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庄子是最早关注心灵与身体关系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他认为通过对心灵进行涵养,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庄子的养生思想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分为"安性"与"无情"两个层面,主张顺应原本朴素无争的人性,摒除过度泛滥的欲望,使心灵处于种空灵宁静的状态."安性"是个"顺"的过程,遵循人性的自然状态,不刻意人为,保持人性的本来状态,即可得到心灵的安宁.而"无情"则是个"逆"的过程,剥落那些违背本性的欲望."无情"并不是指没有感情,而是指不以好恶之情伤害到自己的本性.庄子的"安性"与"无情"又是紧密联系在起的,二者相辅相成,安守住自己的本性就是个摒除过度欲望的过程.正是通过"安性"与"无情"这两个层面,庄子在精神层面获得了种逍遥和自由,而这种精神自由对生命的涵养又有着积极作用,这正是庄子养生之道的要义.庄子的养生之道对现代人的重要启示就在于,在物欲繁杂的现代社会,注重自己的心灵环保,保持颗宁静的心灵,更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严复以来,论者皆以为卢梭与庄子“回归自然”的思想类似或接近,本文认为相同的命题之中蕴含着截然相反的内涵。卢梭要回归的是主动、感性的自然人性,指归在重建文明;庄子要回归的是被动、无情的自然人性,指归在“绝圣弃知。最后本文分析认为,卢梭与庄子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陈鼓应著《庄子人性论》一书于2017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是陈鼓应先生的新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庄子人性论》收入了《开放的心灵与审美的心境——〈庄子〉内篇的心学》、《心通道境:心灵的内修与审美空间的外移——〈庄子〉外杂篇的心学》、《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等文,深入解析了庄子人性论中的情性观,描述了哲学史上自然人性论的主线脉络,揭示了庄子在道情、天情的统摄下,观照现实人生的"任其性命之情"与"安其性命之情"  相似文献   

4.
《庄子》中多次述及惠施的言论行事。惠施是庄子的诤友,喜辩且善辩,他曾多次与庄子发生争辩,如《逍遥游》中与庄子围绕瓠瓜、大樗展开的"有用"与"无用"之辩,《德充符》篇末与庄子关于人"有情"还是"无情"之辩,  相似文献   

5.
庄子看待事物是以道观之的。与之相契合,庄子的"无情"并非否定人的所有情感,而是否定有悖于道的情,让人的真情流露。庄子肯定的"情"是"大情",是合于道的情,它是人的本真性情的真实展现。只在这种"大情"中,人才能进入悠游自得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坐忘"一词只在《庄子·大宗师》中出现过,却成为后世修行论的重要观念。历代注庄者大多接受崔譔、成玄英的训释,将"坐忘"训为"端坐而忘"。笔者认为这是受了早期小乘佛教的"坐禅"与道教的静坐等修行功夫论的影响所致,与庄子本义不甚相合。实际上,"坐忘"与人的坐姿无关,它是庄子用来描述人在"忘"的精神现象上所达至的一种状态,其意思应是"无故而忘""不待而忘",亦即"自然而然的忘",描绘的是一种与道相通、自由自在的心灵境界。  相似文献   

7.
庄子关于"自然"之论,与他的人生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庄子哲学里,"自然"是一种状态,一种人的存在状态,一种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情感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是一种原初状态或不待造作的真实状态,也是一种真美状态。庄子讲"自然",是将"自然"与人的存在状态联系起来,是要让人明白人的本然,明白本来的生活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8.
《老子》《庄子》及《管子》稷下道家在论述人性善、恶方面,属于同一类型。《老子》《庄子》以"道""德"为人性,认为世俗的善、恶不但不是人性,而且伤性害命,因此主张性超善恶论。《管子》稷下道家一方面继承了《老子》《庄子》以"道""德"为人性的思路,另一方面又发展和完善了它们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义、礼、法由"道""德"所生,是"道""德"在人道的表现,因此它与《老子》《庄子》一样,都主张人性超越世俗的善恶,或称之人性纯善论。  相似文献   

9.
《庄子·至乐》中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是关于庄子婚姻的唯一记载,但可由此契入,窥探庄子的婚姻世界。妻始死时庄子"概然",与《礼记·檀弓》"慨然"的用法比较,非如一些注家所说是"同于众人而哀",人哭亦哭的哀背后更多的是有所感叹,处于"有情与无情"之间。而先秦"歌""哭"对言语境下"鼓盆而歌"是乐歌;"逍遥游"的独立自由与"人间世"的入世随顺决定了有独身气质的庄子选择婚姻"寄""寓"于世,但这只是"不得已"的无心之举,"鼓盆而歌"是两种思想交织的题中之义;庄子对儒家"五伦"进行消解,虽特重"朋友",与惠施却不能达"外死生、无终始"之境,终至"朋友"一伦也被推翻。庄子由此真正在"逍遥游"与"人间世"间"两行"。  相似文献   

10.
庄子无待无累精神境界是一种至高的审美状态,它贯穿于中国古典艺术作品中,形成独特的气韵。把握这种状态,对当代美学的建构意义重大。以往论著有关无待无累精神境界的阐释,大多是从坐志、心斋、体道、齐物、消遥、自然、无为游等角度论述。笔者认为,要理解庄子无待无累的精神境界,抓住庄子的无情和以物观物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杨泽波教授的"伦理心境"说是对孟子性善论的一种代表性诠释,他最近以"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说补充和发展了这一诠释。人性中确实有道德方面的"自然生长倾向",一方面人自然会发展出亲子之爱和恻隐之心等道德情感,另一方面人性中也具备发展出道德反思、理解和判断等理性能力的要件。而且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内容也不是自成一体的存在,"伦理心境"不只是社会生活在心灵中反复印刻的结果,它们都有"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作为基础。相较于"伦理心境","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更适合用来解释孟子性善论。据此,性善既是性本善,也是性向善,合言之是性本向善。性善是自然、经验的,而非超自然、先验的。性善有一个包含着情感和理性的立体架构。  相似文献   

12.
朴是庄子哲学研究中比较受忽视的一个概念。庄子在多处围绕着朴展开言说,内涵深刻,层次丰富:在本体论上,庄子强调宇宙万物之原始本初的真,以朴真来观物得道;在人性论上,庄子关注人性之纯朴本然的善,以朴善来探究人性,体现出与儒家人性论很不一样的特色;在美学上,庄子追求自然本色的美,以朴美来表达个体心灵和人生审美感受的最高境界。庄子之朴,是其观物得道、论人审美的重要支点,也是一个连接和沟通真、善、美,从而融三者于一身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3.
庄子心性论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性论所涉及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问题;庄子认为人之性本原于道,道的本性是自然,人的本性也是自然;自然即是自由而自在,自由而自在不仅是性之本然、本真,同时也是人性、人生之理想状态;庄子所倡导的是一种自由而恬淡的精神生活,庄子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自在与自主.  相似文献   

14.
《庄子》内七篇本不言"性",但学者普遍认为内篇之"德"即"性"。然而,庄子在诸子竞相言"性"的思想氛围中不言之,更应被解读为学理上的自觉选择。"德"与"性"在庄子那里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概念,并呈现为三个维度的"德""性"之辨:第一,在内涵上,"性"指向的是"善恶"之道德思考与伦理界定,"德"则试图超越"善恶之性"所导致的虚伪之弊与是非之争,而以"真伪"分辨存在方式的本真与非本真;第二,在性质上,"性"意味着人之"同然"与"实理",指向着对群体道德的肯认,"德"则意味着独与、虚灵、自适的存在原则,呈现为对个体之殊异存在方式的追求;第三,在政治视域之中,同然之"性"构成了圣王展开"仁政"或"礼治"的现实基础与价值归宿,多元之"德"则是统治者应该尊重并涵蕴的生命本质,而非被教化或同化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对于庄子与惠施在濠梁之上的"鱼之乐"的辩论,本文试图论证:庄子并无意图要证明他知道知鱼之乐,他的目的在否证"他者心灵的不可理解/通接性"这一惠子的假定。本文认为庄子的"知"与他的"为一"观念是密切相关的,而庄子的"为一"观念与惠子的"一体"观念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此外,本文还对庄子的实在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性恶"思想不同于"性恶论"。"性恶论"是把人性判定为恶的理论,"性恶"思想则是对人性中黑暗倾向的观察和认识。庄子对人性黑暗有敏锐的观察,并且以寓言的方式探讨了黑暗人性的起源。庄子虽然相信远古的自然人性是淳朴健康的,但他显然认为这样的人性久已丧失。人类自"浑沌"凿破以来就一直被恶的人性支配。这种恶的人性特别表现为各种私意智巧,最深的智巧是权势人物独占利益,却喜欢谈论道德。庄子之道是一种超越境界,实质是超越人的私意智巧支配的世界。人的私意智巧由来已久,融入人性,走出私意有多难,证道就有多难。庄子论道常常语涉玄奥,与人性支配力的强大和战胜这个支配力的困难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邱实 《美与时代》2013,(7):28-30
在《庄子》中诸多的寓言涉及到对技术的阐释,庄子将技术与"道"相结合是企图将人从纯粹的技术劳动中解脱出来,避免人的异化。无论是从"梓庆削木为"还是"庖丁解牛",抑或是其他涉及技术的寓言中,庄子都在推崇"技""道"合一的"通道之技",以实现心灵的复归本真、灵魂的自由与愉悦为最终目的来完成技术劳动。这种劳动已经不仅仅是人类的生存手段,而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相统一的审美享受。然而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生息,人类技术的发展革新早已让人咂舌,但是伴随技术的最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中,一些学者为提升庄子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将庄子的"命"与"逍遥"思想的关系诠解为"必然与自由"的关系。这一诠解在笔者看来,是"以西释中""反向格义"的一个"不当比附",不仅没有更加澄明中国哲学思想的真正义涵,反而遮蔽了中国哲学对世界经验方式和思考方式的独特性;对于庄学而言,不仅未能促进对于庄学义理的新开发,反而伤害了庄子思想本身。  相似文献   

19.
庄子"艺道"观重在强调"道"对"技"的超越,历代学者多承此论。陆西星在此基础上认为由"技"而"道"尚需"技进而精""顺理而处"等不同层面的努力,并且认为由此可"虽应万变而神不劳",达到对心神的养护。与此同时,陆西星发展了庄子"艺道"观,形成由"适意"入"忘形",由"忘形"而"物化"的主体境界论,以及"无心""无情""大心"等修养论。本文旨在从以上三个方面论述陆西星对庄子"艺道"观的发展,突出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贡献,同时丰富对陆西星这位道教学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荀子》的人性观是"性朴"抑或"性恶",此二者关系为何,是《荀子》人性观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基础问题。学界对《荀子》是"性朴"说还是"性恶"说的论争,是因现存《荀子》文本中有内在的矛盾。《礼论》主张人性"本始材朴",提出"非道德"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无固定的道德方向;《性恶》则试图论证人性为"不道德"的。这两种人性观的背后,善恶评判方式亦截然相异。《礼论》之性朴说背后的善恶评判,将人类行为分为善的、恶的、善恶之外的三类;《性恶》的人性说则建立在一种非善即恶的二元评判上。评判方式的不同亦可通过《性恶》与《礼论》的修辞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