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对切实做好农村和少数民族中的宗教工作历来都十分重视。去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做好农村宗教工作对于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宗教的人生关怀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带来宗教的消亡迹象,反而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宗教热,这说明宗教在现代社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人生关怀的角度来探讨宗教存在的根源、宗教的本质及其价值,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宗教、客观评价宗教和处理宗教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迎来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全新发展。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基督教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也逐渐得以彰显。因此,对中国基督宗教现状的了解,实际上包括了两个层面,一为基督宗教在中国现代社会处境中自身的发展变迁,二为基督宗教对于中国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老年人中出现了"信教热"现象,而"热"的同时也表露出信众宗教认同与宗教皈依的差异性。正是宗教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俘获"了老年信众,非法宗教的猖獗"蛊惑"了老年信众,农村医疗、养老服务的欠缺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等更是"逼迫"老年人走向了朝圣之路。为此,必须从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加大对非法宗教的打击、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等层面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宗教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人群心理等都会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同时也会折射到宗教领域,并通过各种宗教现象和宗教行为表现出来。如何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中的宗教,引导宗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妥善处理好涉及宗教方面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纠纷,对于完善城市功能、维护城市稳定、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宗教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一般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逐步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国由农…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化运动中宗教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尽管现代化意味着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是与宗教文化的神圣化旨趣相冲突的,但从现代化与宗教文化的整体关系透视,二者又并非绝对排斥的。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层面剖析了宗教文化在西方早期现代化及当代社会经济现代化运动中所突显的积极意义。文章指出,深刻认识宗教文化在现代化运动中的特殊价值,对于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世界宗教世俗化浪潮和新宗教运动的蓬勃兴起,表明宗教对于现实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人们的心目中,宗教是一座净化心灵的道德殿堂。随着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道德状况从表象上看似乎呈现一种下滑的趋势,于是有人将挽救社会风气、提升社会道德的希望寄托在宗教的伦理...  相似文献   

8.
天主教和许多别的兄弟宗教一样,相信人全部的存在和意义并不只是现世短暂的几十年,对于此生的彼岸有着强烈并且持久的希望。但是“对于来世的希望并不削弱信友对现世所有的责任感,反而以新的理由支持人们完成这责任”。宗教本身不是社会发展的障碍,不是消极被动,悲观逃避。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去建设平安和谐,幸福健康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好农村信教群众的引导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做好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教群众来源广泛,有的在城市,有的在农村,处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活动方式。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重视做好城市信教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工作,而对农村的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重视不够,同时也缺少具体的研究和探讨。加强对农村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在农村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对做好农村的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充分认识农村信教群众的现状和特点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受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影响,宗教信仰在我国农村地区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心理相互契合,呈现普遍的"嵌入"形态,世俗生活和宗教精神的合体使得中国人的"宗教性"难以被轻易识别。随着宗教管理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农村地区不同程度的"宗教热"、农村基督教的较快增长、宗教的"公共性"和"个体化"等宗教信仰的新现状与新特性,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宗教与社会相互作用结果的自然"析出",也是宗教信仰自身的属性要求和功能延伸。总体而言,我国农村宗教信仰的研究进路是"嵌入"特征的普遍勾勒和"析出"结果的多维"深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于本源同志所著的《清王朝的宗教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属于院重点研究项目。该书集中地研究了清朝的宗教和政治的关系。对于研究晚近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和考察成熟的封建统治者的宗教政策,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作品。 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跨越中国古代和近代两个时代。研究它的宗教思想和政策实际是研究一个转型社会如何对待传统的宗教和外来的宗教。这对我们令天的宗教政策的反思和认识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清朝宗教的著作已有问世者,对其宗教思想和政策,也有一定的论文发表…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拿大和古巴社会的宗教氛围极其浓厚,宗教在美国、加拿大、古巴社会和谐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察美国、加拿大和古巴宗教状况尤其是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中重要作用,对于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做好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工作,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有着十分有益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宗教在农村地区的迅速传播,"宗教热"已成为当前浙江个别农村文化生态的重要体现。通过对H镇农村的田野调查,得知农民信众人数日渐增长、宗教发展不平衡、非法传教活动频繁。求神拜佛的社会传统、利益博弈与利益驱使、现实的利益诉求、宗教治理工作不利以及非法宗教多种传教方式等的影响是导致当前农村宗教盛行的主要原因。破解该难题,需通过"分类施策"引导村民理性看待宗教、"双管齐下"妥善解决农村的现实问题、"多方联手"加强农村非法宗教治理工作的力度、"因地制宜"加强基层统战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几点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经有种观点认为宗教世俗化是宗教衰落的表现,其实不然。宗教的世俗化有多重含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宗教世俗化的几点全新的阐释,说明宗教的世俗化不仅是宗教发展的新契机,而且还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充当了并继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即:宗教对道德控制功能的作用;宗教——尤其在特定宗教的内部,对于集体精神、团结精神的重新发现;宗教对于社会革命的作用力。通过论证,可以看出宗教世俗化对于社会的作用客观存在,并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被赋予许多全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宗教势力的发展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悠久的社会现象。世界上80%的人信仰宗教,中国13亿人口中就有1亿多宗教信仰者。调查数据表明,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宗教组织和90%的信教群众生活在农村。在农村地区,宗教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着影响,甚至已经影响和干扰农  相似文献   

16.
正一、宗教社会观是宗教本土化、社会化的核心要素天主教和其他世界性宗教一样,都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宗教,是以社会为自己的存在基础和服务对象的。宗教离不开社会。民族与社会的发展历史不因某种宗教的存亡来决定,而对于宗教来说,它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决定着它的生存与发展历程。某种宗教要适应社会,必然要与当地的文化相适应,必然要与本民族的民情风俗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符德礼 《天风》2013,(3):26-28
创建和谐宗教寺观教堂,对于农村教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笔者试从以下五个方面浅析当前农村教会创建中的困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以来,我国宗教中国化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在思想上对于“化什么”“怎么化”“谁来化”等问题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在实践上还存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内生动力不足、运动式一刀切等现象。本文对“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提出作了细致梳理,对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阐述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和新时代“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基本内涵、践行主体,探析了“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认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始终要坚持的根本方向,是我们宗教工作中需要不断推进的永恒课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推进,不断深化,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宗教的中国化进程,更好地引导我国宗教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不同社会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宗教也以各种形式和途径向外扩展。这种扩展既包括了正常的宗教交流,也包括了宗教的渗透。对宗教渗透进行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宗教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具体学科视野对宗教渗透现象进行复合分析,消除人为赋予该词的模糊性、神秘性、敏感性,是将其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而实事求是的开展研究的重要前提,对于实际工作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反渗透对策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宗教作为一种拥有社会组织、宗教设施、宗教活动、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社会实体,在城镇中必然产生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如何在每一细节中都融入使信教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用科学的态度和先进的理念来解决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提高城镇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