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14日-15日,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道教教义体系的现代建构”启动仪式暨学术研讨会。14日,道教教义体系的现代建构启动仪式举行。原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陈宗荣、一司司长王健,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长任继春,原国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长李寒颖,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  相似文献   

2.
道教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理、教义体系。“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之一,对这一教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现代价值进行探索,有助于21世纪的道教教义思想发展与建设。人生变幻莫测,在充满竞争、挑战和机遇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古老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教义思想不啻为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道门中人以“天道自然,人道自己”的“道理”来衡量、透视宇宙自然、人生社会,响亮地提出“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口号。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教义思想蕴含着道门中人强烈的生命自主精神,认为通过…  相似文献   

3.
李纪 《中国道教》2003,(5):10-12
道教的教义思想,就是以“道”作为信仰的核心,并且通过“道”来解释神和人的关系,说明宇宙和社会的形成、演化的过程;并且围绕着对“道”的信仰而产生了道教自身的科仪和修炼方法,以及规定了对道教徒的规戒等。爱弥尔·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指出“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①。爱弥尔·涂尔干在其对宗教的定义中,强调了人在宗教构成要素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信仰、仪轨…  相似文献   

4.
道教是中国本土所固有的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文化中,道教教义思想居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自祖天师立教以来,道教教义思想经历不断丰富发展的几个大的阶段,如魏晋南北朝时的神仙之道、隋唐时期的重玄之  相似文献   

5.
由香港道教学院主办、香港青松观资助的“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月19日至21日在香港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与会学者达30余人。会议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一、道教的教义道教有没有固定的教义这一问题是由荷兰学者施舟人(Kristofer M.Schipper)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道教的思想与西方的宗教做比较,道教是最自由、最自然和最灵活而健康的思想体系。这正是因为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教义,所以没有偏见,也没有思想统  相似文献   

6.
道教的信仰及教理教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所信奉的神仙,上至三清、四御,下至城隍、灶君,风雨雷电、山川社稷均有神灵。而道教最根本的教理教义,是“道”和“德”。“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论基础,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就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道教认为:“道”是无所不包和无所不在的,它是一切的开始;并认为“宇宙”是由“道”演化出来的,有了“道”才生成“宇宙”,由“宇宙”中的“元气”构成了“天地、阴阳、四时”,由此而化生万物。有的道书又认为:先有“元气”,后有“宇宙”,并将“宇宙”分为“混元、洪元、太初”三个不同的大的世纪,这是依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而发展的。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道德经》(二十五)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说明“宇宙”的根源是“自然”;由自然产生宇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时,佛教就攻击道教抄录佛经。甄鸾《笑道论》说,所谓《妙真偈》,即抄自《法华经》,只是将“佛智”改为“道智”,《灵宝妙经天文大字》也是抄自《法华经》。北朝道安《二教论》也说:“《黄庭》、《元阳》,採撮《法华》,以道换佛,改用尤拙。”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说:“京师五通观道士辅慧详,三年不言,改《涅槃经》为《长安经》”。说明这种活动到唐代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道德经》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包括个人修身、治理国家、和谐万物、认识自然等各方面的智慧,是人类认识天地万物自然本相的重要法宝。少私寡欲的概念出自《道德经》第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这段话里,老子针对人类所表现出的张扬巧智、追求虚伪、远离淳朴、民风衰落等不良现象,提醒人们要回归  相似文献   

9.
《无上秘要》是北周建德六年(577)平齐后武帝宇文邕主编、由通道观学士参与编撰的一部道教类书。原共一百卷,有二百九十二品。明道藏存六十七卷,毎卷下有品名,然品名与敦煌目有异,且不全;存卷中又有缺品。本文利用敦煌本目录与明道藏本目录对校,以见其原来的结构;并将之与教外的类书以及现在尚保存完整的北宋道教类书《云笈七籤》作了比较,指出《无上秘要》与《云笈七籤》的同异,还有儒、道两种类书体现出的两种不同的观念体系。又通过对《无上秘要》的结构的具体分析,揭示其编纂思想及整合后的南北朝道教的教义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 道教教义思想中的民族性和普世性 道教教义中反映出来的根于民族性兼具普世性价值的特征,在今天看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道教教义民族性的特征的内在实质是“道教之真精神”,即一方面广泛吸纳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己所用;另一方面又在此过程中,保持自己鲜明的民族本色。 首先,道教所信行的“道”就是一有普遍价值的本体,“道”具无限的包容性,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大而无外,细而无内,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内含在一切的事物中。道的品格像水一样,不仅具有巨大的包容,且对待万物一律平等,滋润养育着宇宙间一切。 …  相似文献   

11.
道教的教理、教义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历代高道大德都对此做出了贡献,这其中就包括东晋时期的葛洪.下面,我们来对此做一个简单讨论. 一、葛洪以"玄"释"道",发展了先秦<老>、<庄>的形上学思想 葛洪在道教义理建构方面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论述了道教由人事通向天道的实践之路.道作为终极的本体,是不可言说的.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任务。挖掘传统文化当中的和谐思想,对于促进和谐,有积极的意义。道教有关"贵和"的思想,强调"恬淡中和"、"慈爱和同"、"太和万物,这对当今社会的个人修养、人际交往和环境保护,实现全社会和谐,均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文化自觉”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提出并反复倡导的一个概念。“文化自觉”即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实事求是的自觉意识,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费老认为,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文化必须适应时代的急剧变化,中华民族要对  相似文献   

15.
道教从基本的自然宇宙观出发,建立了独特的"天人合一"体系,把人与自然看作有机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通、相融,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可以作为现代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早期道教教义的传播与汉画像石葬俗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画像石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众多研究文章未曾于汉代文化整体结构与特定画像石语境的内在关联上进行通观,不仅使一些问题悬而未决,而且还演绎出新的误会,严重地影响着汉画像石尤其东汉末期画像石这一不言灵石生命活力的解放。若从汉代早期道教文献视角去探询、观照和梳理画像石的宗教内涵和文化价值,以前许多误会及悬置的问题便可得到合理解析。  相似文献   

17.
道教内丹学是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生命超越理论和修道方式,经过千百年来道教内丹家们的不断探索,在与儒佛的抗争与交融中,道教内丹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工夫的“道教仙学”,它的主旨被概括为“顺凡逆仙”的“返本还源”之道。对道教内丹学中的“顺逆”问题的研究,就是对内丹学修道成仙的本体论基础的研究,它有助于了解内丹学成仙的可能性和它蕴含的对宇宙生命奥秘的洞见。本文从现代角度检讨了这一问题的理论效果,揭示内丹学本体论所可能蕴含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国内学术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三大体系构建,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关于道教学术研究与文化自信的关系,笔者认为是个大问题,我们现在提倡文化自信,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找寻到文化根基,铸造文化魂魄,即所谓寻根铸魂,并把文化自信建立在这个根基之上,这才会逐渐形成富有内涵的不可动摇的自信力。通常所谓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彰显中国本土文化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正在学术史上,各种思潮的交融和互摄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基于某种立场和背景的思潮和思想,常常通过吸收和借鉴与自己有不同立场和背景的思想,使自身不断发展和进步。宋元时期的高道李道纯融通《易》《老》,建构起颇具特色的会通《易》《老》之学的道教教义思想,其著述主要有:《道德会元》《三天易髓》《中和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清庵莹蟾子语录》等。  相似文献   

20.
宗善 《中国道教》2000,(1):19-21
古老文明的中华大地,是道教孕育生长的土壤,道教在这块宝地上历经了坎坷沉浮而又漫长的演化进程。道教精神思想曾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今道教所倡导“尊道贵德”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仍可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更好的服务作用。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崇信“黄老之道”,道家是道教前身,二者一脉相承。道教尊黄帝为仙宗,奉老子为教祖,“黄老道”是道教思想的理论基础,以“道”设教,遵循“道法自然”的基本规律,追求修炼得道成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