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震 《哲学动态》2012,(7):88-93
易学研究是当代中国古典学术研究中的"显学",在哲学、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等领域都备受瞩目,成就斐然。近年来,在出土文献研究的引领下,易学研究越来越深入,在经传文本研究、易学史研究和易哲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既有传统问题的推进,也有新问题的发现,精彩纷呈,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清代乾嘉学派的开山人物,顾炎武博通群经,兼采众长,遥于经义.在易学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他充分发挥文献考证的优势和特点,对汉代象数易学、宋代"图"书"易学以及<周易>经、传和古韵都做过深人思考和系统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见解,同时又借助<周易>和易学来表达经世的思想主张,体现了义理与致用并重的治<易>倾向,与先秦儒家<易传>一脉相承,研究中国易学史,应充分重视顾炎武的易学成就.  相似文献   

3.
张沛 《周易研究》2007,(3):40-46
古文运动以后,面对儒释道三教抗衡局面中儒学的式微,一大批秉持儒家道统担当情怀的知识分子孜孜矻矻地希求通过改构儒学以恢复儒家的正统地位。而《周易》则因其丰蕴的形上智慧和思想资源成为了这一时期儒家知识分子普遍萃心的经典。这一缓慢的儒学复兴之路直到北宋五子才初步完成。作为“理学开山”的周敦颐成功地以《周易》作为自身的学术根基,建立了理学史上第一个高度哲学化的天人之学。由于诸多原因,学界对于周敦颐易学思想的关注较多集中在《太极图》的渊源考据上,而对其易学涵具的精深义理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学理研究为主,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试图对周敦颐易学的脉络做一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4.
读郑易管见     
作者运用文字训诂方法和文献考辨方法对部分郑玄易注进行详尽疏解。通过解说郑氏易注,提出郑玄治易路数是象数、义理兼顾训诂。过去认为郑玄治易偏重象数而疏于人事,其实是一种误解。在汉代,以爻辰治《易》和以礼治《易》是郑氏易学的重要特征。郑玄解《易》不乏真知灼见,但他的解释不可能完全符合或重现《易》作者本义,只是一种依自己理解而形成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5.
曾凡朝 《周易研究》2005,2(6):22-33
对于程颢易学思想,学界述及较少,本文仅从"生生之易即为道"、"天人一也"、"只心便是天"、"形上形下之辩"等方面入手展开讨论.程颢以易为道,认为道的内容即是生生,生生之易为道体,为天理.从具有普适性的道、天理出发,程颢提出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中,程颢彰显了人的价值意蕴,认为"无人则无以见天地","人为天地心","只心便是天".同时,以道、天理为基础,在道器关系上,程颢阐述了道器的清晰区分和真正关联,并更加重视道器的圆融为一.  相似文献   

6.
胡煦之"体卦主爻说"及对"卦变说"与"错综说"之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林 《周易研究》2005,(6):43-50
胡煦是清初一位有独到见解的易学家,他考镜源流,参以心得,深契易理.胡煦根据<周易>建立的一套很精深的生成论哲学,不仅具有解经的意义,更含有哲学的意味.他提出的"体卦主爻说"比较严密地说明了卦爻的生成与变化,对<周易>中"内外往来,上下终始"的解释更为合理,更为贯通,从根本上纠正了"卦变说"与"错综说"之误,在易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林罗山作为日本江户前期朱子学派的汉学家,他在易学方面亦极有建树.他提倡从象数和义理这两方面研习易学,并应将易学提升到了天人之学的高度加以理解和践行.同时,他在学易的方法上讲求学而思之,而非盲从.在儒学及易学的大智慧的指引下,罗山不仅广招门生,还历仕四代大将军,将他的才学发挥的淋漓尽致,成就了他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创新相对不足的元代易学阵营中,胡一桂从"天地自然之易"人手,创新了"日月为易"说;从区分"十翼"中的"易"字切人,得出"十翼"的"易"字多为书名,注重对"易"书自身性质和版本的研究.在这两项研究中,胡一桂吸取了朱熹"易本卜筮之书"的判定和经传相分思想,并把呈现经传相分的朱熹<周易本义>作为"易"书的标准版本.  相似文献   

9.
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朱载堉,精研律历之学,苦心孤诣,创造了"新法密律",乃中国古代音乐史上辉煌成就之一.在代表性著作<律吕精义>中,朱氏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盲从空疏荒诞之论,力寻确凿精切之征.然而,朱氏也曾依傍<周易>经典,在<易>学哲理、象数模式等方面,援经立论,或阐发义理,或论证律例,涉及到<易>理与乐理、<易>理与乐谱、<易>理与乐器等内容.本文以<律吕精义>为主要资料,论述朱载堉的律学思想与易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干宝易学蕴涵的总体宇宙关怀和终极人文关切主要包括:理想礼法秩序的构建、圣人君子的人格期冀、天人合一的价值诉求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各安其位、各正性命的合理社会秩序建设;圣人君子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与深挚的忧患意识期许;天人相应、应天顺民的天人有序而和谐的价值追求.干宝易学思想终极价值的内容是其易学思想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形上学维度的积极展开,这三个组成部分无不彰显干宝对于现实的关切并积极面对的态度,是其儒家价值理想与人生追求的集中体现.在对于现实问题的解读以及解决的内容和方式中,干宝既有对于传统的继承,又有其无可替代的个人观解.而面对所遭遇到的时代性问题,干宝尽力给出了一位真正儒者的解答.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二程高弟的杨时,是宋代理学与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比较重视易学,其易学有一定的特色与价值。在他看来,《周易》的一个根本要义是变易。变易是气之变易。气属形而下,气之变易是神之所为。神即形而上的、无对之理。在变易中,万物赋得其性,《易》书又与性命之理无二致,是故必须知性知天,然后可以言《易》。而他对性、天的体认是典型理学性的。于是性、天成为他所理解的《周易》之关键要义或根本精神。他对读书学《易》体会深刻,见识独到,很能震动人心。这些见解决定了其对汉易象数学与邵雍先天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王畿易学认为易之体用不二,易为心易,太极为心之极,反对以易为书、泥于言象;继承和发展了王阳明的良知易说,视<周易>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境界的典籍,在修养方法上力倡先天之学,而以自然为宗.王畿易学是宋明时期陆王一路下来心学派易学思想最根本和最集中的体现,对传统易学起到一种解构的作用,是陆王心学在其本质上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