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89,(9)
佛牙舍利塔是中国佛教界修建的一座新塔,塔址在北京西山著名胜地八大处的第二处,即灵光寺原址。塔内供奉着一颗释迦牟尼佛的灵牙舍利。这颗灵牙舍利在我国已经供奉了一千五六百年。根据佛教史籍记载,佛陀入灭荼毗后,有两颗灵牙留在人间。一颗传到斯里兰卡,一颗传到当时的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后由乌苌国传到于阗(今我国新疆和阗县)。五世纪中,南朝高僧法献(424~498)西游于阗,从而把这颗佛牙请回南齐首都,即现  相似文献   

2.
《法音》2004,(6):20-20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日前就缅甸某寺已故住持生前向新加坡僧人赠佛牙舍利一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最近新加坡有关宣传报道说,新加坡护国金塔寺保存有一颗佛牙舍利。该佛牙舍利是由缅甸妙务的一位僧人于1980年在一座废塔中发现并秘密供养了20多年。在他2002年12月逝世前夕,将该  相似文献   

3.
2002年12月15日至2003年3月1日,中国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远赴泰国供奉76天,佛牙一经抵泰,即有成千上万的信徒顶礼膜拜,同时也引起了世人广泛的关注。佛牙舍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入灭后留下的牙齿。据说释迦牟尼火化后,全身都变成细粒状舍利,但牙齿完整无损,因此被称为佛牙舍利。根据佛教史籍记载,释迦牟尼涅后留有2颗灵牙,一颗传到斯里兰卡,一颗传到当时的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后由乌苌国传到于阗(今我国新疆和田县)。5世纪中,南朝高僧法献西游至于阗,将佛牙舍利带回都城。至隋代,佛牙舍利被迎请到长安。五代时期,朝…  相似文献   

4.
舍利又叫舍利子,是梵文Sarira的音译,意为遗骨、灵骨,通常指佛或佛教高僧去世后火化遗留下的各种颜色的坚硬结晶体和残留物。佛经《金光明》卷四上说:“合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这是说合利是佛教的修行人因清净持戒、修习禅定在身体内部形成的一种沉淀物,它是佛法存在于世的一种象征。根据佛经上的记载,释迎牟尼佛圆寂后火化,烧出8.4万斜舍利子,而佛牙舍利只有4颗,一颗在天上,一颗在龙宫,两颗在人间。人间的两颗如今一颗在斯里兰卡,一颗在北京八大处灵光寺。北京佛牙自从南北朝高僧祛献大师(公元42…  相似文献   

5.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这里离西安约70公里,已属宝鸡市的地盘了。法门寺是我国境内安置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指骨舍利,目前全世界仅存一颗)的名寺。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桓、灵帝年间(公元150-180年),当时称阿  相似文献   

6.
佛指舍利来台第三天,台湾佛教界昨天上午与晚上在台大体育馆各举行一场赞供法会,由佛光山宗长心定和尚主法,他表示,在南部有佛光山供奉佛牙舍利,北部则有佛指舍利恭迎、赞供法会,显示佛陀慈光已经遍布全台了!恭迎会表示,佛指舍利今天在台大体育馆还有一场赞供法会,随后,佛指舍利将在上午十一时恭迎至三峡金光明寺。  相似文献   

7.
舍利,是梵语SARIRA的音译,狭义上特指 佛祖释迦牟尼的遗体、遗骨。释迦牟尼时代,印度风行火葬,据唐初法琳《破邪论》中说:“佛既去世,弟子等以香木焚身。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其色红白,击之不坏,焚之不焦,每有光明神验。”又据《法苑珠林》记载,舍利有三种:一是骨舍利,其色白;一是发舍利,其色黑;一是肉舍利,其色赤。《处胎经》又将舍利分为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后世在广义上把德行超卓的高僧大德去世后荼毗(火化义)所得的质地坚硬的结晶颗粒也叫舍利。佛教界认为,舍利是戒定慧无染功德熏修而成,是修行到一…  相似文献   

8.
缅怀太虚菩萨——纪念太虚大师示寂五十周年文杰“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七日下午一时一刻于上海玉佛寺直指轩安详舍报,四月八日于海潮寺举行荼毗典礼。十日晨,弟子们拾取灵骨,得舍利三百余颗,紫色、白色、水晶色都有,而心脏不坏,满缀舍利。”这就是近代宏法四洲、闻名中...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6,(2)
著名古刹宝光寺,是四川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全寺占地一百二十亩,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组成,古建筑面积达二万多平方米,殿堂宏伟,佛像庄严,宝塔凌空,寺内珍藏的文物十分丰富。宝光寺相传始建于东汉,隋代名大石寺。唐广明元年(881)黄巢农民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幸蜀驻跸于此,传说僖宗皇帝夜间看见寺内福感塔下放出紫色霞光,即命侍从发掘,挖出一石匣,匣内藏有十三颗舍利,僖宗认为是国运吉祥之兆,遂命悟达法师为宝光寺第一任寺主,新建十三级佛塔,供奉十三颗舍利。并大规模扩建寺院,易寺名为宝光寺。宋朝曾一度更名为大觉寺。明末崇祯年间,宝光寺毁于兵燹,清康  相似文献   

10.
舍利是梵文(印度古典语)Sarira 的音译,意为骨身或灵骨。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珠状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两种。佛的遗骨叫做身骨舍利(生身舍利),佛教经卷叫做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之分。如广东南华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禅师的真身,称为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2,(1)
“舍利”,在一般人看来是颇为神秘的。通常人的遗体焚化后,只剩骨灰一堆;而佛门中的高僧大德却能留下形色各异的舍利。舍利常被视为僧尼们修行有成就的表征。高僧大德迁化后若留下舍利,往往更能增强信徒对他们的信仰。舍利究竟是什么呢?应该说,这是非凡情所能测度的。曾有人进行所谓科学研究,说什么舍利是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出家人长年茹素、多吃豆制品等,因钙质沉  相似文献   

12.
辽代涿州一带"圆寂道场",于佛涅槃日,模拟佛陀涅槃及荼毗得舍利之场景,焚化画佛或纸佛而得舍利。它是在辽代舍利崇拜兴盛背景下,沿着舍利崇拜与佛像崇拜相结合的脉络,在舍利泛化趋势中,受密教重仪轨之逻辑的影响,而出现的舍利崇拜新形式。它借助有组织之佛社"螺钹邑"的推动,将一些辽代特盛的民俗,如螺钹乐、火葬、纸扎、烧饭、牲祭等,皆整合了进去,是佛教与民俗互动的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4月20至21日由法门寺博物馆主办的"法门寺佛舍利学术研讨会"在扶风县关中风情园召开。来自国内外50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9篇。会议紧紧围绕"佛舍利"这一主题展开三个场次的讨论,对舍利的渊源与历史、舍利的流传与瘗埋、舍利的地位与价值以及舍利供养的仪式与仪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阐释和考察论证。感应舍利、法舍利等舍利种类的考证与论述、当代高僧本焕舍利安奉的讨论与思考和对"舍利热"的反思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突破和亮点。  相似文献   

14.
恭送舍利赴泰邦,佛光普照利人间。再显庄严慈悲像,众生膜拜福慧长。春暖人间百花开,迎归舍利我奉陪。但愿僧王增福寿,中泰两国庆和谐。佛牙舍利赴泰供奉有感@一诚  相似文献   

15.
略论佛骨舍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门寺佛骨舍利的出土,为我们从新的角度研究佛教的信仰提供了新材料。尽管佛陀在世说法时,反对任何神灵崇拜,然在其涅槃后还是兴起了规模宏大、影响久远的佛舍利崇拜。目前,我们对这一崇拜形式还缺乏足够的注意。本文仅对佛舍利崇拜的流行情况作一简要考察。一舍利,本来指尸骨、遗骨之意。佛陀涅槃后,弟子取其遗骨建塔供养,舍利便成为佛家所专用。起初,舍利还是严格意义上的佛身骨。随着佛教的传播,舍利的含义逐渐呈开放势态。不光可以建塔供奉佛祖舍利,  相似文献   

16.
舍利的安奉     
一、舍利的由来舍利,为梵语Saarira的音译,又译“设利罗”,意为“身骨”,指死者火葬后的残余骨烬。舍利有两种,一为法身舍利,即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佛教经典。《妙法莲花经》卷四《法师品》云:“经卷所在处,皆应起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大唐西域记》卷九《摩揭陀国下》也说:“印度之法,香木为泥,作  相似文献   

17.
一 佛舍利释义1 什么是舍利“舍利”一词是梵文音译,另译“设利罗”或“室利罗”,意为尸体或灵骨。最初的意思是“米粒”。《秘藏记》:“天竺呼米粒为舍利。佛舍利亦似米粒,是故曰舍利也”。此处所讲似米粒之佛舍利,专指火化后留下的珠状舍利。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元月在一次晤谈中,黄夏年先生提及,其父黄心川老先生曾在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Boston)看到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顗(538-598)的舍利函。2001年9月,我在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的迎新会上,第一次听说了波城博物馆藏有这么一件舍利函。因为浙江天台山上有“智者肉身塔”,所以听到这世上还有智者舍利函,还真是吃惊不小。此番重提,遂应夏年之约,撰此小文。  相似文献   

19.
香港佛教暨各界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法门寺佛指舍利圆满大供典礼。佛指舍利自5月26日起在香港供奉十天,有近百万人次瞻礼。  相似文献   

20.
聂传清 《法音》2002,(4):31-32
佛祖来了!2月23日下午1时30分,运载佛指舍利的港龙航空KA8480专机顺利抵达台湾桃园机场,受到成千上万民众的夹道恭迎。佛指舍利自在陕西法门寺地宫中发现以来,是第二次出境。佛指舍利的顺利到达,为两岸的交流史写下了新的一页。一2月23日,一辆长达40英尺的大型花车,将佛指舍利从桃园机场恭迎到台湾大学巨蛋体育馆。在台大体育馆入口处,法青会的26位女众手持香、灯、花夹道恭迎佛指舍利。当车队抵达巨蛋体育馆后,4位身穿红色外衣的护法金刚,接手佛指舍利圣驾。傍晚,在台大体育馆举行了隆重的佛指舍利安座法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