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信成是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副教授、“日本唯物论研究会”委员、“大阪唯物论研究会”负责人。在战后的初期,他曾被认为是对哲学上修正主义进行过斗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然而,森信成只是把一些教条当作“纯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藏原惟人在一九五八年发麦一篇题为《思想斗争中的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文章(见《前卫》一九五八年八月号),批评过这种倾向。但森信成不仅没有接受批评,反而把那些教条用唯心的思辨连缀起来,朝着反党的方向发展。高田求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前卫》一九六三年六月号)批评他,说他的哲学是“叫喊批判修正主义的修正主义哲学”。但是,森信成跟着在《新日本文学》去年八月号上发表了一篇对高田求的批判的“回答”,又在《唯物论研究》去年冬季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攻击他说已经成为“日本共产党所公认的思想家们”的思想源泉的《实踐论》和《矛盾论》,这就越发暴露了他的反对日本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原形。高田求为了对他的修正主义的反党“哲学体系”的基本论点进行全面的批判,在《文化评论》今年三、四月号上发表了这篇原题为《森信成的不正当的哲学的归趋》的文章,指出森信成开始的时候是拒绝在实践中改造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而在自己的大学教授的实践或思辨的实践范围内,去理解(实际上是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后来逐渐染上敌人的思想意识,终于走上反党修正主义的道路。他说,森信成的思想的发展经过将成为一种反面教材。高田求的文章,共分七节:(一)前言;(二)否认认识论中的实践的观点;(三)阶级性问题;(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五)关于人的本质;(六)“民主主义”;(七)结束语。这里译出的是其中与驳斥森信成对《实践论》、《矛盾论》的攻击有关的二、三、四(摘译)、七等四节。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在其代表作《希望原理》第19章中,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进行了仔细的解读。这种文本研究法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颇为罕见。布洛赫紧紧扣住劳动、异化和实践概念,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决裂”演绎为从“抽象的人本主义”走向“具体的人本主义”的过程。这样一来,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都只不过成了人本主义逻辑的内部演进,而不是一种格式塔式的根本变革。布洛赫所做的工作直接关涉对马克思哲学革命本质的理解问题。本文将对《希望原理》的这一文本段落进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句名言,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常常被人们简化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第一次的科学规定,并认为它是马克思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4.
(一)箫文第一邵分马克思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 题目作者批判森信成的“人的本质”论(〔日〕高田求)社会主义和个性(〔朝鲜〕黄英植)关于我们党的主体思想 (朝鲜《哲学研究》杂志编辑部)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印度尼西亚化 (〔印尼〕苏吉奥诺)期数 1 5︸05石55份6677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苏〕U.凯列)人道主义问题和现时代的思想斗事 (〔苏〕M.彼特罗襄)青年马克思的现实的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 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民主德国〕M.朗格)论我们时代的生活意义 (〔民主德国〕W.埃希霍思)辩证矛盾的性质和特点(〔苏〕R.M.莫洛兹)社会主义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人的本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荣策 《现代哲学》2001,1(1):46-50
长期以来,我们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成是对人的本质的最高的、最终的也是唯一的规定。今天看来,这种认识不仅是片面的,而且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  相似文献   

6.
青年马克思对实践理解的演化张阳升马克思一登上哲学舞台,就面对贯穿德国古典哲学的关于思维和存在如何统一的问题。费尔巴哈以存在为主体、思维为宾词,克服了黑格尔用精神来统一存在的错误。但是他没有解决思维和存在如何统一的问题。马克思独具高见地提出了两者相统一的中介桥梁范畴即实践。一开始,马克思将实践仅仅理解为哲学的实践,并且“哲学上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这种哲学实践是立足于自我意识立场上的理性批判活动。《德法年鉴》时期的青年马克思越出纯哲学的批判而达到政治性的实践理论,他认为实现人类解放的途径就是哲学与无产阶级的结合,无产阶级在哲学的统率下对现实进行武器的批判。由于从政治性实践角度对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的关注,马克思思想的触角就不能不触动工人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即政治经济学这块园地。((1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以异化劳动学说作为思想基础的。在这里,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去阐述生产劳动的,这是一种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理想劳动。这种抽象的劳动实践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中介,以此即可消除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绝对统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立足于“人的感性活动”,这标志着马克思对实  相似文献   

7.
曾永成 《现代哲学》2004,1(2):10-15
把人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并认定这只是马克思的观点,这并非是对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准确解读。其实费尔巴哈已经从社会关系来界定人的本质了。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自己首先是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来规定人的本质的。由此出发,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性的真实含义及其在自然生态问题空前严重的当今世界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8.
格维申阿尼: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对于“什么是人”的问题已经作出了科学的回答,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一个言简意賅的公式,即人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强调指出,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认为,“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9.
费尔巴哈论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根据马克思曾经自认为是费尔巴哈的继承者并使用过他的某些术语这一事实,竭力夸大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他们特别喜欢在“异化”问题上做文章,利用费尔巴哈曾使用过异化一词,马克思也使用过异化一词,硬说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直接从费尔巴哈那里搬过来的,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本主义。在这方面,波比茨的《异化的人》  相似文献   

10.
兹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人学的研究作一简介。一、关于人的本质命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即“人的本质并不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在当今中国,对理想的怀疑与冷漠已经是一个多少显得有些无奈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与我们对人之为人的类本质的理解有一定的关联。在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问题的相关学说中,理论界关注较多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自由自在”是人的类特性、类本质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的命题。但是,有一个论点似乎尚未引起理论界足够的重视,而这个论点又恰恰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的论点…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不少论著简单地根据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人的本质的解释,把人性仅仅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唯物史观与科学人性观便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人性发展中的生产力因素便在人们的理论视野中消失了。唯物史观直接就是科学人性观,不能离  相似文献   

13.
“人”是否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些同志主张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有些同志则强调不能笼统地这样提,因为从“现实的人”出发,还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这是划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的标志。山东大学哲学系王复三在《唯物史观和现实的人》的来稿中则认为,即使“现实的人”,也不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作者指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的观点,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能够创造工具进行劳动, 劳动使人与动物界区别开来; 人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组织和制度; 人在劳动实践中发展了理性。冯契在肯定、阐发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已的新见解。一、人的本质是从天性中养成德性、又从德性复归天性的双向活动过程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存在的特殊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 是人的对象性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解决过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解决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同他的整个思想形成过程是一致的,也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的关于“人”的观点到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观点,再到自己的关于“人”的观点的过程,即从研究人的“自我意识”到人的“类本质”再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人性问题的讨论异常热烈。争论各方往往各执一端,却大都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提法,尤其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个著名论断为根据。这样,对于马克思提法本身的理解,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一些文章仅仅就马克思提法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忽视了马克思考察人的方法,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提法中体现的方法论意义的阐发是很不透彻的,因而也不能深入地理解其本体论方面的意义,不能从马克思前后思想的逻辑联系、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期思想演变过程等角度全面把握马克思提法的意义,导致了理解上的简单化和表面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社会交往的作用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说明人的本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交往。一、社会交往是人的类本质形成的前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有三个重要论断,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论“存在与时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有一种在国内和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那里常见的看法,认为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人本主义色彩较浓,后期(特别是《资本论》中)则陷入了普遍主义,取消了人(个人)的地位。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非常表面的。在我看来,马克思早期和后期没有根本的改变,一直是以人作为他研究的中心,马克思的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学,这一点最集中地体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资本论》与他的早期手稿一样,是“经济学—哲学”著作〔1〕。所以,正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都是哲学著作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真正…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中,国内学界很多研究者都认同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所开辟的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穷尽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理论思考,马克思的思想仍有极其重要的具有导向性意义,这一点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来理解现实,放弃了对“能动的方面”的认识;唯心主义虽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却执迷于思维的绝对性,把能动性抽象化,能动性脱离了现实。在这种情形下,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强调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理解现实…  相似文献   

20.
在近年的“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一种把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的人道主义和异化劳动论视为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论和人的本质异化的残迹的观点,这是对形成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歪曲。我认为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论和实践的人道主义主要不是从对经济范畴的道德评价上所获得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