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召开全国性的、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大会,意义重大。首先,从国家层面,说明国家已经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其次,从社会层面,生态环境已经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全社会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道教戒律中的环境保护思想尹志华在“征服自然”的口号下发展起来的近、现代工业文明,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又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退化现象,人们不得不认真地重新思考他们以前对自然界所抱的各种观念。...  相似文献   

3.
道教环境保护思想中的人本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的今天,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一场场沙尘暴的袭击,一场场酸雨的降落,一次次洪水的爆发,已经使每一个人感同身受了。保护环境、热爱自然已经成为全球的呼声。道教教义中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便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们认为道教关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强烈热爱自然的倾向,对一切生命都给予热情的歌颂和赞美,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的价值。就道教的环境保护观而言,它包含的珍视生灵、关爱自然的思想都是以人为本位,追求个体生命的永恒性的,因此它注定要闪烁着人本主义的光辉。道教教义中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思想的主要有:道法自然的原则、齐同万…  相似文献   

4.
道教生态思想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剑波 《中国道教》2005,11(3):21-24
道教生态思想对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引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完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甚至被人视为指导人类克服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精神支柱。因此,对道教生态智慧进行系统的发掘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一、生态伦理的理论前提:万物平等,和谐共处道教认为,由于:“天人一体”即宇宙是由人、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构成的相互联系、协同进化的和谐整体,以及万物平等,因此,道教不仅反对唯人独尊的人类中心主义,而且反对把自然仅仅当成是人类的征服对象和统治对象的态度,以及只为人类自己的需要而违反自然规律、掠夺自然、危害环境的行为,主张人物…  相似文献   

5.
道教的生态思想不仅在于理论上的深邃,根本的还在于,道教成功地将这些理念化成了实践,化成了生活方式。将贵生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理论探求化为平时的生活方式,是道教生态思想最为精到之处。一、贵生与自然——融入生态的价值观前提道教的生态思想十分丰富,但其形成的全部前提,是贵生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去年我国的特大水灾,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乱砍滥伐森林造成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更多的思考和关注。大自然对人类破坏性开发行为所作的报复,令世人猛醒。丁光训主教1990年1月在莫斯科环境与发展全球论坛的讲话中曾发出呼吁:救救自然,救救地球,救救我们的空气和我们的流水。丁老强调,治理地球的工程早已超越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只能凭全球的观点去进行。让我们共同希望和祈求一个爱的、和谐的、美好的世界的来临。今天,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本期我们推出以生态关怀为内容的专题,旨在向全社会展示宗教的生态观及生态保护实践,增强宗教界和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和文化概念,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世界各种复杂事物的建构认识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一种哲学理论。关于和合思想,各家各派都有所论述,而道教的和合共生思想更是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展现出其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具有的生态智慧,是建构现代生态和谐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道教文化精深、玄奥、通达,具有纳百川而容藏万有,处低下而利育群类,慈俭而不为天下先的胸怀。其生态理念具体表现在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以“顺乎自然”为特征的伦理目标,以“自然无为”为原则的生态实践之中。三者合为宁静恬淡、清静素朴、柔弱不争的和谐境界,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一、道教的生态理念(一)道法自然、生生不息道教生态理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崇尚自然“。道”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的,而人的活动也应按自然规律进行,即《阴符经》所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与自然暗暗相合。道教认为,宇宙间天地人物、飞禽走兽、草木昆虫…  相似文献   

9.
<正>很幸运,这四十多年来,我能够一直研习道教。在剑桥时,我曾追随著名的李约瑟博士进修。而在中国,我有幸能与许多高道和老师们一起共事,并参访了从泰山到青城山等重要宫观,其中也包括问道白云观和楼观台。道教教给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它很简单,却具有革命性。我们并非生存在自然之外,我们不是站在自然之外进行观察的局外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的身体是宇宙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道教思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对于我国政治、文化与思想的发展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论生态女权主义与道教思想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危机"这一共同的背景下,诞生于现代西方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潮与东方古老的道教思想发生了碰撞,显示出令人惊异的相似性.论证二者思想的相似性,可以拓展道教关注现实的视角,并希望有益于当前的环保事业.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人居环境构建是我国乃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一个越来越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是伦理道德并没有随之提升,社会问题日益多样化,人们关注的只有高科技带来的看似舒适的生活,而缺少了清醒的人文思考,导致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劣。詹克明在《空钓寒江》中说:"在聪明智慧上,尤  相似文献   

13.
东方宗教思想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如何整治当前存在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问题提出看法,认为在东方思想中一直存在着与生态保护有关系的丰富思想,其中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观念,以及珍视生命的权利等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生态学意义。解决环境与生态的问题,除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法律法规之外,思想观念的改变与心灵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东方宗教的思想重视人心的建设,可以弥补因技术落后而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正一"贵生"是道教的重要思想,也是道教生命伦理的基本理念。所谓"贵生",即是重视现实的生命存在,因此道教中又常常将"重身贵生"并提。道教的理想是修道成仙、长生久视,非常重视"生"的问题,因此"贵生"思想是道教的一贯主张。  相似文献   

15.
王旭瑞 《中国宗教》2021,(11):78-79
一、道家道教的贵生理论道教的理想是修道成仙、长生久视,因此生(生命存在)在道教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例如,《道德经》中就有摄生贵生的概念;《庄子》也讲保生全生尊生的理念.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说:天道恶杀好生.认为得道、长生是修道的重要内容和最高境界.东晋高道葛洪的《抱朴子·内篇》...  相似文献   

16.
道教是在东汉顺帝年间形成的一个重人贵生的宗教,先秦老庄道家的自然人文主义学说是其教义和修行理论的主要支柱。纵观道教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古老的道教虽然没有直接对生态问题进行过专门性的探讨,但从其理智妥善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所形成的环境潜意识中,人们惊讶地发现,长期受到忽视的道教文化中却蕴含着极其广博而又深刻的生态智慧。一、道生万物的平等观。道教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都是道的产物,道性无差别地遍布于任何事物中。《太平经》云:“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无能子·圣过》也说:“人者,…  相似文献   

17.
道教的生态观强调人与生态自然万物同生共运的浑然一体,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生命和健康,反映道、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生态美的总纲,是道教生态和谐美的最高境界,它反映了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一、生态系统和谐美道教认为生态系统具有规律性,这就是“道”。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天地万物和人都是从这个“道”产生的。这个“道”,即是万物之宗,又是万物之始,更是万象之源,使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1…  相似文献   

18.
一般而言,“人格”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二是指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通过身心圆融的省思与实践使自身的品德、气质、能力、性格逐步趋于完美的境地。在道教中有“欲修仙道,先修人道”的说法,道教所讲的“人道”包括身心健康、社会义务、道德境界等内涵。从根本点来说,“修人道”的核心理念即“人格完善”。那么,道教人格完善思想的基本模式及其现实价值何在?这需要从多方面深入剖析才能作出准确的评估。一、道教人格完善的伦理象征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是一种意味深远的思想传述模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道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道教教义中有不少与生态人文文化相关的深邃思想与哲理,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与阐发,并可运用到川西山区的保护与开发实践之中,现就这个问题试谈一些粗浅的思考和意见。一道教教义中有大量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生命价值、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探索和追求高尚人生道德的哲理和行为规范,有待认真研究和挖掘,并从新的时代意义上去进行总结和阐释,以丰富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1.道教中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20.
道教的城隍信仰及其社会思想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隍,是道教崇拜的地方神。城隍信仰,十分广泛,其影响也非常深远;城隍庙,更是遍布全国各地,长期以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隍信仰体系。城隍神,在广大信众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他不仅能护城保民、赏善罚恶,而且还正直无私,善恶分明。世人若“虔心钦奉”即可消除灾障,保护家道平安,世代康宁。同时,城隍还有护国安邦之职能。《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称:“稽首皈依城隍尊,威灵恒赫镇乾坤。护国安邦扶社稷,降施甘泽救生民”。故又受到历代统治者和地方官的普遍重视,成为道教信仰广泛的地方神。一、城隍信仰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