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访谈录     
本文是2008年1月中央电视台CCTV-9《对话》节目记者采访了美国国际探索中心(Center for Inquiry)常务理事,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教授,著名的无神论者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的访谈录。丹尼特教授就“宗教与政治”、“宗教与文化”、“宗教与文明”等诸多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本刊编辑部摘编了这篇采访的内容。这篇访谈录,对于我们了解9·11事件以来,西方出现的关于宗教与文明是否有冲突的争论,给予了多视角的回答,对于我们了解宗教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何理解文化与宗教的关系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1998年9月,按照惯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WorldReport)公布了“1999年大学排名(1999CollegeRankings)”。它将美国大学分为四类:全国性大学(NationalUniver-sities)、地方性大学(RegionalLiberalArtsColleges)、全国性文理学院(NationalLiberalArtsCol-leges)、地方性文理学院(ReginnalLiberalArtsColleges)。全国性大学提供完整的主修、硕土和博士学位计划,且重点通常是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也即我们常说的“科研型大学”。地方性大学提供完全的本科计划和硕土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但几乎不提供博…  相似文献   

3.
加减趣谈     
农业社会,生活资料与工具缺乏,生活方式单纯,社会组织毛人际关系也不如今日复杂.人间生活的秩序.依照自然的法则.大致相安无事。而希望生活得好,就要追求一个。多。字.生产资料(如土地)要多;生产工真(如耕牛)要多;生产力(如人口)要多。所以在过去.“多”就是好。不论是“财丁兴旺?或“人畜兴旺”。“五福三多或“加冠晋”,喜欢的都是“加法。农业社会每个家庭都堆积着许多废物。,舍不得丢弃。老一辈告诚后生:“闲时物,急时用”。这种现象,在今日居住城市公寓的众多家庭中,仍然可见,“牺牲”许多空间堆放许多留之无…  相似文献   

4.
“无限制资本主义”评述王锐生(首都师范大学100037)美国《旗帜》周刊于1997年7月14日发表了《无限制资本家》一文(作者戴维·布鲁克斯)。文章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它事实上提出了一种关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新观念,包括一种...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弄上出现的各种邪教,无论是日本的“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站制造施放毒气致多人死伤事件)、美国的“天堂之门”(1997年3月在圣地亚哥造成39人集体自杀事件),还是台湾的“上帝拯救地球”飞碟会(动员信徒到美国达拉斯加兰镇等待耶稣降临事件),都有一个共?..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文主义协会秘书长罗伊·斯巴克哈德(RoySpeckhardt),近日写了一篇评论“无上帝的美国国庆日”(CelebratingFourthofJulyWithoutGod),介绍了美国无神论者和人文主义者的活动及其主张,并对比地评论了茶党总统候选人米歇尔·巴赫曼,其个人对上帝信仰的吹嘘,以及对无神论者、人文主义者不是爱国者的诽谤。  相似文献   

7.
新坚 《天风》2008,(16):46-47
美国著名的《今日基督教》刊物2008年4月号登载了富勒神学院毛瑞琪院长(RiChard MouW)的一篇文章——《张开双手的福音》。它是该刊物”2008年基督教前景”的栏目,关于“我们的福音是否太狭小“这个问题讨论的一部分。读后颇有启发.愿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8.
1 “唯蛋白说”缺乏一个严谨的定义正如上文所述,我们提不出“唯蛋白说”最初的提出者是谁,也没有看到对该说的科学的定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我们没有看到过普鲁西纳本人使用过这样的词。至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医学诺贝尔大会(是最终表决获奖者的机构,实际上也是瑞典卡洛林医学院的最高学术机构———教授团)在公布获奖通告的时候,也只提到“感染性蛋白子”,从未使用过“唯蛋白说”。普鲁西纳直到1996年12月的综述中还只把“感染蛋白子”(prion)当作一个概念(concept),在这一点上还…  相似文献   

9.
小贝 《天风》2016,(6):44-45
天父有怎样的形象?我们都像门徒腓力一样迫切地想要知道——“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参约14:8),但这样的想法注定落空,因为神是灵,“从来没有人看见神”。然而,主耶稣赐给我们一条全新的路径——“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参约14:9)。  相似文献   

10.
陈波 《逻辑学研究》2008,(3):79-109
这是本文作者在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对蒂摩西·威廉姆森(Timothy Williamson)所做的访谈录,后者是牛津大学威克汉姆逻辑学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访谈首先从威廉姆森的学术背景和学术经历开始,然后主要围绕他的四本书《同一和分辨》(1990)、《模糊性》(1994)、《知识及其限度》(2000)和《哲学的哲学》(2007)展开问答与对话。在《模糊性》一书中,威廉姆森提出了一种初看起米十分反直观的观点:从本体论上说,像“秃头”、“谷堆”这样的模糊事物,本来有确切分明的界限,只是我们不知道那些界限在哪里而已!也就是说,模糊性源自于我们对事物的本体论状况的无知。这种观点被叫做关丁模糊性的“认知主义”。在《知识及其限度》一书中,他一反西方哲学中根据“信念”、“真”、“证成”(justification)等等来分析“知识”概念的传统,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知识是第一位的”,应该根据“知识”去分析“信念”、“断定”、“保证”(warrant)等概念,而不是相反。在其新著《哲学的哲学》(2007)中,他指出,上个世纪两方哲学中所发生的“语言转向”和“概念转向”是错误的,哲学并不只是研究语词和概念,后两者具有关涉性(aboutness),它们是关于、指涉这个世界的;哲学也是人类理解这个世界的整体理智努力的一部分,在题材、目标、方法论、评价标准诸方面与其他科学没有实质性差别,哲学例外论是错误的。访谈还涉及对戴维森、克里普克工作的评价,以及对一组形而上学概念,如“to be”、“to exist”、“being(s)”、“existence”、“reality”和“actuality”等等的理解,对年轻一代哲学工作者的建议,以及威廉姆森在近些年打算做的厂作,等等。读者?  相似文献   

11.
强迫自己     
美国著名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成名前曾经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从小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名真正有实力的专业作家。一天,他接到了一个可以改变他一生的电话,打电话的人曾经借过15块钱给他。 “亚历克斯,我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那15块钱?” “我下次卖出稿子的时候。” “我有个好主意,”他说,“我们这里需要一个公关职员,年薪6000美元。如果你愿意,可以立即来上班。” 6000美元!在60年代,那是很高的薪水了。这预示着亚历克斯可以找间好的公寓,买辆旧车,把债还清……就在他满脑想着钱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是”、“是者”、“此是”与“真”──理解海德格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哲学中,“是”(Sein,being)与“真”(Wahrheit,truth)是形而上学的两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自巴门尼德以来,历代哲学家,特别是大哲学家,包括亚里土多德、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都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我们对“Sein”和“being”的翻译多种多样,主要有“存在”、“在”、“有”、“是”,等等,其中尤其绝对以“存在”和“在”为多。我认为,以“存在”(“在”和“存在”区别不大)来翻译和理解“Sein”和“being”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十分严重,因为它从根本上影响了我们对西方人所探讨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3.
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战区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Schwarzkopf)在战争结束后说,“我们的胜利得益于在战略运筹和作战指挥上对《孙子兵法》的成功运用。”然而事隔八年后,基辛格(Kissinger)博士在针对核查危机导致的“沙漠之狐”行动时却说,“华盛顿胜的是战役,而萨达姆赢了整个战争。”自称领悟了孙子兵法精髓的美国人其实完全没有弄明白孙子所强调的全胜上策是维护和平、伸张正义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推行的是强权政治,维护的是一己之利,动辄以武力相加,怎能做到屈人之兵于不战呢?孙子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主教》2002,(6):6-6
“圣经是天主的话,受圣神默感而写成。”(启示9节)全部圣经都是天主的话,“由天主所派遣的圣人,在圣神推动之下说出来的。”(伯后一21)“天主藉着圣神将这一切启示给我们了……除了天主圣神外,谁也不能明了天主的事。”(格前二10——11)  相似文献   

15.
张昕维 《四川心理科学》2014,(6):249-249,218
一、质的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说起质的研究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希腊,“ethnography(民族志)”一词中的词根“ethno”就来自希腊语中的“ethnos”,意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体”。而相关实地调查的方法,后来在人种学研究中,人类学家博厄斯第一个进行使用,他不但自己经常去美国西北海岸印第安人的部落做田野调查,也让学生离开图书馆,进入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16.
科学何以终结张明雯(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80)1996年《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一位高级撰稿人约翰·霍根(JohnHorgan)出版了一部著作,书名为《科学的终结——科学没落时代面临的知识极限》。全书以各门学科的“终结”为基础,描绘出一幅“科学终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车队工作时,有次我添乘到金华公寓。有个乘务员问我,“酗酒”一词怎么解释。我答道:是指没有节制的喝酒,酒后撒酒疯。他马上拿出一本段里制订的《职工奖惩条例》,指着上面一行字要我看,原来上面写道:“乘务员在公寓不准酗酒……有饮酒者扣奖50%。”他说:“我不酗酒,适量喝点酒为什么要扣奖?”当时我正面解释了一下乘务员在外不能喝酒的道理,如今回忆起来,是《条例》违反了逻辑要求。首先,从《条例》的本意来说,乘务员在公寓是不能饮酒的,但《条例》却将“饮酒”这个概念加以不恰当的限制,成了“酗酒”,犯了概念“限制不当”的逻辑错误。其次,从《条例》前后文的关系来说,先说“不准酗酒”,后来又说“饮酒扣奖”,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违  相似文献   

18.
析“内在实在论”——普特南哲学思想的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析“内在实在论”——普特南哲学思想的基点幸强国(杭州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普特南(HilaryPutnam)是当代美国哲学界中研究诸如真理、实在、价值等传统哲学问题的一个代表人物,以自诩为“内在实在论”者而著称。国内对普特南的“内在实在论”已有一定研究,...  相似文献   

19.
“没有什么比翻译更严肃的事情了。”——J.德里达:“围绕巴别塔的争论”,收入舒尔特和比格内(1992:226) “我们最终开始意识到,翻译当前在艺术史中的地位受到贬低,它应该占有更重要的地位。”——A.列斐伏尔(1992:14)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62,自引:4,他引:58  
以COPE量表为工具,对我国744名大学生的应付活动进行了测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学生应付活动主要有四种方式:针对问题积极主动应付、寻求社会支持、逃避和听之任之。(2)我国大学生在面临应激情境时,较多地采取“针对问题积极主动应付”和“寻求社会支持”的应付方式,而较少采取“逃避”和“听之任之”的应付方式,并表现出较大的情境差异、年级和性别差异,以及较小的专业、城乡和性格差异。(3)中国和美国大学生在应付活动中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