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阳 《中国道教》2018,(2):68-70
2018年1月,金城出版社出版了长安大学副教授刘康乐博士的专著《明代道官制度与社会生活》,这是他的第二部关于古代道官制度的研究著述。康乐君对道官的研究早在2010年前的博士选题就已开始,至今已近10年的光阴。2010年,康乐君以《中古道官制度研究》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并被纳入四川大学《儒道释博士丛书》得以出版,该书的研究止于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2.
道官初探     
道官,是中国古代道教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广泛搜集正史及道教经典、金石中的有关史料的基础上,采用道教金石史料与正史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方法,对道官司职、道官在道教历史上的作用与贡献、道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等内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道举制度是在唐代实行的一项特殊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是唐代科举制度的一个科目。《新唐书·选举志》曰:“开元二十九年,始置崇玄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亦曰道举”这里,“道”指道教,“举”是科举。就是说,通过修习道家经典而被选拔为官的...  相似文献   

4.
正明代僧道官的选任是由"各处寺观住持从本处僧、道衙门举保有戒行、老成、谙通经典者,申送本管衙门,转申僧录司、道录司考试,中式具申礼部奏闻"~1。按照规定,地方道司遴荐合适的人选,报送至道司衙门,待举荐的道士通过道录司考核之后,上报给礼部。明初,地方道官的建置框架为"各府道纪司掌本府道教事。都纪一员,从九品;副都纪一员……道会司,掌本县道教事。  相似文献   

5.
刘宁 《管子学刊》2013,(3):15-18
《管子》中《幼官》、《幼官图》等篇,涉及齐国独特的历法制度,但后世却认定它们为阴阳五行家之言,导致对此两篇内容的理解始终存在误区。实际上,《幼宫图》是姜齐氏族的历法图,记载了十月历制度,《幼官》则是对它的解释说明性文字。因此《管子》成书时,二者都作为重要制度而被收入。但由于后人不懂十月历,三十节气被分裂入四方本图以对应四季。秦汉以后,《管子》各篇之间的错简、杂糅情况愈加严重。《幼官图》也逐渐遗失。这两篇文献最终呈现出今天驳杂古奥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逸山 《中国道教》1990,(1):14-15
1989年9月6日至8日,中国道教协会召开了“道教文化研讨会”。与会成员以各地道教界学者为主,也邀请了一些教外研究道教文化的学者,共三十五人。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主任李养正在会上介绍了中国道协开展研究工作的主要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他说,中国道协的研究工作是从1961年开始的,“文革”期间中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重新落实,1979年中国道协恢复工作以来,研究室先后撰写、编辑、整理、出版了《中国道教史提纲》、《道教史资料汇编》、《道教知识手册》、《道教概说》、《道教仙话》、《道教养生法》、《洞天胜境》等二、三十种书籍。  相似文献   

7.
博士论议与两汉政治——《秦汉齐博士论议集》前言李伯齐博士之称,源于战国①;博士立官,则始自秦世。两汉相沿,洎乎明清。秦汉博士,掌通古今,与议政事,为皇帝略备顾问,位不高而尊,职不重而要。秦世祚短,博士制度已难得其详。《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置酒咸...  相似文献   

8.
张宏 《中国宗教》1995,(1):48-48
《宗教法律制度初探》将出版《宗教法律制度初探》(龙敬德著)即将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该书约12万宇,对专门根整宗教社会关系的中外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长期以来,因法学界及宗教学界都无人涉足宗教法律制度领域,这一领域的空白已非常不适应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增基 《学海》2002,(1):204-204
关于苏南发展问题近些年学界已作了许多研究 ,出版了不少专著。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并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著作可谓凤毛麟角。我以为陈阿江博士的专著《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吴江经济社会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原博士论文 ,以下简称《发展》)是属于那类少数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果。该书由中国言实出版社于 2 0 0 0年出版。《发展》一书共分 6章 ,另有“引言”和“结束语”。“第一章 绪论”在评述了文献后 ,主要交代了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为一般视角 ,对吴江经济社会系统的环境侧重于阐述圩田系统这一特殊的环境 (第二章 )。人口是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教》2005,(4):49-49
《扬善半月刊》与《仙道月报》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所出版的最早专门研究仙学学术,弘扬道家文化的唯一学术性刊物。《扬善半月刊》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七月一日正式出版,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八月一日第五卷第三期(即总第九十九期),因战事影响而被迫停刊。《扬善  相似文献   

11.
一、公共生活领域是制度伦理立论的客观基础自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来,制度伦理成为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学者们在研究中基本上不去追问制度伦理的立论基础,他们或者认为这一立论基础是不言自明的,或者将其隐含在自己的论述之中;而是直接对制度进行伦理分析,甚至只就制度与伦理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并提出了所谓制度的伦理化与伦理的制度化或者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德中博士的专著《政治现实主义———威廉姆斯政治哲学研究》一书于2010年9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全书由导言和六章组成。作者在导言中指出,威廉姆斯强调历史的偶然特征与政治的竞争特性。前三章分别介绍了  相似文献   

13.
《管子》与《周礼》成书年代相近,都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顾颉刚认为《周官》与周公或儒家无关,且《周官》与《管子》之中心思想相同,应出于齐国或他国之法家;杨向奎则从社会经济制度着手,认为《周礼》或为战国中叶齐人所作。郭伟川因不认同两人之说,已从溯源"六官"制度以辨其非。本文则主张欲比较《管子》与《周礼》中心思想之异同,应从攸关万民生活的政治教化之道着手。正文主要藉由两项重点详加讨论其异同:政教目的,呈现"教训成俗"与"由俗入礼"之别;政教对象与内容,呈现"四民职业教育"与"士庶成人教育"之别。最后,则以《管子》注重富国强兵之道,《周礼》主张培养君子与良善万民,二者虽有相关之处,然而确实存在一些重要差别,顾氏、杨氏之说是否恰当,可再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的专著《决策心理:齐当别之道》面世了。该书是李纾博士以其所独创的齐当别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对行为决策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进行的系统梳理和整合,集其二十余年研究之精粹。甫一出版,便得到了来自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诚如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张侃所评:"适合能识字的每个人阅读,必能有所收获。因为,无论是卖菜郎,还是一国之主,本质上都  相似文献   

15.
王德有同志著《道旨论》一书,1987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并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图书奖”,这是一本受读者欢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书。一这部书引人注目的长处和特点,是作者使用了一种有特色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萄子·王制篇》有《序官》一章,专门论述职官制度,通过对“乘白”、“乡师”、“州里”、“治市”、“治田”等条的考证.发现《序官》官制带有明显的齐国色彩。《序官》以及《王制篇》可能是苟子在齐国游学时所写。由于《王制》在齐国成书,当然为齐国学者所看到,《管子·立政》的作者为解决“国之贫”“五事”,所以《省官》一章有选择性地摘抄了《序官》“五官”。  相似文献   

17.
经过数年的艰苦探索、辛勤笔耕,王泽应教授新著《道莫盛于趋时——新中国伦理学研究50年的回溯与前瞻》一书,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共8章38万字。这是一部关于新中国50年伦理学研究史的创新之作,该书的出版将有利于促进新世纪中国伦理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通读全书,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底,在人文社科出版领域享有盛名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史少博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土田健次郎教授及其博士许家晟的《日本重要哲学家著作编译和研究》,这无疑为日本哲学研究者献上了一部重要著作。该书共分16章,26万字,是作者国家社科基金"日本重要哲学家著作编译和研究"(12BZX033)的研究成果。史少博教授于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  相似文献   

19.
书讯     
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编著的《道德科学知识》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五年六月出版。该书二十九万字,是一九八二年出版的《道德科学知识讲话》(由团中央推荐,被列为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阅读书目)一书的增订本。增加了《道  相似文献   

20.
曾慥,字端伯,号至游居士,泉州人。北宋名相曾公亮的五世孙,生卒时间未详。官至太府正卿,以疾病请乞祠官,为秘阁修撰,提举玉隆观,闲居银峰。曾博学能诗,晚年潜心于至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纂一部综合性的道教类书,取名《道枢》,书名源于《庄子·齐物论》的“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有道术精要之意,全书四十二卷,一百零八篇,保存了南宋以前的各家道教学说,虽然在道教思想体系中不能自立门户,但是对于道教历史,哲学思想,方术方面的研究都有较大的价值。为研究道教修炼,特别是内丹术的重要著作。《道枢》一书中涉及道教哲学、阴符、黄庭、太极、坐忘、容成、内德、玄纲、神景、周天、水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