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道家功法,从北五祖、南五祖,至七真师祖,已有一套完整的性命双修功法,既是金液还丹,也是九转还丹法。其功理功法是以阴阳的造化,用清、浊、动、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的原理,以顺逆颠倒之法。顺去生人,逆来生仙。生仙也有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九年调婴。丹经有云:“炼己无限,修仙有程。”炼己者即是从筑基到炼  相似文献   

2.
位 于 江 西 上 饶 铅山 县 境 的 葛 仙 山 , 方圆 十 余 平 方 公 里 ,海 拔1096.3米 , 主 峰 群 山环 抱 ,诸 岭 绵 延 ;九 脉汇 聚 ,飞 瀑 流 泉 ;烟 雨晴 岚 ,云 海 变 幻 ;林 木蓊 郁 ,翠 黛 无 际 ;因 东汉 葛 玄 修 道 于 此 , 羽化 登 真 于 峰 巅 , 魏 晋时 乡 人 即 辟 筑 石 庵 祭祀 奉 礼 。 《葛 仙 山 志 》概 括 山 中 历 史 人 文 ,称 谓 “山 不 在 高 ,有 仙则 名 ”, 而 此 山 不 仅 丹台 耸 云 ,山 川 灵 毓 ,且神 仙 威 名 灵 响 四 方 ,古 今 称 颂 形 成 有 “斋期 ”开 山 门 、关 山 门 的宗 教 活 动 方 式 , 传…  相似文献   

3.
《大丹直指》是道教北宗修真经典,现略陈所学体会,以就教于明哲。一、作者及其丹法宗旨《大丹直指》系道教北宗全真系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著。邱处机主张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修道者应出家,断绝一切尘缘,认为“一念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在修持中,邱氏主张以人的先天真炁和后天之气,通过修炼而相互交接,从而结成大丹以达仙境。所谓的仙,即寿命能被控制而已。二、同步天功邱长春以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作为修待的总纲。他依据《阴符  相似文献   

4.
道教内丹学是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生命超越理论和修道方式,经过千百年来道教内丹家们的不断探索,在与儒佛的抗争与交融中,道教内丹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工夫的“道教仙学”,它的主旨被概括为“顺凡逆仙”的“返本还源”之道。对道教内丹学中的“顺逆”问题的研究,就是对内丹学修道成仙的本体论基础的研究,它有助于了解内丹学成仙的可能性和它蕴含的对宇宙生命奥秘的洞见。本文从现代角度检讨了这一问题的理论效果,揭示内丹学本体论所可能蕴含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教类书。题“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王悬河生平无考。该书辑录二百余种“三洞”经书之精要,故名《三洞珠囊》。《宋史·艺文志》神仙类、《通志略》诸子类道家及《秘目》子类道书皆云30卷,《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未著卷数和撰人,收入《正统道藏》分为10卷30品。其内容多属古代仙真神话故事和南北朝以前方士、道士事迹,特别突出老子为帝师、化胡和张陵布道教化传说。关于道教的仙真位籍,时,空、劫数及有  相似文献   

6.
祖气氤氲,阴阳化分。乾道男良,坤道女贞。皆可修道,在于个人。求则得之,舍则失真。千生庆幸,得入玄门。清静真一,不二法门。三宝圣地,祖庭白云。开学典礼,道界欢欣。培育坤修,女士仙根。阐扬正法,秉教全真。慈悲济世,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7.
道教内丹学是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生命超越理论和修道方式,经过千百年来道教内丹家们的不断探索,在与儒佛的抗争与交融中,道教内丹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工夫的“道教仙学”,它的主旨被概括为“顺凡逆仙”的“返本还源”之道。对道教内丹学中的“顺逆”问题的研究,就是对内丹学修道成仙的本体论基础的研究,它有助于了解内丹学成仙的可能性和它蕴含的对宇宙生命奥秘的洞见。本文详细论证了道教内丹学中“顺逆”问题的理论层级和丰富意蕴,从现代角度检讨了这一问题的理论效果,揭示内丹学本体论所可能蕴含的哲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以李唐时期为代表,历代女冠推进了道教医学的发展,也在我国道医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地位,闪耀出熠熠光辉。恰如唐代诗人王建《唐昌观玉蕊花》尾阙所言:"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历代道家修真典籍或多或少均涉及医药内容。汉唐已降,道士们由外修飞升逐步转向内修成仙的过程,修养内练、医药服食得到进一步重视。入道的女性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或来自黎民百姓,或出身王公贵胄,或自幼清虚向道,或传说本为仙班受责下凡而重修,或幡然顿悟,或受高人点化,  相似文献   

9.
道教的神仙有两个来源 ,一类是修成的 ,一类是降生的 ,修成的神仙是由人而仙 ,降生的神仙是由神而仙。他们虽然在人神之间相会于神仙的共同名称之下 ,其实有很大的不同。道教的女仙也有人仙和神仙之分 ,《列仙传》和《神仙传》里的女仙基本上是人仙 ,而到了《墉城集仙录》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里 ,就并存着人仙和神仙两类神仙了。从性别的角度检讨这两种不同类别的神仙 ,可以明显地看到 ,归属于人仙的女仙并没有摆脱一个男性的框架 ,而由神而仙的女仙才真正是宇宙和历史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0.
蓬瀛仙馆位于香港粉岭山麓之百福村中。东依粉岭,北望罗湖,前瞻沙头海角,后枕元朗青山。山葱水秀、清新典雅,亭台殿宇,宏伟壮观。乃新界道教胜地,世人游览休憩的好地方。也是香港道教联合会的团体会员。蓬瀛仙馆创建于1929年,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香港道教创建较早的宫观之一。据《创建粉岭蓬瀛仙馆记》载:“龙门道人何近愚、陈鸾阶与(广州)三元宫主持麦星阶同游香港,访粉岭安乐村本立園主人李道明。遥见崇山叠翠,环绕万松,其名为双鱼洞,于朝曦初照时,半山有五色祥云浮起,真有天然仙境。遂与李君畅谈时事,感世道之沦胥,恨吾身之迟暮,非寻得净土,无以助潜修,非提倡道宗,无以挽颓俗,因发起创修龙门正宗道院之议。”在诸同道和  相似文献   

11.
王玄览     
(626—697) 唐初道士和道教学者。名晖,法名玄览。广汉绵竹(今属四川)人。年三十余,与二、三乡友去茅山学道。途中觉同行者概非仙才,而归故里。感叹“长生之道,无可共修”。此后遍研释、道二教经论,务究其源奥。年四十九,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李孝逸召见,深受敬重。后为道士,隶籍至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史料文献,较有独到见解地剖析了道教崇尚医药的缘由.首先,从历史和思想渊源上分析,医道两家具有"亲缘性",这就势必为二者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关联奠定了基础;其次,医道两家在生死观上是相通的,以长生信仰为核心的道教义理体系中暗含有重视医药的逻辑因子,修"仙道"必须通"医道";此外,道门奉行的"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的祖训及"功行双全"的宗教伦理也是促成道教尚医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谭敏 《宗教学研究》2004,(1):128-132
《列仙传》是早期道教神仙传记,叙述仙人们得道成仙的故事.它采用史传的叙事体例为其外在表现形式,以宗教内容为实质,表现出独特的叙事模式,对后世道教传记多有影响.本文拟对《列仙传》和以《史记》列传为代表的史传进行比较,以凸显仙传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解传统的"老而不死曰仙"为"老而快乐曰仙".认为现实生活中健康快乐的高龄寿星,就是道门所说的"人仙".  相似文献   

15.
道教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成仙。“仙”有不同的等级,如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等。不同等级的仙有不同的功能,最高等级的仙是天仙。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曾言“举形升虚”的天仙是“上士”所得,而“中士”、“下士”只能得地仙和尸解仙等。本文不打算探讨有关“仙”的等级和类别的学说,只是想将“仙”作为一种笼统的范畴,探讨一下道教成仙学说的流变及其原因。既然“仙”有不同的等级和性能,本文在展开以前就有必要对笼统的“仙”。范畴作一个定义性的说明。“仙”乃是经过修炼并获得神灵般(超凡人的)属性的人。“仙”是人转变而成的,不过仙人已“失人之本”(《抱朴子内篇·对俗》)、“变质同神”(《坐忘论》)了。那么,成仙的主体是原来的凡躯还是别的什么呢?道教对此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张涛 《宗教学研究》2008,26(1):173-175
张三丰在道教历史上地位崇高.其丹法内容丰富,影响巨大.本文将张三丰所传授的主要丹法分作了清修、双修与睡功三种方法;从顺则人,逆则仙的理论角度,对其逆转之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进一步指出了其丹法于炼己、小周天、大周天及还虚几个阶段的具体功法与其内景.  相似文献   

17.
何蕾 《宗教学研究》2017,(2):259-267
扶箕降仙的巫术表演在中国源远流长,至宋代,娱神色彩淡化,转而强调娱人与实用功能.与前朝相比,宋代扶箕最富于文化色彩的一个特点是箕仙作诗现象的普遍性.在宋代有关扶箕降仙的记载中,所降之仙多为“紫姑”.宋代扶箕巫术的流行与社会巫风盛行、道巫不分的宗教传播、军事力量虚弱等原因有关,而推动箕仙作诗现象的因素包括科举制度发达、文化氛围浓厚、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等,具有鲜明的宋代社会特征.箕仙诗的价值也非仅止于文人逞才抒情和博妇孺一笑的娱乐功能,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诗尚奇的诗美追求与题材开拓,展示了宋人尚俗的生活意趣,为宋代士人提供了另类书写时政得失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二葛",即葛玄和葛洪。葛玄(163-244),字孝先,丹阳句容人(今江苏句容)人,是三国东吴最著名的方士,因修道得仙,号为太极左仙公。  相似文献   

19.
应香港蓬瀛仙馆邀请,以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道长为团长的的北京白云观经乐团一行11人于2004年2月21日上午乘机抵达香港,为香港蓬瀛仙馆主持观音殿神像开光科仪,并对香港道教界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22日下午,蓬瀛仙馆举行观音殿神像晋殿开光典礼。黄信阳副会长应邀致词,他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和北京白云观向蓬瀛仙馆观音殿神像开光盛典的隆重举行表示祝贺,并衷心感谢蓬瀛仙馆历年来对内地道教事业的无私援助,高度赞扬了蓬瀛仙馆在弘扬道教、福利社会及加强香港、大陆两地道教界交往等方面所作的贡献,并希望今后进一步密切与大陆道教界的交…  相似文献   

20.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根本信仰,什么是神仙?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从神、仙二字的本意来说,神虽有神灵之意,但指人的意识和精神、表情气色也是很早的意义之一;仙也是如此,“老而不死曰仙”是较早的解释,不同凡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