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若玲 《天风》2012,(8):28-29,41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宋耀如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传奇在于他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受过西方正规神学教育的传教者;他的传奇在于他忠于传教事业的同时,"隐传革命之道",成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他的传奇在于他引导其子女信仰上帝的同时,还教育他们要胸怀大志,做一个对祖国、民族有用的人,成就了显赫的宋氏家族。  相似文献   

2.
大卫·M·裴顿所著的在当时引起争议的《基督教传教运动和上帝的审判》一书的再版,使我们有机会从新评估共产主义革命对中国的传教和教会活动的影响。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中国10年的传教经历所写成。他首先是在重庆(当时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然后是在福州,在那里他和他的  相似文献   

3.
阿们!     
摩西下山,召集人民的领袖,把上帝命令他的事一一告诉他们。以色列人民一致说:“我们要遵照上主的话”做…… 摩西听了上帝愿意收以色列人为他的选民以后,他真是喜出望外;即刻下山,召集人的领袖把上帝要指定他们为子民,要成为神圣的国民,作侍奉他的祭司都告诉他们,他们兴奋得不得了,一致说阿们,愿意遵照上帝的话去做。这是他们一生中最美、最光荣的日子;他们也是代表全  相似文献   

4.
黄锡木 《天风》2016,(5):40-41
正上帝不仅赐给我们圣经,还恩赐我们热爱他话语的心。这些年来,中国教会一直被公认为热爱上帝话语的教会。华人基督徒不满足于一般的读经,他们更渴望深入查考上帝的话语,就像新约中提及的庇哩亚教会一样,"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参徒1 7:11)。近十多年来,为了满足中国信徒饥渴慕义的心,  相似文献   

5.
英国苏塞克斯那一个传教二十多年的费里曼牧师,出版了一本名为《上帝与我们》的书,表露他不信上帝的观点,遭教会当局炒鱿鱼。不过,他却因此而获得其他牧师和许多教徒的同情及支持,认为教会当局不该解雇他。现年48岁的安东尼·费里曼牧师,日前在苏塞克斯郡史  相似文献   

6.
国际动态     
柬埔寨禁止当街传教 1月1日,柬埔寨宗教事务部最近发布公告,禁止基督教团体在柬埔寨当众进行散发宗教宣传品等传教活动,以避免发生宗教冲突,破坏社会安定。公告指出,一段时期来,一些基督教传教士到柬埔寨居民家叩门传教、散发宗教宣传品,并宣称“上帝来了”。这是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和对他们隐私权的侵犯,必须加以禁止。柬埔寨宗教事务大臣谢萨伦说,柬埔寨是个佛教国家,一些基督教组织派人在金边挨家挨户进行宣教活动,要求居民信仰基督教,这种行为已引起柬埔寨人的反感,容易引发宗教冲突。 …  相似文献   

7.
祈祷的本分     
《天风》2002,(8):F004-F004
上帝要我们信他是我们的真天父,我们是他的真儿女,为叫我们放胆且有信心去求告他,如同亲爱的儿女求告他们亲爱的父亲一般。上帝的名本身固然为圣,他更要我们尊他的名为圣。就是我们清楚纯正地宣讲他的道,并照着他的道圣洁度日,作上帝的儿女。  相似文献   

8.
海洁 《天风》2013,(5):48-48
《撒母耳记上》15章,上帝吩咐扫罗击打犯罪的亚玛力人,将他们灭绝净尽。扫罗从命击败亚玛力人,但他没有按照上帝的命令,把他们灭绝。他因惧怕百姓而听从他们的话,急于掳掠亚玛力人的财物。撒母耳质问扫罗的时候,扫罗说,百姓在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要向上帝献祭。撒母耳说,上帝喜悦献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扫罗在这件事情上违背命令的原因,照他的理由是百姓要献祭,要把最好的献给上帝。真正的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内心对上帝缺乏敬畏,貌视神的吩咐。具体分析,扫罗的症结有几点:第一,缺乏清廉。作为一个王,权力越大意味着在财物管理上的责任也越大,扫罗的权力带给他贪恋财物以权谋私的便利。  相似文献   

9.
徐耀明 《天风》2005,(6):30-33
我们相信的上帝是真上帝,他的本质是真实、真善、真美……这一切都由他而来。我们不仅人人都喜欢真善美,更主要的是要人人都体现真善美。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要爱人如己。”(太22:37-39)世人若能如此行,和谐社会就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民族有一个优良的信仰传统,即是家庭的信仰教育和信仰生活。 上帝教导以色列人的圣经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6:4—7)日后,当他们的儿女问及上帝颁布的律法的意思时,作父亲的有责任把上帝怎样带领他们的祖先出埃及的经过,给他们详细地加以解释(参申6:20—25),以色列民  相似文献   

11.
葛美华 《天风》2006,(2):42-43
今就“不要惧怕,只管站住!”为题分四个方面与兄弟姊妹共勉。一、站稳根基 1、以色列人的软弱以色列人靠着上帝的能力(上帝藉着摩西降十灾出埃及),带着上帝的应许(上帝应许以色列人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迦南)离开为奴之地埃及。当以色列人满怀喜乐,靠着上帝的带领向迦南美地行进中,上帝却任凭法老的心刚硬,目的是上帝要在法老和他全军身上得荣耀,让埃及人知道上帝的能力。以色列人行至红海边上靠近比哈希录对着巴力洗分,在他们安营的地方法老一切的马匹,车辆,马兵与军兵追到以色列百姓,以色列众人面对的是前  相似文献   

12.
年近八旬的陈万光教友,是四川宜宾教区叙永堂口的传教能手,自1983年恢复宗教活动以来,经他传的教友有数百人。他是一位林场退休工人,传教全靠他的懿言善表和他爱人如己的实际行动。多年来,他省吃俭用,用自己的钱为望教者和教友们买《圣经》、《要理问答》、《进...  相似文献   

13.
雪峰 《天风》2012,(4):30-31
近读《罗马书》时,我被保罗的一段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原文如下: “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上帝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8:16—18)  相似文献   

14.
理雅各的儒教一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世界宗教研究》2007,3(2):134-143
理雅各以系统译介儒教经典而成为19世纪欧洲汉学之权威。他认为儒教是信仰真正上帝(God)之宗教,应由基督教补充与完成。本文分析理氏著译中有关中国上帝崇拜之论述,孔子宗教品格与形象之变化,以及理氏对儒教宗教性的判定,藉此对理氏儒教研究中基督教意识形态与传教动机的介入与影响作出反思。  相似文献   

15.
在这本书中,作者拒绝超自然概念,并考察、分析、驳斥了有神论者提出的无数证据。他说:“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人们改宗无神论……而是要证明对上帝的信仰是非理性的、虚妄的。如果一个人愿意继续信仰上帝,那是他的权利;但是他不能再以理性和道德的名义为自己的信仰辩护。”  相似文献   

16.
刘行 《天风》2005,(5):39-39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3:18)爱,从上帝而来,由心而发,爱不是无源之水,沙上建塔,口头文章。爱的源头是上帝,上帝就是爱,他的命令就是要我们彼此相爱。爱要诚实,最怕撒谎,最忌假冒为善。主耶稣说犹大:"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约13:18)与主亲  相似文献   

17.
景健美 《天风》2012,(8):65
许多人对基督教感兴趣,到教堂常问一个问题:我怎样成为基督徒?他深深地被上帝吸引,不想做一个旁观者,却不知如何开始信仰。《诗篇》记载:"上帝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他的没有。"(诗53:2)若你带着一颗简单而渴慕的心来寻求上帝,他应许过:"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29:13)上帝鼓励人来寻找他,来求问他。怎样才能成为基督徒呢?圣经《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记载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  相似文献   

18.
在基督教伦理中,"敌人"和"爱"都是感受上帝存在的补充形式:在敌人那里,上帝启示他们,他是作为他者存在于他们之中的,如同他们体会到在这个世界中上帝的距离;而在"爱"中,上帝则表明自己是作为救世主存在于他们之中的。"敌人"使得上帝与没有上帝的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非常明显,而"爱"却延缓这种界限的形成并让人们知晓上帝的存在。"爱你们的敌人"中的"爱"并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义务或责任,是一种超自然的爱。唯有如此,这种爱才可以成为一种绝对命令。"爱你们的敌人"为化敌为友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基础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爱情草稿     
有个潇洒富有的年轻人,他请求上帝允许他给爱情打草稿,上帝同意了。到了适婚年龄,小伙子碰上了一个绝顶漂亮的姑娘,小伙子非常满意,他们很快结成夫妻……有个潇洒富有的年轻人,他请求上帝允许他给爱情打草稿,上帝同意了。到了适婚年龄,小伙子碰上了一位绝顶漂亮的姑娘,姑娘也倾心于他,小伙子非常满意,他们很快结成夫妻。可不久,那小伙子发觉姑娘虽然漂亮,可她一做事就“翻船”,两人心灵无法沟通,  相似文献   

20.
一、上帝的悔恨 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吗?上帝的悔恨使我发生了疑问. 首先,上帝未曾料到自己所造的蛇会诱惑夏娃偷吃智慧果,使人类生起恶念,因而后悔造人于地.其次,以色列人从埃及返回巴勒斯坦迦南地,摩西的继承人约书亚死后,经过一段士师时期,以色列民众要求建立国王以共同对敌.先知撒母耳和上帝勉强立扫罗为国王,但是内心极不愿意.因为他们深知,立起国王,必然减弱民众对上帝的信奉.因此,他们刁难他.由于扫罗"违背命令",上帝对撒母耳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上帝又一次追悔了.第三,经过王国时期,分国时期,北国以色列灭亡后,南国犹大进入晚期.由于犹大人不听警教,上帝便召北方兴起的巴比伦王将犹大国王约雅敬推翻.不久,上帝又"后悔"了.他劝犹大民众不要怕巴比伦王,并声明"要拯救你们脱离他的手".但是,上帝的诺言没有实现,犹大国到底被巴比伦灭亡了.耶路撒冷彻底被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