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雷 《天风》2009,(3):20-21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各地的教会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即便在同一地区(市、县)范围内的各教会,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存在着不平衡倾向.比如,有的教会人才济济,有的教会却人才缺乏,有的教会福音兴旺,有的教会却信仰淡漠;有的教会经济实力雄厚,有的教会经济却捉襟见肘……如何克服诸如此类的问题,实现教会共同发展呢?开展教会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6,(3)
正最近,通过网络媒体获知国内一些教会正在开展圣经抄写活动,这令一直热衷于此的我感到十分欣喜。这些教会有的号召大家分别抄写,然后将其汇集编订成册;有的则以毛笔书法的形式誊写金句,修身养性的同时也熟悉了圣经;更有热衷于网络事工的教会开发出圣经抄写系统,为习惯于线上生活的青年信徒提供打字抄写的全新平台。凡此种种,可见教会为鼓励信徒熟悉圣经真的花了很多心思。神的话语字字珠玑——"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  相似文献   

3.
艾洁信箱     
《天风》1999,(5)
我能带领大家举行圣餐礼吗?编辑同工: 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请能予以解答。我们这个地区教会教牧人员极其缺乏,只长老1人,神学生3人,所以本地区大多处的教会不能举行圣餐之圣礼,原因是无长老或牧师带领,这是我国基督教会的规章制度。我聚会点也是其中之一。多处教会的众弟兄姊妹受洗后5、6年也没有领取圣餐,有的甚至7、8年,就这一问题我个人有个想  相似文献   

4.
读者信箱     
《天风》1996,(7):38-38
天风编辑同工: 自从实行堂点发证以来,我县已有20多处聚会点发到证,这些聚会点都分散在贫穷落后的农村。教会多数还没有房子,都是借用信徒的住宅。屋里呆不下,多数都在院内听道。夏天挨热、冬天挨冻、雨天就挨淋,有的教会连个板凳也没有。教牧人员大量缺乏,有一部分信徒已被异端掳去。县教会也未曾派人下来管理牧养,  相似文献   

5.
看门的大爷     
石乐新 《天风》1997,(7):38-38
给教会看门的大爷姓郭,信徒都称他郭大爷,有的不知道他姓郭,干脆就称他大爷。郭大爷今年73岁,是个老信徒,身体还很好。 我从神学院毕业到教会,转眼之间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在教会中,平日里和我相处时间最多的就是郭大爷。从郭大爷身上。  相似文献   

6.
《天风》1998,(5)
各地教会姊妹响应98公祷 全国两会发出参与1998年公祷活动的通知后,各地教会热烈响应。3月6日公祷崇拜中,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的教会请妇联同志就“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作专题讲座;有的举行各种文娱活动;有的教会则针对今年“谁是邻舍”的公祷主题,发挥信徒特长,会后上街为群  相似文献   

7.
艾洁信箱     
艾洁 《天风》1999,(12)
我能否在教会举行婚礼?艾洁: 我是一名年轻信徒,正在考虑结婚大事。从电影及电视上常可看到人们在教堂举行婚礼的场面,我觉得很好,但我们教会好像还没有这种做法。请问我能否要求教会为我证婚,领受上帝的祝福?不知在教堂结婚有哪些要求?请你告知。谢谢! 陈明 基督教十分重视婚姻,教会传统上在教堂等场合为人公开举行婚礼就体现了这一点。青年人在考虑大事时能想到请教会为之证婚,非常可贵。可惜的是许多教会对此不够重视,能积极为信徒操办婚事的教会尚不多见,有的教会虽有证婚活动,但在态度上也较被动,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的想法。原因可能是  相似文献   

8.
沈承恩 《天风》1995,(10):12-14
7月11日至20日,我和编辑部的包智敏同工去东北辽宁与吉林两省的朝鲜族教会进行了采访。在辽宁,我们访问了沈阳的西塔教会与沈阳郊县浑河站朝鲜族自治乡的前鲜(村)教会、满融(村)教会、金家湾(村)教会,也专程到抚顺访问了那里的教会。在吉林,我们主要在延吉,访问了延吉教会与延吉的兴安教会。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0,(10):63-63
<正>问:我是一个牧师的妻子,我们这两年来为教会也算尽上了一些小小的力量,所以教会蒙恩初见复兴,各项事工也见起色。但是,教会内长老、执事及堂委常因我丈夫老实就欺负他,甚至连一般的同工也对他指手画脚,这让我受不了。为了顾及"师母"形象,我又不方便出场"打抱不平",但心里很不安。然而,我老公似乎若无  相似文献   

10.
看门的大爷     
给教会看门的大爷姓郭,信徒都称他郭大爷,有的不知道他姓郭,干脆就称他大爷。郭大爷今年73岁,是个老信徒,身体还很好。 我从神学院毕业到教会,转眼之间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在教会中,平日里和我相处时间最多的就是郭大爷。从郭大爷身上,我再一次体会到了侍奉主不  相似文献   

11.
刘美纯 《天风》2022,(9):24-25
最近我听到一件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有的教会按立牧师,需要被按立的人交一定数额的费用,甚至有的教会明码标价.这就像很多年前我听到教会施洗按人头收费一样的不可思议.在教会,当所有事情都与金钱挂钩,不知这到底是侍奉,还是做买卖.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2章17节说:"我们不像许多人,把上帝的道当商品贩卖"(《和合本2010》).保罗说他们"不像许多人"中的"许多人"是指那些假教师和假使徒,他们是搅扰、分裂哥林多教会的人.他们表面上是在为主做工,也是在传道,但是他们的动机只是为自己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12.
利未 《天风》2016,(7):38-39
正教会是永生神的家,也是众圣徒的心灵之家,可总是有人要离家而去。教会信徒流失也是牧会实践中的棘手之事。有人说,我要去别处聚会,那里有圣灵,那里有爱心;有人说,我要在家里独自仰望神,上教堂只是形式,形式不重要;有人说,我参加网络教会,可以听到很棒的讲道,可以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互动,我还能在网络教会里担纲主礼、讲道、献唱呢。可是,我想对你们说:"别走,教会需要你!"不完美的有形教会教会分为有形教会与无形教  相似文献   

13.
我和“心理”有意识地交往了近20年。其间它给予我人生的诸般滋味,甜酸苦辣都有。我想其他人也是一样的。为了心理问题,有的人郁闷、苦恼而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人装腔作势,努力地压抑着;有的人完全放纵以求心灵的解脱;有的人畏缩“躲”着过生活;更有甚者有的人含恨而去……怎么了?心理问题到底怎么了——让人如此  相似文献   

14.
傅真 《天风》2002,(5):38-39
雅各和以色列家的人都要听:你们出生以来,我就照顾呵护你们;直到年老发白,我还是这样地怀抱着你!我造了你,必定照顾你;我扶助你,也必定拯救你(赛46:3-4)。“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23:1-6)。教会是神的家,也是我最亲爱的家。我从小生在教会(河南信阳鸡公山),长在教会,我读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教会办的学校,我是在教会的  相似文献   

15.
陈丰盛 《天风》2011,(9):52-53
“乃役于人”的包装 笔者接触各地教会之后,发现同在中国教会,管理体制差异甚远。有些教会以自由著称,实践信徒皆祭司的真理:有的则以专制震慑教会。家族式管理一手遮天。各地教会牧者的形象也是大相径庭。有牧者为教会复兴忙得不亦乐乎:有传道专心教务,忠心耿耿。有的教牧则为名利奔波。可谓苦心孤诣:有的牧者讲内外形势、讲人情世故滔滔不绝,但讲起圣经却一知半解。让听众昏昏欲睡:有圣职人员在基督教两会办公,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教友,每年的11月1日,是普世教会传统的诸圣瞻礼,在国外,有的也叫“万圣节”。慈母教会让我们在这一天,共同庆祝天上所有圣人圣女的荣耀和福乐,纪念他们的德行和功绩,同时祈求他们,为我  相似文献   

17.
自入会以来,一年多的圣书摞起来也有几尺厚了,它像一位良师益友,教给我做人的道理、生活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帮我修德行。我从这几本几千多页的文字中读懂了耶稣的诞生,圣神降临节建立教会的历史,神圣的教会;还看到了为教会、为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圣人圣女们;为教会繁荣忘我工作的主教神父们……它使我真正感受到教会的可爱,教会的伟大,使我更加坚定了为教会去奉献的信念。 《圣书》带着它特有的清清的墨香,在我眼前展现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维护信仰的贞女——雅妮,使我感受到她的坚强不屈,被斩首致命,年仅13岁的她,…  相似文献   

18.
阎树梁 《天风》2011,(11):46-47
今天教会中,似乎刮起了一股“敬拜赞美”风,各个教会争先恐后地在崇拜或团契中增加“敬拜赞美”元素,仿佛没有“敬拜赞美”的教会就是没有属灵生命的教会一样,但现实情况却令人颇为忧心:虽然都是“敬拜赞美”,唱的歌曲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教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教会通过“敬拜赞美”吸引了更多的信徒,而有的教会则因为“敬拜赞美”流失了信徒。即使同一间教会的信徒反响也不一样:年轻的信徒非常喜欢,而老年信徒则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有的信徒在形容他们的敬拜赞美时说:“眼睛开着是教堂,闭上眼睛简直像歌厅。”  相似文献   

19.
黄幸平 《天风》2013,(9):21-23
今年,是我走进教会20年,服侍教会刚好10年整。据我观察:现在不少教会的牧养基本是“散打”或“大锅饭”,没有牧养计划,没有养育系统。对此,若找原因,能找出一箩筐来,比如忙于教产落实、硬件建设、人手不足、外部环境不许可等。笔者写此文的目的,乃是要和谋求教会发展的牧者共同分享感悟。  相似文献   

20.
目前,结合哈尔滨市农村教会情况进行了调查,信徒的热情很高,积极参加聚会,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教牧人员严重缺乏。在农村教会中,经神学院专门学习的教牧人员有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会由义工负责;大部分义工只受过短期培训,对基本要道和圣经知识,往往一知半解。二、信仰动机不纯正。对为什么信耶稣缺乏认识,有的单单为了治病;有的追求神迹奇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