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绝三弃”是指《道德经》第十九章中所说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不论是弃利、弃义,还是弃智,并不是弃真利、真义与真智,而是摒弃那些被装饰了的不当之利、不当之义与不当之智。  相似文献   

2.
朱子认为,《孟子》首章处理的是"义心"、"利心"问题,是在反"利心",但这又不是无法保证后果的"动机论"。在朱子,儒家的这种旨趣,是基于儒家对于义、利的理解以及"义生利"的洞见的,儒家义利观的全面表述应该是:义主合当,不但内在于心,而且外在于事物本身;利则首在各得其所、次在人伦牢固,财用之利,顺此而定;在事物本身,义生利而本末一贯;连人心而论,义心务本而有助于利益自本之末地健康生出,利心逐末而将自末之本地反噬义利;处事之要,在于"充义心而生利、反利心以除害","曰利"之方,当为"罕言"。  相似文献   

3.
朱子认为,《孟子》首章处理的是"义心"、"利心"问题,是在反"利心",但这又不是无法保证后果的"动机论"。在朱子,儒家的这种旨趣,是基于儒家对于义、利的理解以及"义生利"的洞见的,儒家义利观的全面表述应该是:义主合当,不但内在于心,而且外在于事物本身;利则首在各得其所、次在人伦牢固,财用之利,顺此而定;在事物本身,义生利而本末一贯;连人心而论,义心务本而有助于利益自本之末地健康生出,利心逐末而将自末之本地反噬义利;处事之要,在于"充义心而生利、反利心以除害","曰利"之方,当为"罕言"。  相似文献   

4.
郭美星 《孔子研究》2012,(4):118-124
老子站在大道的立场上,认为"仁义"的出现是社会"失道"后的结果,因此,提出了"绝仁弃义"的观点,主张通过绝弃"不仁不义"、绝弃"假仁假义"和绝弃"大仁大义"这三个阶段来实现"民复孝慈"的理想,最终超越"仁义",进入"无仁无义",回归到自然无为的社会形态之中。然而,在有道的社会中,"仁义"之名虽不彰显,但"仁义"之实却自然行于其中,所以从本质上讲,老子所要绝弃的只是"仁义"之名,并非"仁义"之实。  相似文献   

5.
正今日之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商品层出不穷,崇智尚巧之风可谓大盛。然而两千多年以前的先哲老子却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不是在唱反调吗?老子的言论是不是过时了呢?在我看来,老子的言论非但没有过时,恰恰相反,在这个科学技术如此发达而人心又如此浮躁的当下,老子这些言论无异于一泓清冽之泉,有给狂热于智、巧者送去清  相似文献   

6.
耿加进 《学海》2011,(3):64-67
义利之辨是儒学的重要内容。儒家所谓的"义"指一般的道德准则,所谓的"利"通常情况下指个人私利。在义与利孰先孰后、孰重孰轻的问题上,儒家始终强调义的优先地位,主张义以为上、先利后义、重义轻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但儒家并不排斥利,且认为追求利益是人之本性,甚至认为义能带来利。义有"一人之正义"、"一时之大义"和"古今之通义"之分,当三者发生矛盾时,儒家认为应以"古今之通义"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准则。儒家的义利之辨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企业和企业家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7.
佛智与般若     
郭继民 《法音》2021,(8):59-61
一、佛智佛门智慧深似海,用佛语言,可谓"无边无数无量"。然,若问询究竟何为佛智,尚须费些工夫。依个人陋见,欲言佛智,须明佛之本义。梵语"佛"有觉悟、觉者之义,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三位一体,此言佛即佛智之代称。《心经》所言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即"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汉译为觉悟、佛智、正智,大抵可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8.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个核心观念是超越时空、恒常不变之道,是经过儒者长期的精心筛选、提炼、组合而构建起来的核心价值观。先秦孔孟荀对五常都有论述,仁的根本与核心地位逐渐确立。经过汉初贾谊、陆贾、韩婴起步,到董仲舒"五常"提法固定下来,并初步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仁与义、礼、智纵向展开的内在思想结构,后来《白虎通》总结,扬雄、王充等人补充、修正,初步构建起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价值观。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儒把五常说成是天理,强调其本源性、普适性,增强其权威性,论证了以仁为本、为体,义、礼、智、信为末、为用的五常之道,完成了"五常"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个核心观念是超越时空、恒常不变之道,是经过儒者长期的精心筛选、提炼、组合而构建起来的核心价值观。先秦孔孟荀对五常都有论述,仁的根本与核心地位逐渐确立。经过汉初贾谊、陆贾、韩婴起步,到董仲舒"五常"提法固定下来,并初步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仁与义、礼、智纵向展开的内在思想结构,后来《白虎通》总结,扬雄、王充等人补充、修正,初步构建起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价值观。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儒把五常说成是天理,强调其本源性、普适性,增强其权威性,论证了以仁为本、为体,义、礼、智、信为末、为用的五常之道,完成了"五常"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楚简<六德>"为父绝君"的"绝"字应改释为"继",从古代丧服制度看,"为父继君,不为君继父",是指父丧与君丧并见时,应当使为君所着丧服次于为父所着丧服,以父丧重于君丧,体现父子之恩重于君臣之义.对彭林先生的"绝服"说加以商榷.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之际,"礼之辨"由"仪"向"义"的转变,是老子忧虑与反思礼制思想的时代视域。《老子》第38章忧患于忠信衰薄、"非礼"频现,而虚矫繁琐之礼仪遮蔽礼义、窒息生命之现状,透显出重塑礼之本义、归礼于道、重建形上本原与人格品性合一的礼制思想。沿着这条超越与内在统一的思想路径,基于内外一致、本末通达的根本要求,不仅有益于拨正老子绝弃礼法、否定礼制之固有偏见,而且对于扭转当下忠信缺失、心性扭曲、情感缺位等道德失范现状,戒除"屑屑焉习仪"的形式主义时弊,纯化社会风习,优化社会生态环境,都有积极、本原性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栻大举义利之辨,旨在指引人们克除不当利欲从而尽心知性、成就人道。因此他紧扣人之道德心性,立足于应然的层面及心性论和工夫论的双重视角,注重从"意之所向"即人的内在动机上,以顺性之无所为者与逆性之有所为者精微地界定和分判"义""利",由此凸显二者的紧张与冲突,并为守义制利的工夫实践奠立根基。此所谓"利"特指与理义相对的负面价值取向。他并未否定人的一切利欲,而是充分肯定了合理利欲的正当性,并认为一切合理的利欲都是理义本身的发用和表现。就此而言,张栻也有义利统一、义利交融的思想。对于如何守义制利,他主张"敬"(存养本心)"恕"(推扩本心)双修,即反己与外推相结合。由于学界对张栻理学中"义利"的广狭二义未加明确区分,以及未能确当理解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之论,以致其义利学说的真实意涵与特质难以得到确切显明。  相似文献   

13.
支遁般若思想包涵般若空智与即色空。《大小品对比要钞序》论及般若智的"无"不同于道家玄学之有无相对的"无",而是超越有无相对而自成其无的"无"。般若空智是超越一切世俗智的最高智慧,是证道成佛断灭死生的要津,契证般若智的至人之心寂然不动而感通众生。考察吉藏的相关论述,对比支遁即色义文献与僧肇《不真空论》对于即色宗的批评,可以判定僧肇所破之即色宗非支遁即色义。支遁即色义有三层逻辑严密的意涵:为即色空提出原因、根据,严格确定即色空是何种意义上的空,即色空区分于断灭空和恶趣空。支遁先于僧肇解入般若空义。  相似文献   

14.
支遁般若思想包涵般若空智与即色空。《大小品对比要钞序》论及般若智的"无"不同于道家玄学之有无相对的"无",而是超越有无相对而自成其无的"无"。般若空智是超越一切世俗智的最高智慧,是证道成佛断灭死生的要津,契证般若智的至人之心寂然不动而感通众生。考察吉藏的相关论述,对比支遁即色义文献与僧肇《不真空论》对于即色宗的批评,可以判定僧肇所破之即色宗非支遁即色义。支遁即色义有三层逻辑严密的意涵:为即色空提出原因、根据,严格确定即色空是何种意义上的空,即色空区分于断灭空和恶趣空。支遁先于僧肇解入般若空义。  相似文献   

15.
《中论》广说诸法不成以显无生之义,其理路有二:一是通过展示各种边见所造成的两难困局来说诸法不成;二是直接向缘起开刀,在世间共许的缘起法上显示诸法不成。若按吉藏"三中说"判定,第一种理路只得"尽偏中",未达"绝待中",尚不是中道究竟义。龙树依世间共许的"此有故彼有"说"彼此俱无",以大乘"无生"义重说因缘相,开显缘起甚深之义。  相似文献   

16.
吴立民 《法音》2000,(2):13-17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艺。道无艺不显,艺无道不明。佛教音乐亦然。佛教之乐道大都与修证有关,佛教把通声音与明中阴视为小悟。实际上真通声音实相,即可证悟大觉。弘法大师《声字实相义》曰:"夫妇来说法必藉文字,文字所在六尘其体,六尘之本法佛三密即是也。平等三密遍法界而常恒,五智四身具十界而无缺。悟者号大觉,迷者名众生。众生痴暗,无由自觉,如来加持,示其归趣。归趣之本非名教不立,名教之兴非声字不成,声字分明而实相显。所谓声字实相者,即是法佛平等之三密,众生本有之曼茶罗也。故大日如来说此声字实相之义,…  相似文献   

17.
智■以"五重玄义"说《金光明经玄义》,其中对"金光明"的释义是在驳斥诸师旧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表现为"附文释名"、"当体释名"。宋季台宗因对智■"当体释"中的"观心释名"是有是无的问题,产生了对《玄义》版本是广是略的异见。而这也构成了宋季山家山外义诤全面展开的肇端。在两家义诤往复过程中,也曾对释名"金光明"是"法"是"譬"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18.
晚明汉语西学文本《修身西学》的第十卷第四章《论义德功务》脱胎于17世纪耶稣会神学家莱修斯的《论正义》一书。中西融合之后的义德,一方面体现在契约双方应遵守自愿、公平的原则,另一方面肯定并保障契约双方的合宜之利。而"义德"在儒学体系中,除道义之外,常被用于警惕和对抗"利"的存在。在晚明民间契约已形成常例的状况下,未见儒学之"义"对契约进行系统规范的阐释。儒学在以道德指导经济活动这一现实层面的缺席,为西方契约论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同时,西方伦理学中的"正义"东渐也更新了儒学之"义"。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三国演义》中有“三绝”,即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但很少有人知道诸葛亮智绝绝在什么地方。其实,诸葛亮的智绝就绝在他非常善于借用他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姑且就将这种绝招叫做“借势”吧。 所谓“借势”,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当自己一方的力量不足以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时,借用其他方面的力量来实现自己一方的目标。 赤壁大战前,刘备兵不满三千,将只有关、张、赵云,从新野退出后,几乎连立足之地都没有,被曹操八十万大军追赶,一直逃至夏口。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诸葛亮亲自渡江来到柴桑郡游说吴王孙权联刘抗曹,最后形成了刘吴统一战线。诸葛亮借东吴之势,凭自己的聪明才智,竟将不可一世的曹操打的大败。刘备也在这场战争中乘势夺取了荆州,暂时得到了一块立足的地盘。  相似文献   

20.
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义利问题多有论述且影响深远。孔子说 :“礼以行义 ,义以生利 ,利以平民 ,政之大节也。” (《左传·成公二年》)因此 ,孔子主张见到利的时候 ,首先要想一想是否合乎义 ,要做到“见利思义” ,如果符合义 ,那就可以获取 ,“义然后取” (《论语·宪问》)。如果不合义 ,即使能使人富贵的大利 ,也不应要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当然 ,人不能不要利 ,但手段要合于义。他说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