIPA^TM通气道(喉罩)临床应用的优缺点及相关并发症。330例ASA1-3级各类全麻手术患者,快速诱导麻醉后插入SLIPA^TM通气道。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插入的难易程度及是否有反流、误吸和术后咽痛等相关并发症。结果为96%的患者容易插入SLIPA^TM通气道,10.9%的患者发生了一定程度胃胀气,血液痕迹残留SLIPA^TM通气道表面发生率为11.5%,术后咽痛的发生率为3.3%,无一例发生术后肺内感染。SLIPA^TM通气道操作方便,通气可靠,围术期并发症少,在临床的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SLIPA^TM通气道(喉罩)临床应用的优缺点及相关并发症。330例ASA1-3级各类全麻手术患者,快速诱导麻醉后插入SLIPA^TM通气道。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插入的难易程度及是否有反流、误吸和术后咽痛等相关并发症。结果为96%的患者容易插入SLIPA^TM通气道,10.9%的患者发生了一定程度胃胀气,血液痕迹残留SLIPA^TM通气道表面发生率为11.5%,术后咽痛的发生率为3.3%,无一例发生术后肺内感染。SLIPA^TM通气道操作方便,通气可靠,围术期并发症少,在临床的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并比较剥夺一侧视觉及单眼一次性味觉厌恶回避学习后Jun样蛋白在雏鸡HV和LPO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雏鸡HV、LPOJun表达几乎没有,剥夺左眼和单眼视觉学习后均可使Jun样蛋白增高。根据阳性神经元记数结果表明:1.视剥夺2.5、4、24小时后可使Jun样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而且它们之间的差异显著;2.剥夺左眼2小时和24小时后训练,并分别于10分钟、70分钟记忆保持测验后可看到Jun样蛋白表达继续增多;3。无论单纯视剥夺组还是单眼视觉学习组,各组LPOJun样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HV的Jun样蛋白表达,它们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探讨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lls,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为基础的抗前列腺癌免疫作用。分离外周血PBMC,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介素-4(rhIL-4)诱导PBMC产生DC。提取前列腺癌PC-3细胞总RNA,致敏DC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14、CD40、CD80、CD86。致敏后的DC与淋巴细胞共同培养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CTL),用MTT细胞毒检测试剂盒检测特异性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结果总RNA致敏后的DC细胞CD40、CD80、CD86显著增高,CD14显著降低(P〈0.05)。前列腺癌组杀伤率(55.27+9.76)与空白对照组杀伤率(36.75+7.06)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5)。胃癌对照组杀伤率(36.75+7.06)与空白对照组杀伤率(35.66+7.8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4〉0.05)。结论是经RNA致敏的DC可以诱导产生对前列腺癌细胞有特异性杀伤活性的CT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