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场三卦”是解读王阳明易学思想的重要文本,从王阳明对恒、遁、晋三卦的解读来看,他此时所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价值世界以及如何看待价值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冲突。通过对恒卦的解读,王阳明指出价值世界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实践性,否定了价值相对主义与主观主义的理论立场。通过对遁卦的解读,王阳明主张当价值世界与现实世界发生冲突时人们应当坚持价值理想,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实践的策略性,不能忽视对客观条件和可能性的分析;当理想中的价值世界暂不具有现实可能性时,可以选择策略性遁世。通过对晋卦的解读,王阳明说明了价值之落实与成就理想人格的关系,并提出理想人格的成就终将对推动价值之落实发生积极的作用。“龙场三卦”在哲学义理上层层推进,体现了王阳明对价值世界及其与现实世界、主体实践之关系的系统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南大吉是明代中期关学学者之一。因王阳明曾为其座主故称门生,后与王阳明有过一段特殊的交往关系,深受阳明心学之影响,其思想也从原来笃信程朱而转向阳明心学。其学"以致良知为宗旨,以慎独改过为致知工夫",以追求"道化"为理想境界,并特别告诫人们要警惕陷入"物化"之中。他不仅笃信"致良知"之学,且尽力在关中传播其学,此为"关中有王学之始",关学学术走向亦由此而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认为乐是心之本体,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欣合和畅。乐的境界就是无论在何种艰难境遇中都能保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儒者胸怀;亦保持着"无入而不自得"的超然和畅的气象。孔颜真乐不仅是王阳明追寻的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亦在他追求的人生过程之中。王阳明将真乐置放在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生意之中,在不同的层次,展现出不同的类型人生之乐。真乐是对人生之乐的提升和超越。真乐亦存在于人生的种种忧虑当中,王阳明以乐化忧,忧中更能体悟和彰显乐。  相似文献   

4.
阳明学因其讲本心良知,注重主体的心性修养和王阳明本人多次隐居,"出入佛老三十年",至中后期仍然十分注重融摄道释,以至于阳明学长期被当作没有经世功能和有为追求的纯粹心学或道禅之学。然而,从儒学固有的价值取向、阳明中后期思想的内在逻辑、性格特点以及王阳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方面来看,王阳明无疑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实关怀和实践品格的儒者。而且阳明学中"良知"的自然展开,"知行合一"、"体用不二"、"万物一体"的理论特点又形成了其学说"立体达用"的逻辑架构。王阳明正是用这种逻辑架构作为标准来对照查验其他思想学说,使之成为他展开儒道之辨、儒佛之辨的重要判据。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全集》之《年谱》和《年谱附录一》皆称《山东乡试录》出于王阳明之手,但是学术界对于这一观点存有争议。查考明朝相关的科举制度和上海图书馆所收藏之《弘治十七年山东乡试录》,可以确证《山东乡试录》非出于王阳明之手。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的良知说历来被认为具有道德动力义,但本文认为王阳明思想中该问题具有复杂性。王阳明本人并未对道德动力之重要性有明确认识,所以要进行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做间接探讨与推论。通过对"知者意之体"的分析,可知良知可以作为本体而发用,由此推导出道德动力与情感也可作为"用"而源于良知。但仔细审视王阳明对于孟子四端之心的看法,就会看到他完全是从根源以及究极的意义理解四端之心。又由于王阳明倾向于以"知是知非"来统摄理解四端,导致"恻隐之心"等道德感情更多地被理解为"知恻隐"。这两点理解其实与朱熹并没有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对修习道教内丹导引之术非常重视,其《年谱》中多有记载。内丹本为一种养生延命之学,王阳明却使之成为“致良知”说的组成部分。王阳明如何将道教的修为与儒家的心性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呢?这里拟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1 当然,能够产生内心神秘体验的并非仅仅是道教内丹,佛家与儒家也都有类似功夫。但是究阳明一生,他似乎独钟情于道教内丹之术。  相似文献   

8.
王学作为明代思想的主流 ,好之者不绝 ,而攻之者亦众。批评者经常讥讽王学为禅学 ,这可以说明王学与佛教的关系比较密切。虽然没有人批评王学为道教 ,但在明代“三教合一”的时代洪流中 ,王学与道教还是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就此问题来作一探讨。一王学的开山祖师王阳明本人与道教的关系就十分密切。王阳明曾自称与道教打了三十年的交道 ,《王阳明年谱》中不乏他寻访道士问道的记载 ,他与道教的交往记录明显地要比佛教多得多。王阳明从小就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年谱》记载 ,王阳明十二岁时 ,“与同学生走长安街 ,遇一相士。异之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王阳明万物一体之仁的论说过程的三个关键动词语式进行语义上的分析与厘清,有助于揭示王阳明思想之中的“体知”性特质。“视”、“见”、“知”在王阳明一体论说之中,都属于生存论、道德论的范畴,弄清楚这一点对于我们深入领会王阳明生命智慧的工夫论性质及其知行合一思想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 理想是有魅力的,因为它通过人的奋斗和追求可以变成美丽的现实;追求是高尚的,因为它是使理想之花结出现实之果的耕耘。那么,什么样的理想才值得耕耘,什么样的耕耘才富有理想,这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