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西地处中原西部山区,民居受到地域性因素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形成了适合当地环境和居民审美的建筑形式和独特的建筑文化符号。通过对豫西地区民居调研和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总结出豫西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功能和寓意及装饰特色,结合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探索豫西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提取、创新与应用,实现豫西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豫西民间剪纸是中原较为知名的一种艺术形态,是中原艺人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随着时间的流逝,豫西民间剪纸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已成为业界的共识。MG动画具有"短、平、快""风趣幽默、节奏感强"等特点。利用MG动画可实现豫西民间剪纸的数字化永久保存、视频影像网络传播、科普动画教育传承等,对豫西民间剪纸保护与传承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窑洞是豫西地区传统建筑的代表,窑脸又是窑洞装饰的主要部位,是豫西地区建筑装饰、点缀生活和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重要艺术形式和集中体现。但是,近代钢筋混凝土建筑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窑洞建筑,窑脸的装饰之美逐渐被忽视。调研考证发现,窑脸的装饰题材众多、构图追求形式美法则、配色素雅构成了具有豫西特色的装饰艺术特征。在豫西窑洞中,窑脸的装饰艺术特征潜藏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文章对坚固实用的民俗符号、具有吉祥寓意的民俗符号、具有豫西特色的民俗符号进行分析,形成民俗符号的完整构架。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数字媒体技术介入豫西民居建筑砖雕数字化保护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学院式传播模式、移动式传播模式、娱乐式传播模式与直播式传播模式四方面对豫西民居建筑砖雕数字化传播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运作方案和措施,为豫西民居建筑砖雕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首辑四本分别为《印度和锡兰佛教哲学》、《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隋唐佛教文化》、《修剪菩提树》。四本书的作者为英、法、日、美的著名佛教学者,或以印度学或以汉学闻名于世,或以佛教哲学或以宗教思想批判见长。这四本书原著出版时间跨度约百年,代表了东西洋佛教研究  相似文献   

6.
终南山自古为尘世仙源,汉魏以降,高人逸士多出其间。游其地者,喜其泉石之美,乐其林壑之幽。昔年访楼观台,缘识任法融道长,接谈之余,见其气歙神凝,抱朴涵冲,积学深厚,世人罕能测其量。近得其手著《阴符经素书释义》,行将付梓,远道邀为之序。此书以道教内丹之学,阐阴符之旨,备一家之言。尝谓《道藏》典籍,文约义丰。《道德经》五千言,或以用兵,或以治国,或以养生,或以炼神,或以体天道、参造化。见仁见智,各有攸宜。所见不同,所取各异。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民居建筑文化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和源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全球化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各地区建筑逐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如何去维持地区建筑的文化特点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以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为主题,重点探析豫西地区建筑文化存在的特点,首先以绿色建筑和美丽乡村的概念着手,逐渐深入地研究豫西典型建筑窑洞的背景及环境特点,最终为构建"美丽豫西"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元二"解     
元二之灾,乃汉人习语.前人读两<汉书>,或以"元二"为元年、二年之省称,或以"元二"为"元元"之错讹,均不得其解,因而导致了对某些史料的误读,兹试辨析如下. 按元二之灾,意指一元中的第二次灾难.汉自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行<太初历>,成帝末刘歆改编为<三统历>,以四千六百十七年为一元,据<周易>爻数、营数推演,其中有九次阶段性的厄运.  相似文献   

9.
诗歌,或以隽永深邃的意象开启心智,引人遐想;或以磅礴的激情表达对真善美不可遏止的冲动;或以不露锋芒的精湛评议揭示事理,促人思索。由此看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构成了诗歌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们是诗歌的灵魂。诗人在诗作中就是将这三者融为一体,构成和谐优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我们欣赏诗歌就是要进入这个优雅迷人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诗歌,或以隽永深邃的意象开启心智,引人遐想;或以磅礴的激情表达对真善美不可遏止的冲动;或以不露锋芒的精湛评议揭示事理,促人思索。由此看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构成了诗歌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们是诗歌的灵魂。诗人在诗作中就是将这三者融为一体,构成和谐优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我们欣赏诗歌,就是要进入这个优雅迷人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一、创设情境,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努力创造质疑情境,或以故事引入,或以悬念激趣,或以问题探究等,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设问、  相似文献   

12.
李继华 《美与时代》2007,(12):144-145
阎连科是出身于河南豫西农村的作家,他的重要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在"文学有了富贵病、软骨病、甚至已经骨头坏死"的今天[1],阎连科近几年出版的几个农村题材的长篇,震撼力度大,如激流飞湍,如空谷足音,使我们不得不随他一起默想中国的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讲学是王阳明平生志业重心之所在王阳明(1472—1529年)既是明代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建树是多方面的。本文所关心的问题是:在阳明的诸多业绩中,究竟什么才是他本人最为看重的呢?换言之,什么才是阳明平生志业重心之所在?所幸阳明在世时就曾经对类似的问题做出了明确的回答,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据阳明高足邹守益记述:“当时有称先师者曰:‘古之名世,或以文章,或以政事,或以气节,或以勋烈,而公克兼之。独除却讲学一节,即全人矣。’先师笑曰:‘某愿从事讲学一节,尽除却四者,亦无愧全人…  相似文献   

14.
因临床不合理用药而致患者损害大量存在,但不舍理用药作为医疗责任的组成部分,依附于一般诊疗行为的责任认定,而很少独立探究因不合理用药而致损害的民事责任问题.对不舍理用药产生的医疗纠纷,可以侵权或以违约为由提起诉讼,但是违约责任更有利于对患者权利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5.
方与圆     
正《鬼谷子》是本应世的奇书。其《本经阴符七术·转圆法猛兽》中,有一段关于方与圆的论述,很有意思:"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做人处世,或以刚方见惮,或以圆滑取巧。所以世人争为圆滑,以期和光同尘,明哲保身。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一种借助“公关”的“攻关”说悄然兴起,即某领导掌握某种权力,某干部掌握某种计划,必然会有众多的烧香拜佛者,或以烟酒重礼加深印象,或以投亲靠友用人情关系牵线搭桥,甚至于不惜包专场舞会、专门女性相陪等联络感情,把文章做在迎来送往上,自得其乐名曰“攻关”,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担忧。 姑且不谈借助于打牌跳舞、喝酒送礼这些极为  相似文献   

17.
关于马克思价值概念的商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如果从1980年杜汝揖同志在《学术月刊》(10月号)发表《马克思主义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及其联系》算起,哲学价值论(或曰“价值学”、“价值哲学”)研究在我国已走过了16个年头。时至今日,人们对于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仍未取得一个统一的定义。众多价值定义的提出,既是哲学价值论研究深入的标志,也表明了弄清价值是什么的问题已成为推进哲学价值论研究的关键。纵观国内的价值理论研究,可以看到,学者们大多是以“主体—客体”关系的逻辑结构来定义价值的。他们或以客体的功能或属性规定价值,或以主体和主体需要规定价值,或以…  相似文献   

18.
豫西北和晋东南的二仙信仰都非常兴盛,但两地二仙庙中所供奉的神灵并不相同。豫西北信仰的"二仙奶奶"并非象晋东南那样是两位女神,而是道教上清派祖师紫虚元君。从紫虚元君到二仙奶奶的转变过程偶然而离奇,促成这一转变的社会力量源于明初的山西移民。从紫虚元君到二仙奶奶改变的只是名称,信仰本身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两地二仙崇拜都是基于区域自身历史所形成的民间信仰,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尽管两地文化相互影响,但基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很难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欺诈性道德风险是经济运行活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商业欺诈的动机在于谋取更大的利益或非分的利益。在经济活动的非人为的、客观性的风险之外,出现了另一种风险,这就是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存在表明人性总有幽暗性的一面。人们或以诚信的手段,或以欺诈的手段,来满足自己追求利益的欲望。进一步完善法制,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是我们与经济欺诈进行斗争,减少道德风险的有效武器之一;重建经济诚信,则是防范道德风险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0.
在豫西南的内乡县,传颂着一位基督教长老的动人事迹:他设立了第一个乡村教会,他带领90多户基督教群众率先走上了小康之路……他就是内乡县西庙岗乡东川村农业技术员、东川村基督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刘文科长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