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层面地认识医患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医”的社会分工形成起 ,医患关系就出现在人类社会。千百年来 ,医患关系古朴、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患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值得重新认识。医患关系是医 (方 )与患 (方 )自然形成的、自愿结合的社会人际关系。在患者基于自己 (或其亲属 )的选择 ,发出求医行为后 ,在接受医务人员医学诊疗服务时 ,患者与医方 (包括在医院工作的医、护、技、管理、后勤人员 )形成了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在特定时间内 ,特定环境下 ,特定情境中 ,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医学生活的诸种关系中 ,医患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受多学科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Rezeptionsasthetik)又称“接受理论”(Rezeptionsthorie)或“接受研究”(Rezeptionsforschulung),作为一种研究文学接受和影响的新方法,是本世纪60年代中期由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Hans Robert Jau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等五名文学理论家创立的,1984年始介绍入我国。近三年来,这一理论的介绍和研究有所进展,兹将进展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报》2005,37(5):F0003-F0003
1征稿范围心理学各领域(包括认知与实验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企业管理与社会心理、心理测验、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与评介等。本刊不接受一般性研究综述,除非是特约稿件或作者在某综述领域有多年的研究积累。本刊也接受英文稿件。2投稿要求本刊已实行网络投稿(http://journal.psych.ac.cn),暂不需交打印稿。研究中使用的材料(如问卷、量表、图片等),需附在正文后(与正文放在一个文件中再上传)。因为是匿名审稿,正文中尽量删去所有作者信息,如中英文题目后面的作者姓名、…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报》2005,37(6):F0003-F0003
1征稿范围心理学各领域(包括认知与实验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企业管理与社会心理、心理测验、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与评介等。本刊不接受一般性研究综述,除非是特约稿件或作者在某综述领域有多年的研究积累。本刊也接受英文稿件。2投稿要求本刊已实行网络投稿(http://journal.psych.ac.cn),暂不需交打印稿。研究中使用的材料(如问卷、量表、图片等),需附在正文后(与正文放在一个文件中再上传)。如果研究中使用了国外的量表或问卷,顺提供原作者使用许可的书面证明,挂号邮…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报》2006,38(1):F0003-F0003
1征稿范围心理学各领域(包括认知与实验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企业管理与社会心理、心理测验、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与评介等。本刊不接受一般性研究综述,除非是特约稿件或作者在某综述领域有多年的研究积累。本刊也接受英文稿件。2投稿要求本刊已实行网络投稿(http://journal.psych.ac.cn),暂不需交打印稿。研究中使用的材料(如问卷、量表、图片等),需附在正文后(与正文放在一个文件中再上传)。如果研究中使用了国外的量表或问卷,顺提供原作者使用许可的书面证明,挂号邮…  相似文献   

6.
正自媒体(We Media),又称个人媒体,指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各种论坛BBS等网络社区俨然成了发展繁荣的自媒体平台。2012年12月21日,传说中  相似文献   

7.
历史主义可以定义为这样一个公式:真理和价值是时代的产儿(veritas et virtusfiliae temporis),即历史的产儿。在德国,出现在十八世纪末和发展到十九世纪的历史主义是一种历史的相对主义,它把真理、法律、风俗、道德,总而言之,一切思想和一切价值看作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一个特殊文化、或一个特定国家和地区的集体的产物。因而,这些思想和这些价值只是对时代、文化才有效,以及在上述最后一些环境  相似文献   

8.
音高是音乐和言语领域中一个重要维度。失歌症是一种对音乐音高加工的障碍。探讨失歌症者对音乐和言语音高的加工有助于揭示音乐和言语音高加工是否共享特定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 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加工存在障碍, 这种音高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言语音高加工。同时, 声调语言背景无法弥补失歌症者的音高障碍。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资源-共享框架(resource-sharing framework), 即音乐和语言共享特定的认知和神经机制(Patel, 2003, 2008, in press), 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失语症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动机角度探讨两种特定的威胁性情绪(愤怒、恐惧)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分别采用情绪面孔图片(实验1)和身体图片(实验2),通过时间比较任务(实验1、实验2)和时间估计任务(实验3),均发现了时间知觉在愤怒和恐惧这两种威胁性情绪影响下的差异:与中性情绪相比,愤怒引起主观时间变短,恐惧引起主观时间变长。研究揭示了情绪动机对时间知觉的影响,趋近动机下主观时间变短,回避动机下主观时间变长。  相似文献   

10.
论正义的环境——兼论代际正义的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休谟曾经说过,正义是一种人为的德性。这就是说,正义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也不是自然而然地出现的。正义是“应付人类的环境和需要所采取的人为措施或设计”(休谟,1991年,第517页),是处于特定环境中的人们用来指导各种社会安排、以便使人们的不同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互利合作条款。正义是特定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产物:只有在这种特定环境中,正义的出现才是可能的和必要的。这就是当代正义理论中所谓“正义之环境的学说”(doctrineofthecircumstanceofjustice)。它涉及正义的理论预设、逻辑基础、本质属性和证明方法。关于“正…  相似文献   

11.
一 从香港、澳门、台湾到祖国内地学习的学生和从国外归国学习的华侨学生(以下简称港、澳、台、侨生),过去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资本主义社会特定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认识、信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7,(2):102-114
与西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相比,无家可归现象在当代中国都市还不算是十分显眼的社会问题,但却呈现出一个潜在成长的趋势:在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内,在地下通道、桥洞或车站等公共基础设施附近,或者在24小时开放的商业设施中,我们都能看到街头露宿现象的常态;街头流浪者本身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边缘性和模糊性,往往以拾荒者、职业乞丐和流浪艺人等身份占据并定义特定的空间。本文的核心内容,是要去探讨在当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语境下,作为无家可归现象中的一个主流亚型,在诸如北京这一类的核心都市地带,街头流浪现象的社会生产机制。文章认为,作为结构性力量的社会制度实践(住宅的社会供给、农地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等),以及反映社会行动者能动性的策略性适应(making"home"of from the scratch),在文化规范和文化心智的中介下,构成了解释当代都市街头流浪现象的一个多元的、均衡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
通过操纵敬畏与快乐(实验1)和敬畏与中性(实验2),采用特定领域风险评估和情绪自我调控问卷,考察敬畏对冒险行为的影响及情绪调控能力的调节作用,共148人参与研究。结果表明:①与快乐相比,敬畏会降低道德冒险行为,两者对经济、健康、娱乐和社交的影响无显著差异;②在道德决策时,具有较高情绪抑制水平的个体,体验敬畏比体验快乐更保守,在经济决策时则更冒险;③敬畏与中性情绪对特定维度冒险行为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刘方 《宗教学研究》2006,2(2):133-137
本文从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宗教信仰的传播与变异等角度,对“延州妇人”这则故事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研究。分析了故事产生的密教外来影响与道教房中术这一中国文化的内在接受基础,以及唐代道教盛行背景下大量出现的遇仙文学与女冠文学等特定文学环境。  相似文献   

15.
翟萍 《学海》2008,(3):185-188
庞德的第一部译著<华夏>于1915年问世.自此,其在诠释中国古诗词时所产生的误译不断地招致了翻译评论家的非议.该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造成宠德误译的原因,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和翻译的跨语言特性,将对庞德翻译文本的接受方式划分为垂直一水平式接受.通过例证,认为,正是与这一接受过程有关的变因,如审美主体(翻译者)、接受主体(接受语读者)和接受环境(接受语的民族心理)等综合因素诱发了庞德的误译.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7号),并已于3月1日起施行。为了加深有关各方对该办法的学习理解,推动该办法的贯彻落实,最近,我们约请国家宗教事务局政法司负责人,就该办法出台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9,(3):19-26
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不仅有赖于逻辑自明的"以理论为导向的经验研究"(theory-oriented empirical research),有时候也来自针对特定社会干预方案及其后效的实证评估。本文首先给出了一个关于"社会政策"的广义界定,认为在一般性社会干预的视野下,任何一个企图提升人类,或其内部特定人口组群(population segments)之总体福利的公共知识行动(public knowledge action),都具有社会性,因此都是社会政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引入作者亲身经历和关注的三个政策案例并见证了社会行动者对特定政策的适应性回应之后,论文提出了迈向"证据为基础的社会政策研究"这样一个倡议,将其看作当代社会知识生产的一个主要来源,并强调指出,对社会政策证据生产之时序性的完整把握在这一知识生产过程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文章还将该生产时序分解为三个阶段进行细致说明:(1)对嵌入性政策场域(embedded policy field)的定性把控;(2)操作化、多点测量和评估证据的系统采集;(3)作为包容性解释的理论叙事(theoretical narrative[s] as accommodating explanation)的生产和提炼。  相似文献   

18.
人际沟通能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淑华 《心理科学》2002,25(4):503-505
人际沟通能力是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国内对沟通能力的研究限于言语表达能力,国外对沟通能力的研究从70年代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人际沟通能力结构的复合性(是一种综合性能力而非单一能力),人际沟通行为机制的复杂性(外部受制于特定的情境、文化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内部受制于人的目的、认知、情感、动机等因素),至今,对沟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的理解尚未形成统一看法。综观历史,人们对沟通能力及其结构研究有两种思路:一是自上而下的演绎,一是自下而上的归纳。前者是从理论的推演概括沟通能力的含义和成分,这种研究思路存在很大争议,主要体现在情境论(situation)及状态论(state)与特质论(trait)之争(20世纪80年代);行为表现论(performative competence)与过程论(process competence)之异(20世纪末)。  相似文献   

19.
藏秘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但由于秘密的不公开性, 使得藏秘的研究发展缓慢。近年来学界主要关注藏秘的消极影响(如负担感及自我惩罚等), 而对藏秘的积极影响研究(如社会保护及亲社会谎言等)较少。学者们提出了秘密抑制模型、专注模型、持续性思维模型和共享现实理论等来解释消极影响的机制, 并发现通过吐露秘密、发挥创造性、训练情绪标记和自我意识等途径可以应对藏秘的消极影响。未来研究应对藏秘的概念做出更准确统一的界定, 并寻求更精准特定的测量与操纵方式, 探索藏秘的积极结果及影响机制, 深化藏秘的理论研究, 并推动藏秘研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赵汀阳在《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一文中对当前汉语西方哲学研究提出了较多"复述"、较少"意义续篇"书写的批评.在接受这个批评并承认书写"意义续篇"是汉语西方哲学研究的最终旨归的前提下,本文尝试论证,考虑到西方哲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批量引入中国且研究时间较短、与本源文化差距较大等现实因素,尤其考虑到赵汀阳提出的"当代性"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