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潇潇  安同良 《学海》2015,(2):110-117
熊彼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思想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遗产。在中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机遇之际,其创新理论、经济周期思想等,正触及并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将其思想与中国改革的实践相结合。本文梳理了熊彼特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路径与发展阶段,将其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对熊彼特思想的初步了解;第二阶段为新中国成立至1989年,熊彼特思想逐步引入中国;第三阶段从《经济发展理论》首次翻译到2007年,熊彼特思想进行多方位传播;第四阶段从第一届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召开至2013年,熊彼特学说在中国开始了系统的组织化传播;第五阶段以2014年南京大学中奥熊彼特创新中心成立为标志,熊彼特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的新发展:演化经济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道江 《学海》2004,(1):155-161
演化经济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马歇尔和熊彼特 ,纳尔逊和温特富有影响的著作《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问世后 ,演化经济理论更是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文拟回顾演化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 ,阐述演化经济理论的根本理念 ,并就其发展前景作出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3.
张亮 《现代哲学》2007,42(3):32-37
卢卡奇创作《青年黑格尔》是其思想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由于他未能恰当处理自己关于青年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在哲学思想发展方式上具有类似性这个重要的理论直觉,不自觉地把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某些评论,当作观察、评判《精神现象学》的形成与本质的参照系,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混淆与偏差。但是,不管是对黑格尔研究、卢卡奇研究还是一般思想史研究来说,《青年黑格尔》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小的是美好的:一本把人当回事的经济学著作》是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E.F.Shumacher)的力作,这本书为佛教经济学奠定了系统而清晰的理论基础。该书于1965年英国伦敦出版,1984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2007年由译林出版社再次翻译出版。E.F.舒马赫是英籍德国人,作为一位知名的经济学者和企业家,他曾与凯恩斯和J.K.加尔布雷思共事。他出任过英国驻德管制委员会的经济顾问,在1950至1970年间担任英国国家煤炭局的局长,同时他还是适用于  相似文献   

5.
交融与优化──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与经济思想的关系庄锡华马克思恩格斯对美学问题的讨论往往在政治经济学专著中出现,美学理论与经济学理论为什么会如此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本文便是笔者对此进行思考的一些体会。众所周知,《19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思想的整合出发来研究《资本论》,这是当前《资本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从认知型上来理解这些不同学科的内在联系,展现《资本论》哲学的构架。《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与《资本论》具有不同的认知型,前者以劳动本体论为主导,后者以资本逻辑为主导;对这两种认知型进行区分,方能看清当代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者在理论上的错位。今天研究《资本论》,更要研究《资本论》出版之后的社会历史变迁,以及以这一变迁为基础的理论逻辑变迁,从而在新的语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5,(12)
<正>"佛教经济学"(Buddhist Economics)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从1966年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E.F.Schumacher)发表《佛教经济学》论文,到1992年泰国佛学家帕宇陀(P.A.Payutto)出版《佛教经济学》著作,以及不丹王国提出"国民幸福总值"(GNH)概念,再到其他学者的进一步拓展,迄今不过半个世纪的历史。然而,这门年轻的学科却因其独特的理念、深刻的洞察力而揭示了世界经济发展和主流经济思想的偏差,并且日益为国际学术界和一些国际组织所认可。下面,本文就佛教经济学的学  相似文献   

8.
<正> 张恒寿(1902年3月24日—1991年3月7日)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生前曾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河北省历史学会会长。他一生从事中国古代史与中国思想史研究,著有《庄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和《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等书。我跟随张先生研讨中国思想史多年,先生的治学精神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正王小锡教授的《经济伦理学——经济与道德关系之哲学分析》由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该著作以全新的视角,对经济与道德关系进行了哲学分析,提出了"经济德性""道德资本""道德生产力"等重要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思路。该著提出了"经济德性"的概念,在遵循经济规律、紧扣经济运行环节、吸纳经济学理论、直入经济活动中,客观地分析和阐述了经济内蕴的道德禀性,  相似文献   

10.
洛克的政治学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1632—1704年)从事政治活动和理论活动的年代,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发展和完成的时期。洛克的全部理论活动、特别是他的政治学说,典型地反映了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他的主要理论著作差不多都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一两年内出版的。1689年出版了《论宗教宽容的书信》(写作于1685—1686年),1690年出版了《政府论》和《人类理解论》。自觉地把他的理论著作服务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下面,我们来谈谈洛克政治学说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这是邓小平同志非常强调的思想,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由范英主编、广东省内40位老中青年学者集体撰著的《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一书,就是以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为灵魂,以精神文明学的现有理论为基础,以社会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为载体,多层面、立体式、尝试性地探讨人的素质、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规律的大型著作。该书由红旗出版社1994年底正式出版,约120万字,分上、下两册。现将总论发表于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死于一八三一年,他留下的著作和讲稿很多,除生前出版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等著作外,大部分著作和讲稿是他死后由他学生整理出版的。黑格尔死后第二年,即一八三二年,他的学生米希勒等人即开始印行《黑格尔全集》,历时五十五年,到一八八七年出齐,共十五卷。这是第一部《黑格尔全集》,通称米希勒本。这部《全集》尚未出齐时,在一八四○年又印行第二版,编者米希勒对黑格尔的讲稿作了文字加工,读起来比较顺畅,编排上也讲究些,但距黑格尔原著稍远,不无走样。  相似文献   

13.
MEGA~2第二部分不仅出版了一大批新的马克思经济学手稿,而且分别出版了马克思的原始手稿和恩格斯的编辑稿,为《资本论》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文献基础。德国学者利用这些新的文献资料,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历程进行重新界定和分期,如提出马克思有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两个写作计划,而相关手稿的归属也被重新界划。在对比马克思和恩格斯手稿基础上,德国学者强调,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方法论是关系性而非实体性的,他的经济学首要的是逻辑性、抽象性,而非历史性、实证性。这对于我们利用MEGA~2做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尼采于1887年发表《论道德的谱系》。此后谱系学的哲学著作便开始日趋增多。连胡塞尔这位在其一生中看起来从未与尼采发生直接联系的思想家①,也会在1933年有意无意地以逻辑谱系学研究为副标题,来发表他生前最后一部著作《经验与判断》,遑论眼下最重要的谱系哲学家福柯等  相似文献   

15.
象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样的片断材料如此著名是罕见的。这个手稿虽然是为一部打算公开出版的著作准备的纲要,但除此以外我们毫无所知。然而象这个手稿一样,使人如此深刻地认识一个研究者的精神发展过程,这也是少有的。这个手稿也许写于巴黎,记录了他1844年三、四月至八月的思想。它是马克思思想在那独立个性形成的头十年所经历的伟大阶段中最有特色的一段;这十年是以他作为自由主义家庭出身的大学生而开始,并以形  相似文献   

16.
L·M·阿尔汉格尔斯基(1925—1982)是苏联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博士、教授。他生前曾任苏联哲学协会伦理学分会委员会主席,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主任。他一生写了很多伦理学专著和论文,特别重视对伦理学范畴的研究。在1974年出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教程》中,他写了专篇《价值哲学问题和伦理学范畴》,以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伦理学范畴。本以简要介绍他的这部著作中有关伦理学范畴的内容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7.
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学科 ,是应用伦理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 ,是理论伦理学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再发现 ,其生命贵在创新、贵在与时俱进。 2 0 0 4年 1月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乔法容和朱金瑞两教授主编的《经济伦理学》就是在经济伦理学领域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不断创新的力作。作者不仅站在经济学的至高点剖析伦理问题 ,而且站在伦理学的前沿观察经济问题。经济学与伦理学水乳交融 ,是该书的一个特色 ,从而使经济伦理学这门边缘学科更显生机与活力。从体系和逻辑上看 ,全书十章环环相扣 ,首尾…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道德     
主持人的话:今年是德国著名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阿多诺(T.W.Adorno,1903—1969)诞辰100周年。阿多诺一生勤于探索、善于思辨,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呕心沥血地构造了以否定的辩证法、社会批判理论和音乐批评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西方学术界,他的哲学思想深刻而独树一帜,他的社会理论丰富而特色鲜明,对20世纪西方国家的知识界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也因此成为上个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之一。为了纪念这位思想家,我们在此特别刊登国内从未发表过的三篇论文,它们分别选自阿多诺的《克尔凯郭尔——审美的结构》、《最低限度的道德》和《道德哲学的问题》三部著作。如果说《克尔凯郭尔——审美的结构》是阿多诺刚刚进入哲学界时所写、反映他的青年思想的处女作,那么《最低限度的道德》则是他反对法西斯统治、抒发经历二战体验的作品,文风多有警句格言,颇有哲学散文的韵味,而《道德哲学的问题》则是他生前的讲课文稿,文风完全不似他的其它哲学著作那样深奥晦涩,而是朴实直白、深入浅出,对人们正确理解和认识道德哲学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我们希望,这几篇论文的发表能够展现阿多诺思想的几个不同侧面,对国内学术界全面认识阿多诺思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熊十力(1885—1968)是中国现代最富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是现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他以思想精深、逻辑严密、议论独特而著称于世。他的思想在其生前和死后都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浓厚兴趣。稍一留神他的思想体系人都会发现:他的思想体系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他的许多学说、范畴都渊源于《周易》,另一方面他对  相似文献   

20.
<正>鲁品越著《鲜活的资本论——从深层本质到表层现象》一书于2015年8月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全书527千字。该著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经济学理论融为一体,以当代活生生的伟大实践为载体,对《资本论》这一伟大理论进行探索、还原与创新。作者认为,《资本论》的主线是扎根于劳动二重性的社会经济双层结构:深层的社会经济权力结构和表层的"自然一技术"物质结构,前者以后者为载体从而驱动后者。一切社会关系过程都要通过自然物质过程来实现,人类历史于是成为自然历史过程。由人们相互服务的活劳动结成了"用生命生产生命"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劳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