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母亲的工作倦怠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从护士、教师、商业服务人员三个女性集中的领域抽取380名职业女性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职业母亲的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1)职业母亲的工作倦怠水平显著高于无子女的职业女性.(2)自尊与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的一个或多个维度显著负相关.(3)自尊是社会支持影响职业母亲工作倦怠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徐富明  朱从书  邵来成 《心理科学》2005,28(5):1240-124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用教师工作倦怠问卷、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调查表、教学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6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教师的主动应对、被动应对、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分别对教师的整体工作倦怠感及其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主观负荷问卷、工作倦怠量表以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天津市某企业的231名员工进行了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考察了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工作压力源和主观负荷对工作倦怠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主观负荷对工作倦怠的预测力更高;(2)工作压力源和主观负荷与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和消极疏离的相关较高,但与低成就感几乎没有相关性;(3)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压力和心理资本能够解释工作倦怠76%的变异。  相似文献   

4.
岗位特征及相关因素对辅导员工作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启武  郭兰 《心理科学》2011,34(5):1178-1182
本研究旨在探讨岗位特征及相关因素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的影响。在高校辅导员培训课堂上共收取有效数据342份。结果表明:⑴岗位特征包括职业价值感、职业无意义感、岗位消极特征和岗位积极特征四个因子;⑵希望和职业价值感能显著正向预测,角色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工作倦怠;⑶角色压力在职业无意义感、岗位消极特征、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职业价值感、希望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初步发现了岗位特征及相关因素对辅导员工作倦怠的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5.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了322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人口学变量和工作压力、行动控制风格、行动控制策略对其工作倦怠的风险预测能力,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各心理变量间的关系,从PSI理论角度诠释了倦怠形成的机制。结果发现:中专、高级职称、中高压力水平、低行动控制策略和状态导向是导致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危险性因素;行动导向者的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及行动控制策略运用水平显著好于状态导向者;工作压力、行动控制风格对工作倦怠的直接效应显著;行动控制风格和行动控制策略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间起中介作用。因此,PSI视角下的工作压力-工作倦怠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解释工作倦怠的形成机制;借助PSI理论构建的干预训练,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士群体面临哪些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为护士预防工作倦怠提供依据.方法:对120名护士初始测试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然后对360名护士正式测验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护士工作要求问卷包括工作量、倒班、情感要求、环境、心理和时间六个因素;护士工作资源问卷包括社会支持、奖励、技能多样性、工作控制和决策参与五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护士工作要求问卷所提取的六个因素、工作资源问卷所提取的五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结论:护士工作要求-资源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7.
教学效能感与教师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鸿  任旭明  林琳  时勘 《心理科学》2008,31(1):218-221
采用问卷法对728名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学效能感对其工作倦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工作压力不仅直接导致工作倦怠,还通过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从而导致工作倦怠;教学效能感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路径为:工作压力直接和通过降低一般教学效能感导致情绪衰竭,工作压力直接和通过降低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导致人格解体,工作压力通过降低个人教学效能感导致成就感低.  相似文献   

8.
以546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压力和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并分析了社会支持在压力和网络成瘾之间的调节作用,且比较了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调节作用的差异。结果发现:(1)压力和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压力对于网络成瘾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支持能够起到压力缓冲作用,调节压力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但朋友支持不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与低父母支持的个体相比,高父母支持个体的压力对网络成瘾的预测力要小一些,即较高的父母支持可以缓冲压力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主要探讨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工作倦怠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山东省5家医院的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对躯体化、焦虑、妄想和精神病性有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对工作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表现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两个方面。工作倦怠是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变量,工作倦怠对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情绪劳动通过工作倦怠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挑战性-阻碍性压力二维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2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的关系,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和问题导向应对策略在这一关系中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挑战性压力源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阻碍性压力源对工作倦怠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对工作投入有负向的预测作用;问题导向应对策略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考查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的特点, 并探讨亲职压力、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使用《亲职压力指标简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对孤独症、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以及脑瘫5种残疾类型儿童的369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及其各维度在不同残疾儿童类型中差异显著, 孤独症儿童家长在总分及各维度中均最高, 听力残疾儿童家长均最低;(2)亲职压力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亲职压力与生活质量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的整体相关显著;(4)社会支持在亲职压力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护士幸福指数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综合幸福感问卷对汉川市12所医院中206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揭示护士幸福指数处于中等水平,护士幸福指数与综合幸福感各维度、压力、职称等均有显著关联.建议针对情感、支持、压力、职称等相关因素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提高护士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3.
个体对组织氛围的感知是影响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重要因素,亦是提高敬业度水平的关键。本文选取全国范围内168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氛围各维度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1)组织氛围各维度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支持与工作意义对工作倦怠有显著正向影响;(3)工作倦怠对组织支持、工作意义与敬业度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验证了工作倦怠作为中介变量传导机制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支持在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和工作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社会支持在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工作绩效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260名钢铁工人进行测查。并运用SPSS13.0和LISREL8.70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任务绩效维度上工龄的主效应显著;角色模糊维度上学历主效应显著。结论社会支持在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间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郑晓旭  陈娇  骆瑒  孟慧 《心理科学》2019,(2):350-357
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领导-成员交换理论,采用两时点追踪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了313份数据,探讨了员工的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自我效能感对工作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社会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倦怠之间有着显著的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社会比较调节了社会自我效能感通过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预测工作倦怠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取天津市379名老年人,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最表"和"情绪一社会孤独问卷"进行调查,以探讨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工作状况的老年人在社会支持、孤独感及主观幸福感上均呈显著差异;不同社会支持水平老年人的孤独感、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间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随机选取河北省三类中学(重点、普通、私立)324名高三考生为被试,考察了学生对高考的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学生心理控制感显著高于私立中学学生,女生在社会支持的寻求上显著高于男生;(2)积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有显著负相关,而消极认知评价与高考压力有显著的正相关;(3)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对高考压力有直接影响;而积极认知评价通过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高考压力.  相似文献   

18.
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情绪调节是工作倦怠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实证研究表明, 压抑负面情绪和采用表面表演策略是情绪调节导致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 而情绪智力、工作自主等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对于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效应。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作用机制的理论解释包括面部表情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情绪的社会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的理论模型来分析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作用机制, 提出应该深入探讨组织支持、领导行为和情感文化的调节效应, 并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角度采取预防与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匹配对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工作倦怠是近年来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及职业健康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的目的是着重检验"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匹配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根据2家企业118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工作倦怠量表和"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问卷做了修订.然后在8家非服务性企业进行了调查,316份有效问卷的调查进一步验证了工作倦怠量表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和信度;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龄在工作倦怠上有显著差异;通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匹配各维度与工作倦怠各维度显著相关;进一步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任务特征在任务依存性和任务自主性的两个维度的匹配对情绪衰竭有负向预测作用,任务自主性匹配还对工作怠慢维度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曹经纬  耿文秀 《心理科学》2011,34(3):692-695
【摘要】目的:考察在华跨国企业外籍高管的压力状况,探索其压力应对方式和在华适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访谈法,结合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心理适应量表和应对策略量表对67名在华外籍高管进行调查。结果:在华外籍高管的压力源主要源自工作特性、人际支持和个人因素,其中工作特性是最主要的压力源;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显著相关(p<0.01),忍耐型问题解决策略的使用频率与这两种适应成正相关(P<0.01),求助型应对策略使用频率与社会文化适应呈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性别的外籍高管在工作适应性上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工作地点的高管在工作适应与忍耐型问题解决策略两项上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华外籍高管的压力主要源自工作特性和人际支持,忍耐型问题解决策略有助于提高心理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