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出家人,但也应该以自己的努力,纠正世俗偏见,弘扬道教前辈修行人慈悲济世的精神。长春真人西游这段历史,核心并不在宗教,而是一位老人苦己利人救苍生之举,全真弟子应该认真回顾、认真效学,使公众对丘祖、对道教有一个积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李道谦与全真道张应超在全真道教流传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李道谦是一位有过多方面贡献的高道。他对全真道教早期历史资料的辑录整理,对全真道教义、教理的传授,对教内事务的管理,对全真道与当时社会中官民关系的协调,对道教宫观的修葺兴建,乃至对教外的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3.
王重阳创立的以"全真而仙"为核心的修道论,远承老庄之学,融贯儒佛思想,分别从"全真"、"修心"、"真行"等不同层面,把老庄道家的"见素抱朴""法贵天真"思想,自然超脱的养心论和老子"不善者吾亦善之"的慈善济世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对老庄思想的复归与超越,增强了道教的普世性,提升了道教的思想水平。  相似文献   

4.
金元时期鲁豫全真道教发展迅速,道教徒人数不断增多,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道教修行和传播的女教徒,称之为女冠或女官。特别是以孙不二为代表的全真女冠的出现,对道教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成为金元时期道教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鲁豫是金元全真道教活动重要区域之一,鲁西南地处山东与河南交界之处,但多年来记载全真道教,特别是道教女冠在鲁西南地区活动的实物性碑刻材料极为少见。山东菏泽沙土镇石碑王庄《高良太清观碑》记载了全真女冠任守真在鲁西南菏泽地区弘道传承之史实,对研究金元时期全真女冠的形成及道教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山东昆嵛山是全真道的发祥地。为了弘扬全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鲁东大学胶东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全真文化研究中心,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牟平著名的旅游度假村养马岛召开了"齐鲁文化与昆嵛山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设有齐鲁文化与道教起源、全真道与齐鲁文化、昆嵛山与全真道、全真文化的开发与应用等议题。在两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的30多位知名的全真道研究专家,围绕以上主题展开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6.
值殿记     
星期六是我们坤道班学员在白云观殿堂里的值殿日。白云观是道教全真龙门第一祖庭,位于首都北京,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宾也不少。游客们向值殿道士发出这或那样的提问,是常有的事,说明——人们需要了解道教。学习已进入了中期,又一个星期六到了,值殿对于我来说再不是那么拘束不安了。这天,天气晴朗,上午九点钟左右,游客们三五成群地走进了殿堂,有四位女游客在殿堂里观看了一周后,来到了我的面前,其中一位年龄在三十七、八岁左右的中等个头的妇女,满脸含笑的对  相似文献   

7.
正闵一得(1758-1836)是清代著名内丹家,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他是清代道教龙门派在江浙地区盛传期间,道教著作最为丰厚者;同时,他开宗创派,振兴金盖山龙门一派,成绩卓著。他在秉承全真传统丹法的同时,又吸收西竺心宗的秘法,兼采道教符箓派的"云篆"与佛教"真言",提出"中黄直透"法,对清代道教内丹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古书隐楼藏书》是闵一得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清代最有影响的一部道教内丹学丛书"1,流传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道教女权思想和男女平等观的思想也一定会进一步走向世界,并作为一种积极的宗教文化传统,灌注到当代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的研究中。2016年年底,中国道教协会在湖北武汉长春观举办了丙申坛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正式戒期28天。这次传戒,是全真派时隔14年来的第一坛传戒活动,可算是全国道教全真派的大事。全真派传戒,是全真十方丛林宫观德高望重的律师、方丈,向已  相似文献   

9.
江至霖老道长,现为四川青城山常道观著名高功,也是四川全真道观中一位颇有影响的道教音乐传人,他在道教音乐方面的造诣以及对全真道音乐的继承和发扬,都有一定的贡献,深得研究道教和道教音乐的专家、学者的好评。江至霖对全真道音乐的掌握非常全面,他在“唱、念、做、打、写”五个方面都很出色。尽管他已是八十一岁高龄,但他的功夫仍不减当年。四川青城山以及成都青羊宫的许多  相似文献   

10.
夏云 《中国宗教》2012,(5):41-44
他社会事务繁多仍然坚持早晚功课、静坐存想、斋戒等道教修炼的基本功夫,对"处喧见寂"之趣、"出有入无"之机明见洞悉。作为身处闹市红尘、在现代都市里修行悟道的出家人,他何以能练就如此清静功夫?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道教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为中国道教学院的执教老师,他对于道教人才培养的看法怎样?  相似文献   

11.
<正>"打尘劳"是全真道发展进入兴盛时期的一种重要的修行制度,属于全真道教风行的一种心性修炼方式1。王恽之《提点彰德路道教事寂然子霍君道行碣铭并序》有言:"全真家禁睡眠,谓之消阴魔,服勤苦而曰打尘劳,以折其强梗骄吝之气。"2"打尘劳"对于全真道士的修行和教门风气的彰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真祖庭重阳宫移交道教组织管理1995年11月21日,在户县人民政府会议厅举行了隆重的全真祖庭重阳宫移交仪式。祖庭重阳宫移交道教组织,是海内外道教界大德同仁共同关注的大事,同时,也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西安市人民政府传达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  相似文献   

13.
一、道教不再是华夏独尊的宗教,而是已经走向世界的宗教。不是有些人认为道教没有国际性,而这次大醮事实证明不但有,而且外国道友的信仰表现还非常虔诚。这只是在道教斋醮一个方面的表现,而道教文化在国际间的影响就更广泛了。我认为道教前途是光明的,以道教信仰作为纽带凝聚和平力量,为世界人类谋幸福不是不可能,而是必然。我同意张柽先生的倡议,我们应具超前思想,看到未来,积极创造条件,筹促成立世界性的道教组织。为弘扬民族文化和弘扬道教爱好和平、人类平等、世界大同的传统精神而努力作出建树。二、罗天大醮是一个道教空前大集会、大团结、斋醮科仪大交流的盛会。说它是空前大集会: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次大醮全真、正一;大陆、香港、台湾;中国、外国这么大区  相似文献   

14.
王重阳创立道教全真派,在他的思想中,"全真"二字是何含义?综合对其诗、词之考察,他主要是想全三教之真、全老庄之真和全心性之真.三方面的具体分析告诉我们,他这种回归老、庄的思想,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宗教文化论坛"邀请,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客座教授黎志添先生于2012年8月24日下午在文科楼做了题为"广州府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报告。黎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六朝道教史、道教炼度科仪、广东道教史、香港正一及全真道教科仪等方面的研究。讲座中,黎志添教授围绕自己做广州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道教全真龙门祖庭北京白云观内的祠堂院中,住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长,他就是今年已八十二岁高龄的曹信义道长。曹信义道长原籍河北省肃宁县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因家中贫穷,十六岁时便离家赴东北吉林省辉南县入商谋生,日寇侵华时,曾参加过抗日救国运动,东北沦陷后,投入玄门,在吉林省辉南县金川乡大龙湾龙潭宫出家为道士,拜其宫全真龙门派道士杨诚德为师,成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五代玄裔。  相似文献   

17.
正陈撄宁在主持中国道教协会工作期间,鼓励全国道教徒积极参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展道教学术研究,培养道教后继人才,带领中国道教走出了一条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陈撄宁,原名元善、志祥,道号圆顿子,安徽怀宁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十九代圆字辈传人。1961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他是中国道教界富有传奇色彩、爱国爱教的一位著名人物。  相似文献   

18.
程智是明清之际的重要思想家,与佛教、道教往来甚为密切。程智不仅精研《老子》《庄子》《周易参同契》,而且师从高道,修持内丹。更为重要的是,程智与明末清初江南全真龙门派往来密切,成为全真龙门派"明"字辈弟子。程智与江南全真道龙门派的往来,必然将丰富我们对中国明清道教史的认识。程智所开创的"易教门"与明清民间宗教三一教无涉,"易教门"乃是易学非民间宗教。  相似文献   

19.
曲雁 《中国宗教》2023,(4):82-83
<正>截至目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山东道教音乐共有4项,包括崂山道教音乐、泰山道教音乐、胶东全真道教音乐、腊山道教音乐。山东道教音乐虽然各有特色,但是整体而言以全真派道教音乐为主体,融合了宫廷祭祀音乐、地方民间音乐的多种元素,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呈现出独特的音乐体系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武宁县道教协会经过几年的筹备,于1998年7月11日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来自全县乡镇的60位全真、正一派道士代表参加了会议,并认真审议通过了《武宁县道教协会章程》、《武宁县道教协会关于道教宫观管理办法》等文件。选举产生了武宁县道教协会第一届理事、常务理事,朱从贤当选为会长。1999年12月15日举行了武宁县道教协会挂牌典礼,仪式后,会议号召全县道教信徒,在党和政府的行政领导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发扬道教优良传统,爱国爱教,遵守纪律,使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武宁县道教协会举行挂牌典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