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傲 《中国道教》2018,(4):64-67
诵经是道人的日常功课之一。有许多信众问笔者关于诵经的问题,常见的有:诵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诵经?诵经有哪些规矩?诵经一定要配乐吗?诵经的禁忌都有哪些?就信众关心的这些问题,下文试做解答。  相似文献   

2.
浙江温州民间念佛诵经结社集会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温州佛教在俗信众念佛诵经结社集会比较活跃,有其历史传统,也有时代特色。本文依据地方历史文献和社会调查两方面资料,对其进行试探性研究。社会调查主要在温州南部沿海的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进行。一、温州佛教民间念佛诵经结社集会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0,(3)
<正>本刊讯2月4日至22日,贵州省清镇市东山巢凤寺隆重举行虎年迎春系列法会。法会由巢风寺住持通植法师主持,巢凤寺全体法师和千余信众共同诵经祈祷,祈求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为虎年祈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郑钢淼提出了"两个责任",在2019年3月1日召开的《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座谈会上再一次强调要鼓励支持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开展"两个责任"实践活动。宗教界践行"两个责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是宗教界有责任对本教的教义教规做出符合我国时代特征的阐释,这本身就是宗教界的使命和责任;二是宗教团体有责任正确引导信众,发挥好党和政府团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4,(3)
正一、引言:当代居士修学的困扰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们萌生了更多的精神需求。社会上在家学佛的信众与日俱增。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可喜现象。但是,这些信众能否真正通过修学佛法,解脱烦恼,走向生命的觉醒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发现,这些信众在修学上普遍存在一些困难,其中既有环境的因素,亦有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佛教节日有很多,佛和菩萨出生、出家、成道、涅槃都在各自的信仰者中形成节日,历经传承,孕育出许多佛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佛教信众会敬献供品、忏悔己过、布施僧众、持斋念佛,以表达虔诚的宗教情怀和慈悲济世之心。佛教的主要节日介绍如下:一、佛诞节亦称"浴佛节"。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佛寺届时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以各种名香浸水灌洗佛像,并供养各种花卉。另外,还举行拜佛祭祖、施舍僧侣等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2020,(2):96-96,F000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全国人民投入防控抗击疫情之战。佛教界亦人人响应,寺寺配合,共表佛教之悲心慈念,同谱新时代佛教之风貌。在闭寺清修、诵经祈福之际,中国佛教协会以"大悲心起抗疫情"为主题,向佛教界征集书画篆刻等作品,以此凝神聚魂,激发广大信众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意志。本期艺苑特选取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9月10日,汉传、南传、藏传佛教三大语系的高僧大德,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信众、嘉宾,齐聚在十世班禅大师的故居循化县文都城,共同举行"纪念八思巴与十世班禅大师之世界吉祥万佛塔圆满开光典礼"。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应邀出席会议并代表汉传佛教为圣塔开光诵经祈福。青海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仁青安杰活佛,循化县委统战部部长桑吉,青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等参加。这一盛  相似文献   

9.
应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联谊会的邀请 ,江苏省金坛市茅山乾元观坤道院由住持尹信慧道长率领的道教法务团一行 1 1人 ,于 2 0 0 0年 1 2月 1 1日赴新参加该联谊会举办的为期五天“礼斗赞星大法会”。这是乾元观第二次接受邀请 ,且不同于头年多团参与 ,而是唯一邀请团队 ,本地诵经团仅作礼节性陪场。乾元观道徒以其端庄严谨道风 ,认真虔诚法务 ,赢得了新加坡信众好评。据悉 ,此地有大法会要连办三年的习俗 ,许多信众要求、联谊会理事会讨论 ,均欲来年再邀乾元观 ,这对乾元观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祝愿乾元观连中三元。茅山乾元观二度组团赴新加坡…  相似文献   

10.
斋醮科仪与神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斋醮活动内容殊广,主要有设坛、上供、焚香、升坛、画符、念咒、鸣鼓、发炉、降神、迎驾、表章、诵经、赞颂、宣词、步虚等等,并配以烛灯、禹步、唱礼和音乐等。通过各种仪式,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超度亡灵以及歌颂太上圣者的哲理——清静无为、和平自然的神仙意境。斋醮不仅是道士们的修持炼养方法,而且是用来团结信众、阐道布教和宣传义教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自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宗教与科学之间进行"对话"的呼声逐渐增强,由外入内,不断扩张,本世纪以来,在国内的相关领域,也可以说是不绝于耳,一浪高过一浪了。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回事啊?以前,宗教与科学之间不对话吗?为什么现在要对话了?以前不能对话,现在可以对话了?对话的目的是什么,前景如何呢?先来厘清一下"对话"的意思吧。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话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  相似文献   

12.
“老师!水晶头骨是怎么回事?”“老师!鬼魂照片是怎么回事?”“老师,有人转世还能说明前生是怎么回事?”。面对很多类似的问题,作为政治老师的我,明知道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却不知道怎样回答,甚至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了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初识<科学与无神论>是在"如何在青少年中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座谈会"上.当拿着那装帧精致,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科学与无神论>时,对它还很陌生.<科学与无神论>,名字并无奇特,只感觉理论性应该很强,高度应该很高,并没有引起我特别的注意.随手翻来,眼前一亮,就好像是我寻找了好久的东西一样,终于寻到了.特异功能是怎么回事?相面算命是怎么回事?通灵人是什么人?这里都有它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六卷本《上清大洞真经》是上清派的根本经典,既有研究对卷1 "诵经玉诀"的文本来源和宗教内涵缺乏深入解读,六卷本的最终成书也讨论不多。本文将"诵经玉诀"所含仪诀缕析为28项,分直接采用、借鉴改造、经法内部传承三类,对相关仪诀的传承整合和宗教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文章认为,《高玄真经》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为今"三十九章"的形成准备了充分条件、卷1 "诵经玉诀"所据文献均为北周前早期道经、《上清道宝经》的引文及其"诵经玉诀"以太上大道君为最高神等事实,均足以证明六卷本在北周前已成书。但该书形成后其"符图"可能有改动,尤其是其中的多幅修行图或乃后世宗师据修行实践所增,个别文字也有后人增改的可能,但这种改动是有限的,学界所持今六卷本乃最接近南朝面貌的结论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5月14日至6月3日,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以法国禅佛教协会会长一行禅师为团长的法国梅村坐禅中心研修团,先后到北京、河北、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参访,受到佛教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研修团由梅村25名僧尼和来自16个国家的约160名信众组成,他们除了礼佛诵经外...  相似文献   

16.
赵朴老往生已经四个月了,当时的情景随着时光渐渐淡出,惟有两种景象在我脑海中始终清晰,难以抹去!一是覆盖着国旗的赵朴老遗体,一是灵堂前为他诵经的四众弟子。  遗体上覆盖国旗是国家对他爱国的肯定;四众弟子为他诵经是信众对他爱教的肯定。这情景显示了他爱国爱教功德的圆满!  人的一生充满起伏跌宕,一个年逾九十三的老人,生命的轨迹更是纵横交错,难以陈述,但纵观赵朴老的生平,我个人感到比较明确,爱国爱教便是他的一生。  爱国爱教融合在他生命之中,完全统一,无法分割!  他常为人手书“知恩报恩”,也常给人说“报…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7日,中国道教界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祈福解厄大法会暨捐赠善款仪式在北京白云观举行。法会于上午9时开始,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主法拈香,众经师诵经祈福,祈祷上苍降福解厄。中国道教协会教职员工、北京白云观全体道众及首都道教信众百余人参加了法会,并踊跃捐款。国家宗教事务局王哲一副司长、赵燕华处长等出席法会并参加捐款。在法会现场,张继禹副会长讲到,"齐同慈爱、济世利人"和"救人之危、济人之急"是道教的优良传统,每当遇到灾难,道教界都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毫不犹豫地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地震发生后,中国道教协会向玉树灾区发去了慰问信,向灾区人民致以深切的慰问,向罹难者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快速增长,已成为严重威胁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科学防治肥胖成为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肥胖是否属于疾病?如何准确定义肥胖?肥胖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常见的减重治疗手段有哪些?用胃肠道手术的途径减重是否符合伦理?是否有过度医疗之嫌?是否符合最优化原则?本文从"疾病"的定义入手,浅议吃动平衡与肥胖、减重治疗方式以及其伦理问题,尤其是减重手术的伦理风险,并探讨肥胖的预防,寻求肥胖防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讲,诵经有两种目的,一是为了解佛教义理作为自己的修行指南。或者是为弘经说教而读经及参阅古德注疏等,详研经义。二是以诵经作为修行,这是大乘佛教的传统,佛教史传中就有许多关于诵经可增长福慧功德乃至开悟的记载。印光大师曾特别说到这一方  相似文献   

20.
<正>问:什么是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答:一段时间以来,涉及佛教道教的一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比如寺庙被承包经营、假僧假道欺诈信众游客、景区包围寺观收取高价门票等现象,这些问题最初被媒体曝光、受到舆论谴责,被笼统地冠以"乱象"。2012年,国家宗教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中,也是用佛教道教乱象予以表述,并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