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概括和总结西方科学哲学的演进兴衰,分析其成败得失,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这一工作似首先有一个出发点问题:我们研究国外科学哲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应当用什么方法去研究?既然是研究,当然不能止于只在西方学者的框架内作文章,相反应当有自己的理论立足点和参照系,善于把西方科学哲学发展中所提出的问题转化为自己的正面课题来研究,从科学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与社会生活实践出发去揭示观念的形成和演变,突破西方哲学的视野。像本文中提出的整体论、还原论,科学与价值、科学与艺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世界新科技革命及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专家们的研究对象。西方的一些专家、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往往混淆了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因此,研究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实质 什么是科技革命?这在国内外都有不同说法。我认为,所谓科技革命,是指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科学发展与技术发展两个过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从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实际上就是三次科技革命。因为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都是以自然科学理论的革命为先导,以生产技术的变革或生产工具变  相似文献   

3.
医学的目的:形成新的优先项目计划梗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学的目的:形成新的优先项目计划梗概美国纽约哈斯廷斯中心·关于“医学目的”的研究与讨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医学?医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医学应当如何为人民服务?这些似乎早已定论的问题,在社会未来发展和医学科学迅速进步的新情况下,的确提供...  相似文献   

4.
紧扣时代主题实现多维综合──谈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宗旨景天魁〔编者按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社会发展研究也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研究课题。为)顺应这一新形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C已于1993年7月正式成立。下面发表的是该研究中。G主任景天魁的文章,他言简意赅地$1述了该中。C的研究宗旨.4后会有所启迪的。近年来,本刊与有关单位曾多次联合召开社会发展问题的研讨会,不断反映对此问题的研究动向和成果。应该说,学者们的研究是有成绩的。但是.我们认为.社会发展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尤其是在党的十四届三中会会提出了加快发展,加快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示帕力奋斗目标的今天,许多问题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需要作出回答。比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怎样认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间的关系?怎样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怎样认识科技发展与全球性问题的关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什么关系?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构架怎样?等等。为了推进这一研究.为有志于从事这项研究的同志提供  相似文献   

5.
提出实践模式问题,这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出来的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那么,什么是实践模式?实践模式是怎样确立的?实践模式问题的研究,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下面是笔者对这些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提出...  相似文献   

6.
反思科技伦理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什么?技术是什么?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如何?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自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即休谟问题提出以后,西方科学哲学沿着实证分析的传统演进,结果"是"与"应当"的"裂隙"越来越大,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二分信念.社会实践,特别是飞速发展的科技实践,不断展现"是"与"应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受道德悖论[1]的启发,本文选择科技伦理悖论这一特定的视角,根据"是"与"应当"相统一的原则,以审视科技伦理的变革及后果.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道德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道德现代化,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两个不可逾越的理论阿题: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转换点与结合点是什么?为什么传统道德能对中国社会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它与社会生活的切入点在哪里?这些问题,当然可以从中国特殊的社会存在中我到答案,然而,作为理论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在道德自身的逻辑原理中获得本源的解释。这些问题的秘密,深藏于中国道德特殊的精神取向与原理中。中国道德的精神是什么,或者说,中国道德的精髓与真谛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德”“得”相通。“德”“得”相通是中国道德精神的最本质的表述,…  相似文献   

8.
科学地规范“知识经济”范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科技革命空前显示了科学知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 此缺乏充分认识,将落伍于时代。也许正是因此,国外关于“知识经济”的某些议 论引起了特别的关注。然而,正像对待其它重大课题一样,对于“知识经济”的宣 传和讨论,也应采取严肃科学的态度,特别是有些宣传和议论已经触及到历史观问 题。首先,“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在什么意义上能够成立?这里所说的“经济”含义 是什么?如果说“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文明形态出现,那么,区分不同 经济发展阶段、类型或形态,以及不同经济发展的时代的标准是什么?如果“知识 或智力因素成为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唯物史观关于直接物质 生活资料的生产是全部历史的基础这一原理?而像诸如精神产品的生产与物质产品 生产的关系、知识生产能否“最终替代”物质生产和“最终解决物质资源的匮乏”、 知识能否和在什么意义上取代资本等问题,也都需要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作出科学的 回答。本期发表叶险明同志的《科学地规范“知识经济”范畴》,期待引出一些严肃 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9.
2016年9月24—25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编辑部主办,主题为“科学社会学与科技创新”。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科学社会学理论问题和发展前沿”“科学的社会研究”“技术的社会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和科技政策问题研究”和“科学传播和公众参与问题研究”等专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科学传播以各种沟通与传播的方式,将科技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传入社会各阶层,争取公众理解。科学传播曾经是人类启蒙的象征,长期被视为国家教育的核心,也是国民素质的指标。在这种科技传播的观念中,科学是有益处的,应当寻求社会大众的理解。但是,伴随着快速的科技发展,许多应用的技术,在短期效益的满足中,逐渐突显出这些科技在长期所显现的风险。武器的发明、核能的应用、环境的破坏、气候的变异、药品的滥用等等,都已经让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发觉,科技的应用,充满不确定的风险,导致怀疑科学效益的氛围。这种怀疑的风潮,在20世纪末可以说达到最高潮。狂牛症、基因改造食物、有关气候的科学数据可能造假、手机电波伤害大脑、商业化的科技产品等等,都充分体现科技风险已经不再是一个专家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是发生在每一个人身旁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科学传播的过程,已经不再以追求公众理解为主,而是期待公众信赖。这一个问题,涉及到如何应用科技的两难,因此也成为一个如何降低公众疑虑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哲学家长期处理怀疑主义的理论,能够从对于知识的批判的角度,为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提出两项建议:第一、科技传播的内容中,必须列及风险的机率,并且考虑"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的应用;第二、科学传播的作法,必须以寻求公众信赖为主,而不仅是公众理解。本文最后强调,这两点的落实,充分体现现今科学传播工作者应当提升科学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人类从蛮荒与蒙昧的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又是人类文明的驱动器.然而,科学技术在以其积极的一面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同时,由于科学领域展开的广泛性、科技应用的非制度性以及不同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随之出现了.这些负面价值在工业、战争、环境、医学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爱因斯坦很早就曾经提醒人们要注意科学的这种“双刃性”,事实上,当今全球许多危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有关.有的是科技的非预期性后果,有的是对科技的滥用.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发展高科技,不能因为科技带来  相似文献   

12.
科学荣誉同其他各种荣誉一样,包含着社会客观评价和主观荣誉感这两方面的含义。就前者来说,科学荣誉就是社会对于科技工作者履行的发展科技这一社会义务并为之作出的贡献的评价与褒奖。至于个人意识中的荣誉感,则是由社会评价转化为个人的感受而产生的。由此可见,科技工作者只有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贡献,才谈得上获得科学荣誉。当然,科学荣誉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但从本质上说,它毕竟是科技工作者为社会所作的科学贡献的标志和尺度。因此可以说,科学荣誉与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贡献相比不能不是第二位的。正因为这样,科学家终生追求的是科学,而把个人的荣誉置之度外。  相似文献   

13.
明清汉文伊斯兰教译著历来受到学界关注和研究。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泽著更是汗牛充栋。那么,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者及其著作有哪些?在什么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主题是什么?思想和特点又是什么?以上问题可以在马景副研究员著《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研究》中一一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4.
值得运动心理学家探索的6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力为 《心理学报》2004,36(1):116-126
长期以来,运动心理学在竞技运动领域面对的6个问题包括:1)哪些心理学指标可以标志和预测训练型和比赛型运动员?2)如何界定、监测和控制长时期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疲劳?3)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必要心理条件是什么?4)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时大脑的工作情况有哪些特征? 5)运动员精英与其他领域精英的自我发展有何异同?6)有运动智力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6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同时指出,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将有助于运动心理学为母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医学的基本概念 医学的性质;医学的科学属性;医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医学与文化的关系;医学中有无伪科学?划分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来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于是,人们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问题展开了新的探讨。探讨涉及到劳动价值论的方方面面:例如,如何认识活劳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不断增加?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如何认识先进技术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的含义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等等。争论的焦点是,知识经济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否依然科学,还要否坚持?这里谈谈笔者的一孔之见。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所谓“挑战”随着科技的进…  相似文献   

17.
佛教文摘     
《法音》1995,(2)
佛教文摘编者按什么是佛法?佛教的本质是什么?佛法、佛教、佛学有何不同?佛教与宗教、佛教与哲学、佛教与科学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无论对于学佛者还乏研究佛教的学者,都具有基本的重要性。近期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选辑海内外多种观点,不拘一格,共同探讨。文...  相似文献   

18.
1什么是STS教育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与社会(Society)的英文单词缩写,既是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又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旨在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伦理与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海》1997,(4)
伦理与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樊浩1、伦理的本性与现代中国市场经济的人文矛盾什么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发展有没有一个人文动力的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两个基本的立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需要——社会的需要、人的需...  相似文献   

20.
当代卫生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当代医学科学、卫生保健服务与当代卫生革命的任务相适应吗?一、疾病流行特点与卫生革命不同时期卫生革命的任务与目标,决定于不同时期健康需求及疾病流行的规律与特点。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情况看,疾病的滋生、蔓延与流行特点,总是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